分享

龙门水坑村文笔塔,可能是惠州最美的文笔塔

 东江 2023-11-02 发布于广东

这句话可是龙门的丽通兄说的。他在朋友圈的原话是“龙华文笔塔,可能是惠州最美的文笔塔”,不过,龙华在惠州有不止一处,龙门有龙华镇,博罗也有一个龙华镇,为免引起误会,我把“龙华”改成“龙门水坑村”。惠州各地保存下来的古文笔塔有不少,是不是最美自然是见仁见智,但我个人认为,龙门水坑村文笔塔修长挺拔,如同一支大笔直插云霄,的确是十分漂亮的。

文笔塔,是古代一种具有风水功能的建筑,寄托了人们对振兴文运、多出人才的美好愿望。在惠州各地的文笔塔中,还有惠州城区东新桥头的文笔塔、惠城区横沥蔗埔村文笔塔、惠东梁化文昌阁、博罗横河凌云塔以及龙门永汉官田村的凌云阁等。龙门水坑村文笔塔大名“文明阁”,不过大家还是习惯叫做文笔塔。它们各具特色,都很好看,到底是谁“最美”,那就看各人的眼光了。

水坑村,位于龙门县龙华镇的龙门河畔,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我们第一次走进水坑村,是十七年前的2006年春天,那时就给水坑村的美惊艳了。此后在不同的季节里,又去了多次,尤其是水稻黄熟的时候,文笔塔特别漂亮。2011年我们西子家乡风情版编印《惠州古村落》图册,水坑村就名列其中。水坑村古村分成相对独立的两部分,一部分是文笔塔和古堡,一部分是民居,其中有谊谅二公祠、孟盛李公祠两座祠堂。水坑村的文笔塔建在一座城堡里面,前面的附属建筑曾经是当地孩童上学的地方,我们第一次去水坑村,文笔塔旁还是水坑小学所在地。这正符合文笔塔作为改善文运的功能。

(以上二图为丽通兄于近日拍摄)

在水坑村文笔塔前的附属建筑墙上,我们看到镶着一块古碑,碑体不大,上面是漂亮的小楷字。现将碑文抄录于下:

文阁者,一乡之文笔峰也。因阁而建庙宇房屋其下,所以为斯文乐育之所也。立文帝于阁上,文星高照也,立洪圣王于庙中,以镇抚一乡,使民无夭札,物无瘯蠡,亦所以严肃其地,使人望而思敬,不敢喧杂其中,以扰斯文之肄习也。我乡文阁宿学,位庭公所扦建于乾隆初年,阁成,人文蔚起,厓峰公即登贤书。继此学效日隆,斯文林立,一时称极盛焉。延至嘉庆间,庭堂庙舍各据为己有,或堆砖或堆瓦,甚或堆灰堆粪,玷秽不堪,遂至倾圮,而文人无所驻足矣。今我乡生聚日蕃,而斯文日削,何升降之顿殊也?揆厥所由,其在斯乎!爰集乡人各出乃力,焕然复新,庙貌较昔而更严,则将来文风当视昔而倍炽矣,岂不庥哉!独是文阁者,文笔也,阁下房屋斯文乐育之所也,今踵而增修之,固以妥神灵,亦所以为斯文计,而非便人之堆积者也。自兹以后,倘有窃据房屋堆放物件者,此属无耻小人,我乡当同力攻之,无俾毁伤其墙宇,则斯文之幸,亦吾乡之幸也。谨勒石以志。

水坑村文笔塔前附属建筑墙上的古碑

实际上这是一块禁止在文笔塔附属建筑堆放杂物的告示。上述碑文,可惜的是没有落款时间和作者,不过从内文可以了解到,它大概写于清代嘉庆年间。从文中还可以得知,水坑村文笔塔始建于清代乾隆初年,嘉庆年间曾重修过。文中还提到:阁成,人文蔚起,厓峰公即登贤书。继此学效日隆,斯文林立,一时称极盛焉。”这里的“登贤书”,是指乡试高中举人。水坑村人文蔚起,人们都相信是兴建了文笔塔的作用。这样,文笔塔就是一种象征,它象征着这个地方重视文教、人竞向学的良好风气,同时,它还起到一种暗示的作用,时时提醒人们要努力学习,争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样,文笔塔就不仅仅具有文物的价值,而且还有多重的作用了。

以下为不同季节的水坑村文笔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