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__教育的核心是育人

 教育专家谈教育 2023-11-03 发布于浙江

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


——教育的核心是育人

陶华坤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既要满足社会需要的发展,又要满足个人需要。成为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理论基础。



一、价值契合:教育培养有活力有追求有情怀的人。
1.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的就是“素质教育”。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最根本、最终目的就是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完善人。成功的教育应该是对每个受教育个体的真正关心和尊重,是对他们心灵的解放!这就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会知识,而是学习一种逻辑思维方式。
2.教育是一种帮助。
教育是一种信仰,教育的意义是人类朝着一个方向走,朝着美好生活奔波,在这种奔波中,要彼此照顾,宁可慢点,也不能断了发展的根。教育是个长远计划,是提升民族素质的方法。育人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以“依靠人、为了人、服务人”为基本出发点,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学会做事能做事做成事
3.育人为本教育思想的核心
教育既要了解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也要了解到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个性,使教育能够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和他们的期望。育人为本是人的发展、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和最高境界。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视域:教育本质观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教育的本质是培养思维能力
教育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教育的本质先是解决生存。教育的核心是培养有觉悟的人,解决生存有三个层面一是知识,知识的社会必须具备知识二是能力,创造知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三是价值观,吻合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价值观。让人具备更强的生存力。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是开发你的内心。教育家认为教育是唤醒内心,挖掘潜力!空门教派认为教育是顿悟觉醒,提高修为。
2.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中教育目的的基本要点:
(1)强调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指明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和人才培养的政治导向。(2)要求学生在德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说明了国家对培养人才的素质要求。(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指明了我国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教师要成为一名教育家,就要有奉献精神、有求真的精神、有创新的精神。
3.教育价值是教育对人和社会的意义或作用。
教育的内在价值、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教育内在价值:教育育人的实质就是使人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良好思想质,形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教育社会价值:教育对社会存在、延续和发展需要的满足,满足社会需要过程中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教育个人价值:教育对人的生活和人自身发展需要的满足,在满足个人需要中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三、回归本质:为教育改革寻求出路
1.教育出路改革创新。
教育的恶性竞争依然是教育的顽症。教育问题无数人在痛心疾首,在寻求改变。2020年末“内卷”一词突然特别火原本这是一个社会学范畴的名词,指的是在资源有限,且没有增量资源的情况下,整个社会对存量资源争夺加剧的一种社会现象。而这个词一出现,几乎是马上就被联想到了教育领域。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补课,上课外班,考研,留学等方式去提升自己,争取到了更多的教育和社会资源,这无疑就是一种“内卷”。
2.“应试教育”是社会逼出来的。
教育的病理不在教育教育的生态环境过于恶劣,教育难以作为。现在大家诟病教育,是教育本身不好吗?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不努力吗?要改善中国的教育,就要给教育提供良好的生长土壤、优越的生态环境。轻视职业教育的制度设计向德国学习,大学后开展广泛的职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技能,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生存的意识。
3.走在行知路上
把学习选择权还给学生。素质教育不是解决当前教育困境的处方,也不是一种教育模式,而是一种理念、一种方针。应试能力也是一种素质,有考试就有应试,不能一概否定“应试教育”。时任总理温家宝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