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不分科吗?中医分十三科!

 一得斋主人 2023-11-02 发布于山西

有中医爱好者在后台问诊,我说不懂皮肤科,爱好者就道德绑架,说中医不分科,意思是我不愿意帮忙研究。首先,我不认识你,没有帮忙的义务。其次,中医分科,尤其是皮肤科,任何朝代都是独立的存在。自古以来,中医号称六术十三科。六术是指砭、针、灸、罐、按跷、导引。宋、元、明三朝的太医院将医学分为十三科,并规定:“诸医人于十三科内,不能精通一科者不得行医”。虽然各朝各代的十三科说法不同,但基本上都有大方脉、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眼科、口齿、咽喉、接骨、金镞、按摩、祝由科,不同处在于宋元时期的风科,明代改为伤寒科,相当于专治外感病。

所谓的中医不分科是指大方脉,相当于现在的大内科,包括了心内科、呼吸科、消化科、肾病科、肝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等科室。不论学伤寒论的还是学金匮要略的,乃至于学金元四大家的,都属于大方脉,大内科。

小方脉科是指儿科,专治儿科疾病。我们现在热捧的补肾良药六味地黄丸,其实是儿科专药。宋代名医钱乙被后人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他在《小儿药证直诀》中将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减去附子、肉桂,改为六味地黄丸,用治小儿五迟之症。小儿为纯阳之体,吃了附子、肉桂有可能因暴热而流鼻血。成年人阳气日衰,所以要用附子、肉桂帮助气化六味补阴的药物。其实中老年人不适合吃六味地黄丸,越吃越上火,补不进去。宋徽宗因为吃六味丸而腹泻,久治不愈,钱乙告诉太医,方中没有附子、肉桂,补进去的药物不能气化,就是死阴。将熟地九蒸九晒,以天阳之气帮助气化即可。所以元、明、清时代,九蒸九晒的六味地黄丸一直是御用之品,从清代传入同仁堂后才进入民间。可惜现在同仁堂的也做不到九蒸九晒了,据某同仁堂退休老药工说也就一蒸一晒,其他厂家更是不说也罢。

妇人科又称“女科”,相当于现在的妇产科,有些朝代将专治胎前、产后病的称为产科,从妇人科中独立出来。

接骨科,也叫正骨科、骨伤科,是诊治跌打损伤的专科,现在还有一些人用祖传手法治疗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

金镞科,相当于现在的外科,专门治疗刀、枪、箭伤等外伤。

眼科,主治各种眼病,眼科虽然是小科室,但值得挖掘整理,一些现在必须手术的眼病,几味小药就可轻松治愈。

口齿科,相当于现在的牙科,主治各种牙痛,无痛拔牙技术到现在还有流传,包括龋齿,用乳香填充,既省钱又不复发。

喉科,现在的急性喉炎成了常见病多发病,是个医生就会治,一针地塞米松下去就缓解了。在古代可是分分钟就能憋死的疾病,所以喉科医生都是有钱的医生。

疮疡科,相当于现在的皮肤科,主治恶疮、癞疥、无名肿毒等外科皮肤病,由于很多外用药会用到毒药,所以日渐式微。九十年代,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的老中医王润清先生,将其掌握的十个治疗牛皮癣、骨髓炎、淋巴结核、臁疮的秘方公之于众,可惜无人敢用,面临失传。

按摩科,有些朝代分为按摩、导引两科,按摩是医生为患者施术,导引是医生教授患者,比如八段锦、易筋经,以肢体动作导引体内气机运行,达到强生健体的目的。

祝由科,信者恒信,不信者斥之,略之不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