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没有边界感,容易给孩子带来3种灾难,希望你不是这样的家长

 IF枕边育儿 2023-11-02 发布于山东
一位妈妈表示自己非常有时间观念,每一天都会安排的非常妥当,比如说,假期当中,每天早上儿子6点就要起床吃饭、写作业,午睡、出去运动,无论学习还是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时间安排都特别有条理


小学阶段,孩子对于妈妈说的话言听计从,但是孩子现在上初中了,开始叛逆。青春期的娃感觉到自己没有了自由,凭什么都要听你的?
一次周末,孩子想出去跟小伙伴玩耍,妈妈说,不可以。为此孩子把自己的房门反锁,躲在房间里整整一下午的时间,没有吃饭,也没有和母亲说一句话,孩子的反抗,让家长觉得很无奈。
父母的这种爱会让孩子感到窒息,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家长总是说:
“我一切为了你好”
“爸爸妈妈不会伤害你”
“听我们的没有错”
“……”
这样的话语,经常挂在父母的嘴边。控制孩子,反倒会让他们越来越叛逆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曾经做过一份调查,关于家长对孩子的干涉情况,结果显示:74%的人表示父母对自己的管束多,12.1%的人说父母对于自己的管束很多。
由此可见,父母对子女管束的太多了。比如说日常生活中的小习惯,作息时间,饮食习惯,工作规划,婚恋方向,消费习惯,兴趣爱好等等。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舍不得和孩子分离,总是以爱之名去约束娃的一切,甚至把成年的子女紧紧攥在自己的手中。家长没有边界感,可能给孩子带来3种灾难
1、娃经不起挫折打击


英国心理学家克莱尔说过,作为家长,真正的成功就是让子女尽早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自己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父母越成功
在孩子的人生道路上,父母凡事干涉,事事关注。娃没有了独立的思考意识,做事情也唯唯诺诺。遇到了困难总是会找大人求助,走上社会之后,孩子也如同风中摇曳的小草,经不起一丝的风吹雨打,可能遇到点挫折就会一蹶不振


只有培养出边界感,才能让娃有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尊重自己的,娃有健全的人格,在未来走入社会,他们才会成长为一个有边界感的人。家长应该给予孩子精神上的自由,凡事要征求娃的意见。在意见不统一时,可以和孩子慢慢的商量。
Tips:当娃遇到了困难或者犯了错误时,家长要让他们自己承担后果,然后教孩子如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推卸责任
2、孩子不懂得感恩


我国的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辛苦的家长。大人以为自己为了孩子全心全意的付出,给了宝宝全部的关怀和爱,但是孩子却认为家长的做法是理所应当的,到最后还会导致亲子关系疏离。


孩子对家长的做法充满了怨气,一旦有能力反抗,就会痛诉。孩子不懂得感恩父母感觉到非常失望,恰恰是因为家长没有边界感,才会影响了娃正常的成长。
宝宝想要属于自己的空间和自由,家长越是管束,孩子越要反抗。学会适度的放手,给他们一点空间和自由,这样的教育方式才是正确的。
父母可能会因为娃的叛逆而心力憔悴,孩子在家长的保护之下,什么都不会做,越来越依赖父母。
我想说的是,家长要保持清晰的界限感,守住自己的边界,孩子才能长成独立健康的人。
3、抑郁心理


家长没有边界感,容易让孩子产生心理问题。邻居家的女儿从小就被父母宠爱着,无论吃的还是穿的都是最好的。表面看起来,这个孩子非常幸福,其实她的内心非常痛苦。从小到大,无论娃做什么事情,家长都要进行干涉。


让人不能容忍的是,孩子的卧室门都不可以关,白天家长可以随便进来看,晚上也是如此。孩子反抗的时候,家长说我们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以至于孩子走向了失控的边缘,得了轻微的抑郁症


心理学家研究表示,宝宝在两、三岁的时候就产生了自我意识,他们会逐步建立自己的边界感。比如说,宝宝认为这个玩具是我的,别人不可以随便拿。我还要玩一会,大人就让我去睡了。父母却认为一个玩具而已,经常拿去送给别人。
到了应该入睡的时间,就要强行关掉灯,强制性的要求孩子去睡觉,这种命令已经剥夺了孩子的成长环境。


孩子进入青春期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也开始叛逆。父母没有边界感的行为会让娃更加叛逆,比如说,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有心事了。他们平日里写写日记,家长会偷偷的翻阅
孩子觉得家长是窥探了自己的隐私,父母还会理直气壮的说我为了你好,怕你早恋,我们要帮助你成长。殊不知,父母的这些做法,只会把孩子推得越来越远。家长还要让孩子有一定的隐私概念,比如说男女有别,身体上的哪些部位不要随便让别人触碰。
枕边育儿寄语:


聪明的父母,要保持一定的边界感,不要凡事干预孩子。学着适度的放手,给娃茁壮成长的空间,才能够让孩子未来的人生更加幸福精彩。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