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民楼”的藏品件件堪称孤品、精品、绝品,难怪香港佳士得为其举办专场拍卖

 自华居 2023-11-03 发布于广东
香港“天民楼”,凡是搞收藏时间长的人都知道,是香港大藏家葛士翘、葛师科父子经营的,堂名源出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表达了葛氏对“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之淳朴生活的向往。天民楼藏瓷系由葛氏父子两代人历经半个世纪精集而成,尤以元青花和永宣青花最为世人称道。葛氏父子是香港华人收藏界的领先人物,天民楼藏瓷作为全球华人收藏之翘最,早已享誉全球,毋庸赘述。
四年前,天民楼开仓放漏,18件瓷珍现身香港苏富比春拍,一场释出10件永宣青花,成为当年拍卖场最大热点。今秋,香港佳士得又将重磅推出天民楼专场,上拍15件天民楼珍藏元明清重要瓷器。从世人高山仰止的元青花大梅瓶、大盘,到永乐青花葡萄花卉纹菱花式大盘、宣德青花仕女亭榭纳凉图碗,到弘治、嘉万青花,以及雍正、乾隆御瓷,毫不夸张地说,每一器都是所属朝代瓷器的巅峰之作,有些甚至是孤品。天民楼藏珍,不仅器物本身精道,而且极为重视展览出版,几十年来,每一件器物都著录累累,反复被学术研究,实现了从“重器”到“名器”的跨越,这一点对于新一代藏家尤具启发意义。以下为本场15件器物详情,大家先睹为快。(价格为港元)

2701

元 青花缠枝牡丹云肩纹带盖梅瓶(2000-3000万)

高44.7厘米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702

元 青花芭蕉瓜竹凸花果实纹菱花式大盘(2000-3000万)

直径42.5厘米

图片

图片
此盘最独特之处在于内壁上模印的果实纹饰,包括葡萄、荔枝、石榴、桃、杏等,非常稀罕。同类大盘内壁一般模印缠枝牡丹或莲花纹,暂未见另一件印果实纹的例子。另一独特纹饰是内口沿上的落花流水纹,暂未见其他元青花盘有此装饰,故本盘有可能是孤品。

图片

图片

2703

明永乐 青花葡萄花卉纹菱花式大盘(800-1000万)

直径44.5厘米

图片
此大盘口沿及盘壁呈十二瓣菱花式,口径达44.5公分,器形工整,制作精良,以进口苏麻离青钴料绘画,青花发色深邃浓郁。此类葡萄纹大盘在中原及伊朗、印度及土耳其的宫殿内均有保存,显示既是明代宫廷器物,同时亦作为外交礼物而流入西域。
图片

图片

2704

明宣德 青花仕女亭榭纳凉图碗(1500-1800万)

直径19.7厘米 双圈六字楷书款

图片

图片
世称宣德官窑人物“女多男少”,宣德青花瓷上仕女气质高贵,亭台园林别致,暗示所绘仕女非寻常人家,而是宫廷或仙境中人,与元代青花瓷上的杂剧人物故事图明显有别,很有可能反映内廷女史的优渥生活。

图片

图片

图片

2705

明弘治 青花双龙戏珠纹盘(240-320万)

图片

图片
弘治青花器呈色淡雅和谐,继承了成化器的烧造工艺。弘治皇帝主张节俭,曾多次敕令官窑停烧,故弘治青花器传世品极少且珍贵。

图片

图片

2706

明嘉靖 青花四面开光文士闲趣图大罐(90-120万)

高35厘米 六字楷书款

图片
此罐画工一流,而且所用的钴蓝青料具宝石光泽,是嘉靖上等御瓷之特征。嘉靖瓷器所用青料分三种:一是乐平的陂塘青,二是来自瑞州的石子青,其三是最为珍罕的西域回青,部份回青来自新疆吐鲁番。
图片
回青窑烧时在釉内略有晕散,所以常混以少量石子青,以克服这一技术难题。这件青花纹饰幽深静穆,火候恰到好处,或许正是归功于混合青料。此罐采用的应是上青。尚须一提的是,像这类呈色浓艳的嘉靖青花大多泛紫,且浑无永宣二朝青花瓷特有的铁锈黑斑。

图片

图片

图片

2707

明万历 斗彩团花花果纹碗(80-120万)

直径16.4厘米 双圈六字楷书款

图片

图片

2708

明万历 青花和合二仙图盘(80-120万)

直径17.5厘米 双圈六字楷书款

图片

图片

2709

明万历 青花矾红梵文莲瓣式盘(80-120万)

直径21.4厘米 双圈六字楷书款

图片

图片
此盘内外模印莲瓣两层,每层花瓣十六,全器似盛开的莲花。盘心中央书一梵文种子字,外壁花瓣间书一梵字,据国立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考证,每一梵字代表佛身,八佛身统合于中央佛,彷佛密藏佛教中金莲花式的坛城形式。器形及纹饰都带有浓烈的宗教色彩,很有可能在宫廷用作佛教供器。

图片

2710

清雍正 青花缠枝花卉几何纹折沿洗(600-800万)

直径34厘米 双圈六字楷书款

图片

图片

图片
此水洗无论造型或纹饰均仿照明初永乐宣德时期的官窑青花折沿洗,底署本朝款,属清仿明的官窑精品器。值得一提的是,传世品中明初折沿洗所见稍多,雍正器反而非常稀少,是难得一见的重要品种。

图片

2711

清雍正 青花缠枝四季花卉纹双耳抱月瓶(1800-2600万)

高41.5厘米 六字篆书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712

清乾隆 天蓝釉六联瓶(200-300万)

高17厘米 四字篆书款

图片
六联瓶造型复杂,烧制难度高,是十八世纪始出现的新品种。清宫档案里称作「六口瓶」,如乾隆活计文件里记载,乾隆九年二月初七日,司库白世秀将「冬青暗花六口瓶一件,俱持进交太监胡世杰呈览。」施天蓝釉的乾隆六联瓶极为罕见,本拍品有可能是唯一出版例子。

图片

2713

清乾隆 豆青釉刻夔龙纹双耳尊(1200-2000万)

高31.6厘米 六字篆书印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714

清乾隆 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400-600万)

高32.3厘米 六字篆书款

图片

图片

图片

2715

清乾隆 霁蓝地描金瓜瓞绵绵大吉葫芦瓶一对(1600-2200万)

高29厘米 矾红六字篆书款

图片
此对葫芦瓶通体以金彩衬托霁蓝色地,金光璀璨,富丽堂皇;瓶身满布瓜藤纹饰,象征子嗣延绵;葫芦器形象征福禄未央,寓意祥瑞,突显乾隆一朝华美辉煌的宫廷风格。饰描金瓜藤纹的乾隆葫芦瓶非常稀有,暂未见同类例子,本拍品有可能是孤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图文均来自于拍卖公司,本公共号只属于公益性传播,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联系号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