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车外借不再怕!公安部:谁违法谁担责,新规重磅出击!速来看!

 阿君的小屋 2023-11-03 发布于山西

尊敬的车主朋友们,你们好!我们会一直为你们免费提供最新的国家政策法规消息和最全的汽车驾驶知识,旨在增加大家的用车知识和驾车技巧,打造最实用的“汽车驾驶指南”,这是我们的初衷!请点击上方蓝字持续关注我们,您的关注是我们坚持的最大动力!

进入今日正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通管理也在不断优化,以更好地适应人们的出行需求。

公安部修订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以下简称《程序规定》)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将影响着我们在道路上的行为和处罚方式。

本文将从6个方面,为您呈现这些重要变化,并解析其可能对驾驶人和社会带来的影响。

1. 允许跨省异地处理非现场交通违法

在修订的《程序规定》中,一项显著的变化是允许机动车驾驶人对于发生在异地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异地处理。

在这里,异地处理指的是驾驶人可以选择在违法行为发生地以外的任意地方公安交管部门接受处理。

这一规定的实施将带来更大的灵活性,降低车主异地处理违章的成本,为自驾出游的车主提供更多便利。

2. 谁违法谁担责

过去,由于交通技术监控设备难以确定实际驾驶人,违法行为往往记录在机动车名下。

新规定明确了"谁违法谁担责"的原则,即使车辆绑定多本驾照,只要监控拍到的违法信息显示是本人所为,就必须使用本人驾照扣分,有效遏制了代扣分情况的发生。

3. 多次违章可申请延期处理

对于机动车有五起以上未处理的交通违法记录,《程序规定》中规定,在通知后三十日内未接受处理的,可采取公告方式告知拟作出的行政处罚事实、理由、依据、依法享有的权利以及公告期届满后将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驾驶人无法在三十日内接受处理的,可以申请延期处理,延长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

4. 个人可举报交通违法行为

在《程序规定》中,特别提到了个人或单位提供的违法行为照片或视频等资料,经查证属实的,可作为处罚的证据。

这意味着当违法行为被他人拍摄到,经核实准确,即可作为处罚的依据,且举报者还可获得相应奖励。

目前,这一规定已在上海、广州、天津、郑州、深圳等地区实行。

5. 提高审核录入效率

《程序规定》中,为提高相关部门工作效率,规定了将违法信息审核录入时限由原来的十个工作日缩减至五个工作日,将违法信息向社会提供查询的期限由录入后三日修改为录入后当日。

这一规定旨在让车主及时查看个人违章信息,提高公安部门的工作效率。

6. 轻微违章适用简易程序

《程序规定》指出:“对违法行为人单处二百元(不含)以上罚款的,可通过简化取证方式和审核审批手续等措施快速办理。”

这一人性化的举措如果得以实施,可加快违章处理效率,对轻微、无重大隐患的违章进行快速处理。

总结

综上所述,《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的修订带来了一系列的创新,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

从跨省异地处理、责任明晰、延期处理到举报制度和提高效率,这些变化旨在提高交通管理的效能,保障驾驶人的合法权益。

相信这些规定的实施将为我们的交通管理体系注入更多的活力。

尊敬的车主朋友们,你们好!我们会一直为你们免费提供最新的国家政策法规消息和最全的汽车驾驶知识,旨在增加大家的用车知识和驾车技巧,打造最实用的“汽车驾驶指南”,这是我们的初衷!请点击上方蓝字持续关注我们,您的关注是我们坚持的最大动力!

汽车视堺,每天给你新知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