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组织有利的事情,领导为何不采纳?领导打什么算盘?

 职场智谋 2023-11-02 发布于广东

职场智谋 ” 潜心研究古人的智慧,总结提炼智谋精髓,古今结合,详细揭秘人性的本质,以及人情世故。

【参考书籍】《资治通鉴》唐纪六十五(公元856)

【事由】唐宣宗让裴休极尽所言,议论当时大事,裴休请求唐宣宗尽早立皇太子,唐宣宗说:“如果立皇太子,那朕就将成为闲人了。”裴休不敢再说了。二月丙戌(十三日),裴休以有病要求辞去官位,唐宣宗不允许。

【解析】

1、犹豫不决

皇太子是未来的继承人,对于册立皇太子,皇帝都是犹豫不决,早立皇太子担心被篡权架空,如果不早立,又担心出现意外时群龙无首,群龙无首江山很容易沦落外人之手。

大臣,宦官为了自己的利益,往往会打着为社稷着想的旗号,劝说皇帝尽早确立皇太子,大臣站在道德制高点劝说,皇帝也不好说什么,为了不伤和气,通常也不会直接拒绝。

2、拖延手段

虽然不会拒绝,但是也不会同意,通常采取拖延手段,能拖则拖,这也是权力博弈,职场也是一样,领导遇到棘手的问题,又不想得罪人,采取拖延手段,拖着拖着问题就拖没了。

凡事有利就有弊,早立皇太子,确定未来的继承人,对组织有利,但是对皇帝无利,皇帝也有私心,肯定优先维护自己的利益,唐宣宗拒绝裴休的建议,也是情理之中,为什么说对皇帝不利?职场智谋分析如下。

3、原因有三

其一:避免权力流失,当朝廷大臣宦官知道谁是皇太子之后,必然提前进行政治站队,明面上没有站队,背地里也会站队,对于皇帝而言,这就是权力的流失,不确立皇太子,大臣宦官也不知道谁是继承人,也就不会乱站队。

其二:立了皇太子之后,如果想更换太子很麻烦,上面已经说了,立了皇太子之后,大臣宦官必然进行政治站队,如果想要再次更换太子,必然遭受他们的反对。

其三:预防太子夺权,在没有确定皇太子之前,众多公子中谁也不知道皇帝会立谁为皇太子,为了获得皇帝的青睐,必然以身作则,不敢乱来。

册立皇太子,皇太子知道自己就是未来的继承人,野心增大,心态就会发生变化,为了避免夜长梦多,需要尽快登基,这时候就有可能发生弑父的惨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