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世充的诡诈……

 谋变 2023-11-02 发布于河南

           在史料里挖掘历史的另一种可能

隋末群豪之中王世充和窦建德绝对是绕不开的人物。二人共同成就了李世民的军事神话,甚至打破了李渊辛苦维系的政治格局。

本篇就先来聊聊王世充。

王世充在史书上的风评一塌糊涂,他的上位其实可以总结为两个字:诡诈!

世充奸人,遭逢昏主,上则谀佞诡俗以取荣名,下则强辩饰非以制群论。

旧唐书·王世充传

 此人祖籍乃西域胡人,本姓支,他的爷爷早死,奶奶带着他爸改嫁于王粲,因此他们家便改姓王。

王世充从小读书,但对兵法、龟测、推步之术颇感兴趣。后来还因军功官拜兵部员外郎,在此期间又明习法律,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能言善辩,利口饰非。常常让人明知不可却又无从反驳。

大业年间担任江都宫监,隋炀帝对江南情有独钟,王世充便利用接待的机会,揣摩上意,阿谀奉承,在炀帝看来这就叫会来事。

隋炀帝这个人心比天高干什么都要最大最美。王世充便投其所好,大力雕饰池台,搜刮四方珍物,哄得隋炀帝心里是乐开了花。

凡是史书将这种好大喜功,饰非拒谏,劳民伤财的行为冠到某个帝王头上时,这个政权便进入了生命的倒计时。

王世充心里明镜似的,大隋朝就快要玩完了。于是他开始暗地里阴结豪俊,收买人心,还利用他的法律知识为牢中的犯人脱罪以树私恩。

这是他知识变现的第一步。

等到全国各地揭竿而起,朝廷派吐万绪、鱼俱罗等人去平叛,奈何水平有限屡吃败仗,王世充作为偏将招募江都兵万余人,却连战连捷。还每次都把功劳分给下属,战利品也绝不独吞。有这么好的领导,哪有将士不效命的道理!一来二去王世充居然成为了隋廷战功卓著的那个人。

这是他第二次知识变现。

随后又因击败孟让的十万大军而开始进入炀帝的视线。并且被官方认定为有将帅之才,自此以后大小叛军的改造工作都承包给了王世充,他也不负圣望,KPI完成的相当出色。

但是这还不够,还有很大的向上空间。大业十一年,突厥围炀帝于雁门。王世充觉得这是一次露脸的机会,不管能不能帮皇帝解围,起码面上工作要做到位,于是尽发江都兵赶往雁门去跟突厥拼命,并且一路上蓬首垢面,悲泣无度,枕戈待旦,藉草而卧。

与此同时16岁的李世民也决定为国赴难,向云定兴献上了救杨广的疑兵之计。当然这段记载看看就行真实性存疑。不管二人是否真心救杨广,7年后他们将作为两大阵营一决雌雄。

隋炀帝听说后,那是由衷的感动,于是又一次官方认定这是一个忠臣,对他更加信任了。

等到李密传檄天下,王世充便担任了平叛总指挥,领兵到洛口与李密展开了拉锯,前后百余战难分胜负。至此他终于完成了割据一方的原始积累。

杨广终究没有盼到平定乱局的那一天,618年被宇文化及弑杀于江都行宫。

消息传到洛阳,太府卿元文都、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右司郎中卢楚,拥护越王侗嗣位于东都,拜王世充为吏部尚书,封郑国公。

元文都等人又利用李密害怕腹背受敌的心理,授予李密官职爵位让其抵抗宇文化及,以图两败俱伤,然后坐收渔利。

在给李密的任命中有个要命的承诺:事成之后,入朝辅政。试想一下,李密干掉宇文化及后,手上有兵又有粮,如果再带兵入城接手朝政,这不就是重蹈汉末何进招董卓入京的覆辙吗?

元文都等人还能保住官位,老老实实做自己的文官。王世充怎么办?

老王估计肺都气炸了,李密要是入了洛阳城,他有兵有粮又有钱(洛阳府库绢帛)还他娘的有了稳固的地盘,外加杨侗的正统性。别说王世充,恐怕李渊也要头大了,鹿死谁手难说的很。

说白了,元文都等人的妙计最后牺牲的全是他王世充的利益。不带这么欺负人的,于是王世充故意激怒手下的将领说:我们与李密军互相攻伐,杀其父兄子弟早已成了仇人,李密要是入主洛阳岂有我们的活路?

元文都等人听说后决定除掉王世充,却被纳言段达告发,王世充一不做二不休发动兵变送元文都、皇甫无逸等人上路后全面接管了东都朝政。

然后又趁李密破宇文化及,将士疲弊之际在偃师北山将其击败。致使李密倾家荡产,西入长安投奔李渊。同样这次能击败李密也是王世充利用兵将信奉鬼神的特征,战前让周公托梦于自己说讨伐李密能立大功,不讨伐则不得好死。一军统帅在决定与对手展开决战时居然要以这样的办法裹挟军心,王世充的部队成分着实令人担忧。

总之一句话:王世充不管是为人处世还是巴结上位哪怕是别着脑袋干革命都奉行连哄带骗,骗不了就杀的原则。这种行为延续到从政理民就变成了彻头彻尾的闹剧,潮水退去才知道时谁在裸泳!

因破李密之功王世充被晋封太尉,开府自置僚属。成为大隋这条破船的实际控制人。

但身居高位的同时他的烦恼也接踵而至……

              写文不易喜欢就关注吧

                  记得点赞👍和再看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