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山经(一)

 千夫子 2023-11-03 发布于辽宁

西山经,华山之首,曰钱来之山。其上多松,其下多洗石。有兽焉,其状如羊而马尾,名曰羬羊,其脂可以已腊。

解析:此段落,不考虑“首曰”,“西山”只见于《吕氏春秋·音初》。故而,借助《音初》来理解本次经。并且,按其他段落中的里数,在《音初》查找各自提示词,结果如下:

三曰夏后氏孔甲田于东阳萯山天大风晦盲孔甲迷惑入于民室主人方乳或曰后来见良日也之子是必大吉或(A45)曰不胜也之子是必(B560)有殃后乃取其子以归曰以为余子谁敢殃(A577)之子长成人幕动坼橑斧斫斩其足遂为守门者孔甲曰呜呼有疾命矣夫乃作为破斧之(A105)歌实始为东音禹行功见(A115)塗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塗山(SD130)氏之女(A1147)乃令其妾待禹于(A647)塗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作为南音周公及召公取风焉以为周南召南周昭王亲将征荆辛馀靡长且多力为王右还反涉汉(A195)梁败王及蔡公抎于汉中辛馀靡振王北济又反振蔡公周公乃侯之于西翟实为长公殷整甲徙宅西河犹思故处实始作为西音长公继是音以处(B760)西山秦缪公取风焉实始作为秦音有娀氏有二佚女为(A275)之九成之台饮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视(A797)之鸣若谥隘二(A1817)女爱而争搏之覆以玉筐少选发而视之燕遗二卵北飞遂不反二女作歌一终曰燕燕往飞实始作(A335)为北音凡音者产乎人心者也感于心则荡乎音音成于外而化乎内是故闻其声而知其风察其风而知其志观其(B380)志而知其德盛衰贤不肖君子小人皆形于乐不可隐匿故曰乐(A405)之为观也深矣土弊则草木不长水烦则鱼鳖不大世浊则礼烦而乐淫郑卫之声桑间之音此乱国之所好衰德之所说流(A1467)辟誂越慆(A457)滥之音(A967)出则滔荡之气邪慢之心感矣感则百奸众辟从此产矣故君子反道以修德正德以出乐和乐以成顺乐和而(B1010)民乡方矣

西四十五里,曰松果之山。濩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中多铜。有鸟焉,其名曰䳋渠,其状如山鸡,黑身赤足,可以已𦢊。

解析:A45处,“曰不胜也”,结合下文,而知“松果之山”,是说以秦制秦,就地取材。趁齐国派茅焦访秦,借此人之口,劝说秦王政将赵姬接回咸阳、复居甘泉宫。由此起势,有了嫪毐封地,也就是河西太原郡,得以养兵马。

,《吕氏春秋·审应览》言:“昔出公之后声氏为晋公,拘于铜鞮”。铜鞮,晋王行宫。赵国源于晋,赵姬与嫪毐作乱于雍,事后赵姬被幽禁于雍宫。,《诗·周南·葛覃》言:“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又西六十里,曰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鸟兽莫居。有蛇焉,名曰肥【虫遗】,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

解析:A105处,“歌实始”,结合下文,而知“太华之山”,是说基于养兵,才有楚太子我东进南下。求得跨楚界四地,方可遂五岁时心愿。A115处,“塗”,结合下文,而知“鸟兽莫居”,是说始终奋斗在征途上。六项举措,四个方面,足以得到楚国天下。

又西八十里,曰小华之山。其木多荆杞,其兽多㸲牛。其阴多磬石,其阳多㻬琈之玉。鸟多赤鷩,可以御火。其草有萆荔,状如乌韭,而生于石上,亦缘木而生,食之已心痛。

解析:A195处,“梁“,结合下文,而知“小华之山”,是说荆轲行刺使我东进成为现实。眼下,只差一点,即入楚占有郢陈。

又西八十里,曰符禺之山。其阳多铜,其阴多铁。其上有木焉,名曰文茎,其实如枣,可以已聋。其草多条,其状如葵,而赤花黄实,如婴儿舌,食之使人不惑。符禺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渭。其兽多蔥聋,其状如羊而赤鬣。其鸟多鴖,其状如翠而赤喙,可以御火。

解析:A275处,“之九成”,结合下文,而知“符禺之山”,是说秦王政九年,吕不韦被免相邦,我独揽相权。采纳昌文君议意,早早定下枣熟时的秋季,完结反秦归楚。这样,今后行动就有了指向性。

又西六十里,曰石脆之山。其木多棕柟。其草多条,其状如韭,而白华黑实,食之已疥。其阳多㻬琈之玉,其阴多铜。灌水出焉,而北流注于禺水。其中,有流赭,以涂牛马无病。

解析:A335处,“为北音”,结合下文,而知“石脆之山”,是说实际掌控河西太原郡。此地成为训练兵马的基地。借以朝廷名义,向外输送兵马。这些兵马,会始终忠诚于我。

又西七十里,曰英山。其上多杻橿,其阴多铁,其阳多赤金。禺水出焉,北流注于招水。其中,多䰷鱼,其状如鳖,其音如羊。其阳多箭䉋,其兽多㸲牛羬羊。有鸟焉,其状如鹑,黄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遗,食之已疠,可以杀虫。

解析:A405处,“之为观也深”,结合下文,而知“英山”,是说养兵马,立足长远。多招收楚人后裔,宜于将来入楚作战。

又西五十二里,曰竹山。其上多乔木,其阴多铁。有草焉,其名曰黄雚,其状如樗,其叶如麻,白华而赤实;其状如赭,浴之已疥,又可以已胕。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阳多竹箭多苍玉。丹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洛水,其中多水玉多人鱼。有兽焉,其状如豚而白毛,大如笄而黑端,名曰豪彘。

解析:A457处,“滥”,结合下文,而知“竹山”,是说快速培养,输送到各处。这样,才会壮声势、有力量。

又西百二十里,曰浮山。多盼木,枳叶而无伤,木虫居之。有草焉,名曰薰草,麻叶而方茎,赤华而黑实,臭如蘼芜,佩之可以已疠。

解析:A577处,“之子长成人”,结合下文,而知“浮山”,是说兵马依附于人而得以生存。如此这般,会形成群众基础。

又西七十里曰,羭次之山。漆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上多棫橿,其下多竹箭。其阴多赤铜,其阳多婴垣之玉。有兽焉,其状如禺,而长臂善投,其名曰嚣。有鸟焉,其状如枭,人面而一足,曰橐䨽,冬见夏蜇,服之不畏雷。

解析:A647处,“塗”,结合下文,而知“羭次之山”,是说还有一条藏兵途径。也就是渗入远征的秦军中。这样,一旦秦军伐楚,这一支兵马相伴投入到战场。

又西百五十里,曰时山。无草木。逐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中多水玉。

解析:A797处,“之鸣”,结合下文,而知“时山”,是说趁秦军大举伐赵国,得以藏兵于秦军,也就有了自己的野战部队。

又西百七十里,曰南山。上多丹粟。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兽多猛豹,鸟多尸鸠。

解析:A967处,“出则滔荡之气”,结合下文,而知“南山”,是说到时候入楚,与其他部队合兵一处。这样,得以夹击秦军而灭之。

尸鸠,《诗·曹·鸤鸠》言:“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又西百八十里,曰大时之山。上多榖柞,下多杻橿。阴多银,阳多白玉。涔水出焉,北流注于渭。清水出焉,南流注于汉水。

解析:A1147处,“乃令”,结合下文,而知“大时之山”,是说到时候入楚,才可指令兵马会合。也就是合兵于楚国境内。

又西三百二十里,曰幡冢之山。汉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嚣水出焉,北流注于汤水。其上多桃枝钩端,兽多犀兕熊罴,鸟多白翰赤鷩。有草焉,其叶如蕙,其本如桔梗,黑华而不实,名曰蓇蓉,食之使人无子。

解析:A1467处,“辟”,结合下文,而知“幡冢之山”,是说计划桃花开的春季,使杨端和所部伐楚。自己野战部队藏在杨端和的队伍中。

蟠冢,《夏书·禹贡》言:“蟠冢导漾,东流为汉”。,《诗·小雅·沔水》言:“沔彼流水,朝宗于海”,“沔彼流水,其流汤汤”。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帝之山。上多棕柟,下多菅蕙。有兽焉,其状如狗,名曰谿边,席其皮者不蛊。有鸟焉,其状如鹑,黑文而赤翁,名曰栎,食之已痔。有草焉,其状如葵,其臭如蘼芜,名曰杜蘅,可以走马,食之已瘿。

解析:A1817处,“女爱而争搏之”,结合下文,而知“天帝之山”,是说楚国悍、犹与负刍的王位之争,事起李园献妹,而今日天赐与我登楚王位。身在秦国的楚人后裔都关注楚国命运,杜颠就愿意辅佐我反秦归楚。

杜蘅,《九歌》言:“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西南三百八十里,曰皋塗之山。蔷水出焉,西流注于诸资之水。塗水出焉,南流注入集获之水。其阳多丹粟,其阴多银黄金,其上多桂木。有白石焉,其名曰礜,可以毒鼠。有草焉,其状如藁茇,其叶如葵而赤背,名曰无条,可以毒鼠。有兽焉,其状如鹿而白尾,马脚人手而四角,名曰玃如。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足,名曰数斯,食之已瘿。

解析:B380处,“志”,结合下文,而知“皋塗之山”,是说一路前行。借秦王政之手,搞掉嫪毐,又搞掉吕不韦,志在反秦归楚。

,《招魂》言:“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湛湛江水兮上有枫”。

又西百八十里,曰黄山。无草木,多竹箭。盼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其中多玉。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苍黑大目,其名曰【敏牛】。有鸟焉,其状如鴞,青羽赤喙,人舌能言,名曰鹦䳇。

解析:B560处,“有殃”,结合下文,而知“黄山”,是说秦王政早晚要灭楚国。自己养兵可阻止之。

又西二百里,曰翠山。其上多棕柟,其下多竹箭。其阳多黄玉,其阴多旄牛麢麝。其鸟多鸓,其状如鹊,赤黑而两首四足,可以御火。

解析:B760处,“西”,结合下文,而知“翠山”,是说在咸阳图谋反秦归楚。也就是围绕四个方面做功课。

,《吕氏春秋·孝行览》曰:“肉之美者,猩猩之唇、獾獾之炙、隽觾之翠……”

又西二百五十里,曰騩山。是錞于西海,无草木,多玉。凄水出焉,西流注于海,其中多采石黄金、多丹粟。

解析:B1010处,“民乡方矣”,结合下文,而知“騩山”,是说一旦万事俱备,则让位于隗林,脱身东进。在咸阳,可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凡西经之首,自钱来之山至于隗山,凡十九山、二千九百五十七里。华山冢也,其祠之礼,太牢。羭山神也,祠之用烛,斋百日以百牺瘗,用百瑜汤,其酒百樽,婴以百珪百壁。其余十七山之属,皆毛牷,用一羊。祠之,烛者百草之未灰,白蓆采等纯之。”

解析:其一,一二部分经文,有19个段落,亦即分19层意思。

2957与各段落中的里相差130,此处“氏”,为首段提示词。结合上下文,而知“钱来之山”,是说以秦财力而图反秦归楚。也就是养兵于秦,入楚开战。

马尾,《吕氏春秋·士容论》言:“得时之稻,大本而茎葆,长秱疏穖,穗如马尾,大粒无芒,抟米而薄糠,舂之易而食之香。”

其二,华山,乃重点段,为本次经总说。羭山,乃特殊段,讲藏兵马于秦军,直至入楚开战现身。为此,拟定一个百日作战计划,先反戈一击灭伐楚的秦军,后兵临楚都逼负刍退王位。其余17个段落,讲相同一件事,即为举事养兵马。

另外,有必要指出,隗山,不是“騩山”的笔误。如此处理,作者想隐晦表达一个意思,这就是:推荐隗林接右丞相,自己脱身东进,可谓神不知、鬼不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