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下英雄,唯刘季、孟德尔

 子玉史院 2023-11-03 发布于陕西
 / 子

正统、人心、经济实力,刘邦用这三招耗死了项羽,曹操也是凭借这三板斧从四战之地突围而出最终成就了霸业。

高手成事的逻辑从来都是相通的。

先说刘邦。刘邦能够成事首先就是站在了正义的高度,当时,义帝熊心是楚国王权的正统,属于反秦联盟的核心,刘邦得到义帝关中王的承诺出发之前就具备了合法据有关中的法理。

项羽在鸿门以盟主的身份宰割天下重新建立新秩序本来就是以下犯上的公然的反叛行为,和诸侯将军们一样,都背叛了自己的君主,他虽然将刘邦堵死在了蜀地、汉中,但刘邦依然具备拥有关中的合法性。所以,在杀回关中之后,刘邦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只是拿回本来就属于我的东西而已。”

项羽还真不好说什么,因为,刘邦的法是义帝的法,加上项羽暂时在齐地用兵,所以也只能承认刘邦已经据有关中的事实。

接着就是,刘邦东出关中攻打项羽西楚国的剧情,在这个过程中刘邦走的最关键的一步棋就是:刘邦听了新城三老董公的建议在洛阳给义帝发丧

这个行为瞬间就让刘邦站在了舆论的高度,其行为一下子就被定义为:为楚国锄奸,为义帝复仇

刘邦扛着正义的大旗迅速就建立了合纵攻楚的联盟,五十六万诸侯联军分分钟就攻破了项羽西楚国的国都彭城。

义帝这面大旗,刘邦直至灭项的最后阶段都还在用着呢,可谓是吃尽了楚国、义帝的最后一丝剩余价值,但谁都不得不承认,这招确实有用,正统的高度是完全可以转化为军事实力,后来的曹孟德也用的是这一招。

公元196年,当汉献帝逃离关中的狼窝来到残破的洛阳之后,袁绍和曹操阵营其实都看到了这位落魄天子可以作为自己架空诸侯的剩余价值,区别只是,袁绍扭扭捏捏不听郭图和沮授的建议,最终被曹操抢了先。曹操当时还远在山东,他是派曹洪率军以最快的速度迎接汉献帝。这敏锐度、观察力都远远将袁绍甩在了身后。

是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背后就是正统

▲汉献帝  图源/剧照

在将汉献帝迎接到许县之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牌马上就为曹操变了现,曹操以天子的名义不仅轻而易举接收了河南地区的许多空白区,还可以借助天子的名义合纵连横,并在名义上驾驭诸侯。

比如,曹操派钟繇和卫觊持节镇抚关中,在名义上得到了关中诸侯的服从。曹操任命张津为交州刺史,不仅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扩张到南方地区还可以通过张津这张牌制衡荆州的刘表。张津被部下区景杀死之后,曹操又任命士燮主政交州来制衡刘表和江东的孙权。

在孙策被刺身亡孙权继位之后,曹操又以朝廷的名义授予孙权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支持孙权西征刘表。

利用汉献帝这张牌,曹操与外围的刘璋、公孙度、张鲁等诸侯也维持着良好的关系以便自己放开手来对付袁绍。

对,就是远交近攻、合弱攻强,但曹操这张牌也只有站在正统的高度才能打。

另外,曹操手握汉献帝这张牌来推行自己的一些政策也就不多说了,属于水到渠成。同时,曹操还可以通过汉献帝的名义将那些还忠于汉室的士族群体吸引到自己的阵营,也包括荀彧这样忠于汉室的世族。

这就是,群雄逐鹿,曹操阵营为什么人才比较多的原因,因为,有汉献帝这张牌曹操的覆盖面比较广

可以说,汉献帝这张牌对曹操来说就是一支军队,是曹操能够走出困境的重要支撑,这就是后世的权臣在羽翼未丰的情况下都在打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张牌的核心原因。

直至去世的那一刻,曹操都在榨取汉献帝的剩余价值。

更为重要的是,曹操当时迎接天子的举动还给自己打上了“忠诚”的标签,在他成长为权臣之前是实打实的争取了一定的民心,支持率瞬间攀升。

对,就是人心。刘邦当年也是玩这一手才在关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初入关中,刘邦虽然也没把控住自己沉溺在秦宫的宫娥和美酒中好几天不肯出来,但最后还是听了张良和樊哙的话,以事业为重还军霸上。

为了争取秦人对自己的支持,刘邦迅速打出了“约法三章”的牌: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老秦人长期生活在秦国苛法的恐惧中,刘邦这一个动作马上就赢得了秦人对自己的支持。同时,刘邦还特意强调:“我之所以来,就是为父老除害,大家不要怕。”

长者,绝对的长者,秦人大喜。

当然,刘邦还特意强调了自己是奉怀王之约,是名正言顺的关中王的事实。法理、人心,刘邦做的是面面俱到,这才是一个老道的政治家该有的素质。

▲刘邦  图源/剧照

接着,刘邦又拒绝了秦人送来的牛羊酒食,这又增加了老秦人对刘邦的好感,他们反而担心刘邦不能成为关中王。

也就是说,刘邦初入关中就通过约法三章、法理、拒绝老秦人好意这三个动作争取到了老秦人的心,这才是刘邦后来能够成功还定三秦的重要原因,因为他在关中的支持率高,而且,刘邦为关中王的合法性早就成为了老秦人的共识

在后来与项羽集团的长期对峙中,刘邦也是靠着老秦人提供的物质和人员基础耗死了项羽。可见,人心才是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的关键参数

再就是经济实力。刘邦到了汉中之后就让萧何以秦朝的制度为模板建设汉国自己的制度,发展经济,还定三秦之后,刘邦集团又将在汉中建设的制度复制到关中,在与项羽对峙的几年期间,刘邦的经济情况一直很健康,要兵有兵,要粮有粮,即使好几次被项羽打成了光杆司令,萧何都能马上从关中给他送来粮食和兵源。

怎么说呢,刘邦就是以强大的物质积累耗死了项羽呀。可见,建立健康的财政制度有多么重要,后世的黄巢、李自成、张献忠等之所以不能成事,就是因为没有稳定的财政体系呀。

是的,区别枭雄和流寇最重要的点就是,建设制度的能力

曹操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就在内政上推行屯田制,从196年开始,曹操就开始招募流民于许县周边推行屯田,当年就得谷百万斛。成功之后,曹操又将经验复制到各州县,广设屯田官,大力发展经济。

而他之所以能有此认知,也是从历史中得的经验:“定国之术无非强兵足食,当年,秦国就是因为粮草充足才取得了天下,汉武帝因为屯田才经营好了西域,这是老祖宗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呀。”

可见,聪明的人都会从历史中寻找答案,而曹操得到的经验就是:粮草、兵源。而这又是一个闭环,只有充足的粮食储备才能养更多的兵,曹操精着呢。

曹操凭借这一个动作迅速就拉开了与群雄之间的距离,当时,许多军阀就是因为经济出了问题而自动崩溃的。史书的原话是:“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

这让笔者想起了一位哲人说过的话:“一切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经济问题。”

确实所言不虚。

所以,群雄逐鹿,爆发力只能短时间有用,而支撑一个人跑马拉松还得是兜里的钱呀。

这一点,刘邦和曹操是取得了共识呀。

所以,高手成事的逻辑都是一样的,成功者的经历虽不同,但手中的模板却是大同小异。

你说呢?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和“在看”。谢谢!
/
推荐阅读:
董卓的困局,和能力无关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