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山经(二)

 千夫子 2023-11-03 发布于辽宁

西次二经之首,曰钤山。其上多铜,其下多玉。其木多杻橿。

解析:此段落,除了“首曰”,再无两字词可用。“首曰”只见于《吕氏春秋·开春》,故借助《开春》来理解本次经。并且,按其他段落中的里数,在《开春》查找各自提示词,结果如下:

一曰开春始雷则蛰虫动矣时雨降则草木育矣饮食居处适则九窍百节千脉皆通利矣(C2450)王者厚其德积众善而凤皇圣人皆来至矣共伯和修其行好贤仁而海内皆以来为稽矣周厉之难天子旷绝而天下皆来谓矣以此言物之(C1700)相应也故曰(C900)行也成也善说者亦然言尽理而得失利害定矣岂为一人言哉魏惠王死葬有日矣天大雨雪至于牛目群臣多谏于太子者曰雪甚如此而行葬民必甚疾之官费又恐不给请弛期更日太子曰为人子者以民劳与官费用之故而不行先王之葬不义也子勿复言群臣(A200)(C200)皆莫敢谏而以告犀首犀首曰吾末有以言之是其唯惠公乎请告惠公惠公(C3450)曰诺驾而见太子曰葬有日矣太子曰然惠公曰昔王季历葬于涡山之尾闀水啮其墓见棺之前和文王曰嘻先君必欲一见群臣百姓也天故使闀水见之于是出而为之张朝百(B300)姓皆见之三日而后更葬此文王之义也今葬有日矣而雪甚及牛目难以行太子为及日(C2750)之故得无嫌(C1950)于欲亟葬乎愿太子易日先王必欲少留而抚社稷安黔首也故使雨雪甚因(A370)弛期而更为日此文王之义也若此而不为意者羞法文王也太子曰甚善敬弛期更择葬日惠子不徒行说也又令魏太子未葬(A420)其先君而因有说文王之(SD430)义说文王之义以示天下岂小功也哉韩氏城新城期十五日而成段乔为司空有一县后二日段乔执其吏而囚之囚者之子走告封人子高曰唯先生能活臣父之死(C1300)愿委之先生(B500)封人子高曰诺乃见段乔自扶而上城封人子高左右望曰美哉城乎一大功矣子必有厚赏矣自古及今功若此其大也而能无有罪戮者未尝有也封人子高出段乔使人夜解其吏之束缚也而出之故曰封人子高为之言也而匿己之为而为也段乔听而(C600)行之也匿己之行而行也说之行若此其精也封人子高可谓善说矣叔向之弟羊舌虎善栾盈栾盈有罪于晋晋诛羊舌虎叔向为之奴而朡祈奚曰吾闻小人得位不争不祥君子在忧不救不祥乃往见范宣子而说也(C3100)曰闻善为国者赏不过而刑不慢赏过(B700)则惧及淫人刑慢则惧及君子与其不幸而过宁过而赏淫人毋过而刑君子故尧之刑也殛鲧于虞而用禹周之刑也戮管蔡而相周公不慢刑也宣子乃命吏出叔向救人之患者行危苦不避烦辱犹不能免今祈奚论先王之德而叔向得免焉学岂可以已哉类多若此。

西二百里,曰泰冒之山。其阳多金,其阴多铁。浴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其中多藻玉多白蛇。”

解析:A200处,“皆莫敢谏”,结合下文,而知“泰冒之山”,是说赵姬与嫪毐有私生子,没人敢谏,我谏之。故领命灭嫪毐,接收嫪毐封地,也就是河西太原郡,有了养兵地方。

又西一百七十里,曰数历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银。其木多杻橿,其鸟多鹦䳇。楚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渭,其中多白珠。

解析:A370处,“弛期”,结合下文,而知“数历之山”,是说因时机不成熟,一再推迟入楚举事。但没停步,一直再向前推进。

又西北五十里,曰高山。其上多银,其下多青碧雄黄,其木多棕,其草多竹。泾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渭,其中多磬石青碧。

解析:A420处,“其先君而因有”,结合下文,而知“高山”,是说人财物从无到有。当然,寄生于秦。

西南三百里,曰女床之山。其阳多赤铜,其阴多石涅,其兽多虎豹犀兕。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

解析:B300处,“姓”,结合下文,而知“女床之山”,是说依靠亲信做大做强。占有了韩国阳翟,预示五岁立下的志向,完全能够实现。

又西二百里,曰龙首之山。其阳多黄金,其阴多铁。苕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泾水,其中多美玉。

解析:B500处,“封人”,结合下文,而知“龙首之山”,是说假借韩人腾之手,控制南阳地区。并以利用阳翟来牵制为借口,调来所养兵马。

,《毛诗序》曰:“《苕之华》,大夫闵时也。幽王之时,西戎、东夷交侵中国,师旅并起,因之以饥馑,君子闵周室之将亡,伤己逢之,故作是诗也。”

又西二百里,曰鹿台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银。其兽多㸲牛羬羊,白豪。有鸟焉。其状如雄鸡而人面,名曰凫徯,其鸣自叫也,见则有兵。

解析:B700处,“则”,结合下文,而知“鹿台之山”,是说向阳翟调集大量物资。这是为入楚举事囤积的。

鹿台,《吕氏春秋·慎大览》言:“赋鹿台之钱,以示民无私”。

西南二百里,曰鸟危之山。其阳多磬石,其阴多檀楮,其中多女床。鸟危之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其中多丹粟。

解析:C200处,“皆莫敢谏”,结合下文,而知“鸟危之山”,是说吕不韦免相邦而迁河南,诸侯派人来看望,无人敢谏,我谏之。也就是派人私底下细查,以致吕不韦死地,从根上解除自身危险。

又西四百里,曰小次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赤铜。有兽焉,其状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厌,见则有兵起。

解析:C600处,“行之”,结合下文,而知“小次之山”,是说告吕不韦有推翻朝廷之嫌。这致使秦王政厌恶,而逼死吕不韦。

又西三百里,曰大次之山。其阳多垩,其阴多碧,其兽多㸲牛麢羊。

解析:C900处,“行也成也”,结合下文,而知“大次之山”,是说如此得以大展拳脚。也就是诸事办成。

又西四百里,曰薰吴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解析:C1300处,“愿”,结合下文,而知“熏吴之山”,是说曾向楚王放风,愿与建立联系。也就是商讨反秦归楚。

又西四百里,曰厎阳之山。其木多棕柟,豫章。其兽多犀兕虎犳,㸲牛。

解析:C1700处,“相”,结合下文,而知“厎阳之山”,是说如此让楚王知到我的根底。也就了解自己所具有的实力。

,《吕氏春秋·贵直论》言:“厎之以勇,故三年而士尽果敢”。

又西二百五十里,曰众兽之山。其上多㻬琈之玉,其下多檀楮多黄金。其兽多犀兕。

解析:C1950处,“于欲亟葬乎”,结合下文,而知“众兽之山”,是说与楚军联手。若能实现,利用我的职权,诱秦军主力伐楚,则瞬间灭之。

又西五百里,曰皇人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雄黄。皇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其中多丹粟。

解析:C2450处,“王者”,结合下文,而知“皇人之山”,是说与楚王勾通的理想结果,接受我的领导。这样,合兵抗秦。

又西三百里,曰中皇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蕙棠。

解析:C2750处,“之故得无嫌”,结合下文,而知“中皇之山”,是说不太理想的结果,不被领导,建立了互信。也就是能坐下来协商。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西皇之山。其阳多金,其阴多铁,其兽多麋鹿㸲牛。

解析:C3100处,“曰闻”,结合下文,而知“西皇之山”,是说不理想的结果,把我所言当耳旁风。这样,只能自己单独干了。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莱山。其木多檀楮,其鸟多罗罗,是食人。

解析:C3450处,“曰诺”,结合下文,而知“莱山”,是说来而不往非礼也,我要干到底。也就是先灭掉伐楚的秦军,再乘胜解决掉不知好歹的楚王。

,《诗·小雅·十月之交》言:“抑此皇父,岂曰不时。胡为我作,不即我谋。彻我墙屋,田卒污莱。曰予不戕,礼则然矣。”

凡西次二经之首,自钤山至于莱山,凡十七山、四千一百四十里。其十神者,皆人面而马身;其七神,皆人面牛身,四足一臂操杖以行,是为飞兽之神。其祠之,毛用少牢,白菅为席;其十辈神者,其祠之,毛一雄鸡,钤而不糈,毛采。

解析:其一,一二部分经文,有17个段落,亦即分17层意思。

4140与各段落中的里数相差430,此处“义说”,为首段提示词。结合下文,而知“钤山”,是说以参与灭嫪毐的人马为班底,发展势力范围。当然,以朝廷名义行事。

其二,自钤山到大次之山等10个段落,主要讲借秦王政的手铲除嫪毐、吕不韦,得以大权在握,一切得以顺畅。自薰吴之山到莱山筹7个段落,主要讲与楚王勾通的三种可能结果,但不管结果如何,一定靠实力去完成反秦归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