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走近孩子,拆解防御(上)|2023年9月20日

 长沙7喜 2023-11-02 发布于湖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如何走近孩子

拆解防御

2023年9月20日 训练课堂(上)

一、防御机制的概述

弗洛伊德曾经说过“人与人的互动就是防御机制的拆解”。很多孩子在行为上、思维上、情绪上都带有很明显的、很强的防御,因此这节课我们的重点在于学会:如何走近孩子,拆解防御

在2+1课程2023年9月6日的案例中,孩子有以下几种防御机制:

图片

1. 表情的防御

案例里的孩子每说两句话就哈哈大笑,问他什么都笑。有一类孩子频繁地笑是抽动、多动的表现;但这个孩子不是,他是“习惯性微笑”,是一种防御机制。尤其见到陌生人的时候,这一类孩子通常会微笑着点头说“挺好的”“嗯,没事的老师,我都挺好”“谢谢老师,没事就这样”,他创造了一个虚假的自我。我们能明显感觉到他的思维、大脑、身体都是极度紧绷状态,不希望被别人看到内在的、真实的自己;但,等到他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他的表情立刻又耷拉下来,垂头丧气,陷入很低落很抑郁的状态里。

有的不懂心理学或者不了解孩子的父母会认为这样的孩子没事,常常微笑也挺好的。包括有些孩子在父母面前,早期的时候也会防御,因此很多家长没有发现孩子有心理问题心理疾病。很多孩子背着防御的躯壳去学校,乖乖坐在教室里,老师同学问他问题,他都微笑说“挺好,我没什么事,上课吧”。他在学校里装一天,变得很虚假,回到家里后就开始叹气,情绪低落,狂刷手机,躺平说“我明天不去了,烦死了!我受不了了!”

图片
图片

2. 躯体动作的防御

有的孩子习惯夹着肩膀,夹着双手放在两腿之间;或者捂着半边脸,侧对着别人,不看对方;或者戴口罩,戴帽子,大夏天穿厚厚的衣服,像壳一样把自己缩在里面。别人无法看见他的眼睛,他说我脸不好看、牙不好看、眼睛不好看,留长头发,把脸遮住,目光不敢接触他人,目光回避。或者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身体往后倾,不看对方,这些都是常见的躯体上的防御表现。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躯体防御表现,即日常行为的邋遢。不洗澡,不理发,行为上很邋遢,外出也不收拾自己,甚至身上有味儿,臭臭的,但他依然不在乎。这些都是防御,避免他人的靠近。面对这类穿着邋遢、很脏,有防御,避免他人靠近的孩子,我们要尝试和他有多一点的接触,特别是身体上的接触,比如握手,拍肩膀,让孩子完全感受到我们不嫌弃他,他只是个受伤的孩子,只是此时此刻有点问题的孩子,我们依然能和他好好交流,他慢慢就会开始有好转。如果我们表示出嫌弃,不想靠近,他心里可能会不太高兴,但潜意识是开心的。因为他潜意识的目的达到了,他的防御完成了,完成了他的需要。

很多孩子和王老师咨询时,一开始留着长头发,带着很强的防御,咨询3~5次后,王老师给他们布置的第一个作业就是:理发,下一次见面穿得帅一点/美一点。孩子们下一次来的确就收拾好多了。当孩子们感觉到在你面前能够卸下防御的时候,你的建议他们就会听进去。

当我们觉察到孩子的防御后,首先要考虑:是“拆解”他的防御还是“允许”他的防御?我们和孩子交流互动的目标和核心,一定是“卸掉他的防御”;但我们所做的,不能让他感觉到在卸他的防御,尤其在关系没有建立好之前。卸掉防御的关键在于,彼此之间是否有足够的情感支持和连接;但此处有个悖论:当对方防御着,我们的情感是穿透不了,连接不上的。所以我们要学习表现怎样一个情感状态,才能让他接收得到,才能连接得上。

征铮心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二、防御机制:投射

父母对孩子说“孩子,你看上去很疲惫、很无力、很糟糕”,这其实是父母内心自己的一种感觉感受,是一种“投射”。投射是一种防御机制,即带着自我的理解,去揣测别人内心世界的状态。用我心里的想法,去代替你的状态、你的想法、你的需要、你的渴望,我认为我觉得的就是你觉得的。比如,父母告诉孩子:“外面天气那么好,出去跑一跑走一走多舒服呀”,其实是父母觉得天气好,是父母觉得出去跑一跑好,都是父母的愿望和想法,孩子并不一定这么觉得。当父母的愿望和想法无法实现、完成不了,就会把这种期待和想法投射到孩子身上。

典型的投射

典型的投射例子还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对孩子都是有期待的,但是过度的期待就会变成自我需要不能被满足时、让孩子来满足父母的需要,父母的想法、需要、期待都投射到孩子身上。比如文化程度低的父母期待孩子能够上985、211重点大学,就会对孩子说“孩子你一定要吃苦,一定要考上大学。只有有了知识,才能去改变你的命运。”孩子听到父母这些话会一头雾水,他理解不了苦,也不觉得苦,觉得爸爸妈妈都很好,为什么让他去改变什么命运。因为他出生的家庭里,爸爸已经创业成功,妈妈也没有太多事情,孩子从小生活条件优渥,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他无法理解父母每天跟他说“你要努力学习,改变你的命运,生活十分艰苦,你要考好大学。爸妈就是因为没文化吃了很多的苦,要考好的学校才能翻身”,他理解不了。这番表达其实是父母的需要、期待和想法,父母把自己的需要、期待、想法以及小时候受过的苦投射到孩子身上,把自己的愿望和动机归咎于他人,然后断言孩子也有相同的想法和愿望,孩子就会觉得很无奈很压抑。

图片
图片

投射出来对他人的期待,通常包含着成长过程中自己缺失的未被满足的需要、内心深处的愿望和动机、自己未被完成的事件,甚至是一些创伤。父母自己没补上,便让孩子来填补。当投射不断出现,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就缺失了“边界”。投射多的人经常会说:“我觉得你吧”“我认为你吧”“你其实应该吧”“你这人其实就是怎么怎么样”,没有了边界。

当然投射也并非全都是不好的。比如当我们投射他人、觉得对方累了,对方心里有可能是开心的,觉得被关心了。并且,当我们能够精准地觉察到对方的状态然后表达出来,就不是投射。因此我们首先要觉察:我们表达的是自我未被满足的部分、自我的期待、自我的缺失吗?如果是自己的,那表达的内容和对方实际上没有关系,会对对方造成影响;如果不是自我的缺失,本身就想这样表达,那就要进行精准觉察,不带自我的、个人的、主观的、由于自我缺失、自我不够完整所带来的投射性的信息。

图片
图片
图片

三、防御机制:内摄

对应父母的“投射”,孩子会在大脑里形成父母给他带来的信念,即“内摄”,比如孩子内摄了“我不够好”“我不够努力”“人一定要吃苦”等信念。这些被种下的信念,有的信念是好的,有的信念则很不好。

父母给孩子种下一个信念后,将来要收回、要矫正就难了,孩子会有惯性,停不下来。比如家长从小给孩子种下的信念是“你要考985,要考211”,他的信念就种下了“我是个985、211的孩子”;当他出现心理问题后,停不下来,此时父母再跟他说“孩子,咱不考985、211了,你上个技校也可以,妈妈也允许,只要你幸福,干什么妈妈都允许”,孩子听了这话以后,更痛苦,更难受。更可怕的是有些信念,比如“你就是废物,你就是懒”,这些信念一旦种下去,就等于把孩子的翅膀折断了,他再也飞不起来。

“内摄”的应对技术:【归还】实验

在心理辅导过程中,特别是在孩子和父母有和解、关系上有突破的时候,咨询师有时会做一个挺有仪式感的实验:让爸爸妈妈把以前给孩子种下的信念、那些父母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投射部分拿回来,让孩子把这些父母的投射归还给他们。家长们也可以在家里尝试着和孩子做这个“归还”实验。

图片

(1) 可以用小物件,比如枕头、包包、书本(代表投射给对方的“信念”),压在孩子或者伴侣身上,让他抱着,表示这些信念已经内摄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2) 孩子首先表达:“妈妈/爸爸,这些东西不是我的,我要还给你”;接着,父母非常真诚地说:“孩子,这些东西不是你的,你可以还给我们,妈妈/爸爸拿回来”。

(3) 然后,孩子把一个个代表内摄信念(“你应该”)的物件交还给父母。

(4) 当孩子把物件全部都交还出去,什么都没有了,家长可以询问他此时此刻的感觉感受。孩子可能会说“感觉空落落的,因为我觉得什么都没有了”“我的信念被掏空了,因为我没有自我了”。

(5) 这时父母要允许他有自己的感觉感受,一起支持着他,找回他的感觉感受,把那个真实的自我还给他。有时可以有仪式感,父母去真诚道歉,发自内心去表达:“爸爸妈妈错了,我们现在把你最真实的自己还给你。你可以做自己,爸爸妈妈也允许,你也允许自己,你会有自己的感觉,会有自己的感受,会有自己的期待,无论你做什么,爸爸妈妈都支持你”。

(6) 注意:

· 归还实验在孩子和父母关系有很大缓解以后,有仪式感地训练,效果会很好。

· 父母要发自内心真诚表达,不要虚假,不要只走形式。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