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一个“不拧巴”的大学生有多爽!

 四月的小屋丫 2023-11-03 发布于湖北

每晚七点,不见不散


🧡

🪶

在毕业视频中,毕导提到曾经迷茫期时,学长说过一番话。

你可以志存高远地科研,也可以心平气和地科研;你擅长科研就追求优秀地毕业,不擅长科研就接受普通地毕业。

“不擅长科研就接受普通地毕业。”这句话激发了我写这个选题的灵感。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读研前并没有思考是否有能力做科研,心里的预设是:跟着学校的安排走,总归可以发论文,顺利毕业。
读研后,意识到自己对科研的兴趣并不浓厚,花了一年的时间养成每日阅读论文和做思维导图的习惯,偶尔看看专业类的新闻。倘若刻意培养,也可以掌握研究套路,现在的研究生主打一个“自学”能力杠杠的!
开学初,“评奖学金”的消息仿若一条鲇鱼游进了安静了两个月的大群。那两个星期,“综测”成了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我没有评上,是意料之中心存侥幸又安然接受的结果。一是有门课的评分低于八十,导致GPA不高;二是写作不算进综测,团体活动的加分要乘以百分比,志愿者封顶1分,不及“班干部”(1分)“校级班干部”1.5分;三是没有课题。
这次评选让我看到了竞争的激烈——百分之几的差距,就是上榜和落榜两种命运。
想起了本科时期,过年前,查到了成绩,看着听力那一栏醒目的数字,一整个人愣住,脑海中一直循环播放:“为什么是我?!”
对于成绩的释怀,源于接受了游戏规则的设定。没有获奖的孩子,不是不优秀,只是不擅长这次的闯关。
“我享受了没有组织活动的自由,避免了做科研的压力,没有花时间和金钱将模拟书做好,拿不到高分,没有奖金,这是顺理成章的。”
谁努力,谁收获。
这是最朴实的道理。没有完美的规则,没有公平的设定,不过,我们可以用“努力”来填补

🪶

妹妹发消息说,爸妈吵架了。
看到消息的时候,我徘徊在两种状态:一是晚上给两位大人做个调解员(虽然这事我也不擅长);二是父母的事情,他们自己解决。
后来,我没有打电话。
随着成长,我逐渐从固有的“女儿”观念中抽离——过度背负“父母的情绪”,反向激励自己,把所有的压力和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完全不可取。
他们有他们的生活,我也有自己的小日子,照顾好自己就花费了所有的精力。
这也是我之前提到的“课题分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闯关任务,互帮互助是情理,自力更生是基本设定。在各种情感交涉中,要学会安放自己的情绪。
其次,“既要又要”是贪婪的表现。
我习惯做“to do list”,一天要做好多事,比如公众号、看专业书、看论文、学英语、运动、学歌,还有娱乐,当计划被打乱的时候,我会萌生烦躁的情绪。
几次尝试之后,我对每天的常规事情有了时间概念,比如公众号需要两小时甚至三小时,再试着将爱好的频次调为两天一次。最后,拉大两件事之间的隔空。
“给自己安排很多事情”的毛病打小就有。土话说,闲不住。一定要做很多事情来填补内心的空虚,换言之,不懂得休息。
这是很危险的信号。
或许,等人生再迈上一个台阶的时候,我会欣然放手,回到故里。

🪶

“学会断舍离“不仅包含物质层面,还有精神的需求。

幸福的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上,稍微踮踮脚,可以够着某样东西。

”踮踮脚“很重要,表明我们没有沉浸在舒适圈,在小心翼翼地试探自身潜力,且有满足感。

那些天天跟你抱怨”上班好苦,好想辞职“的人并不会真的辞职,他们一面享受着稳定的工作和固定的到薪日,一面对另一条路投去向往的目光。

土话说,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那些每天嚷着减肥的人,戒零食(反省自我)的人,一面吃着高糖高脂高热量的食物,一面内心煎熬,要是那一口没吃就好了。

真的太”拧巴“了。

昨晚上修改文章到十点,肚子饿了(写东西真的很容易饿),随手拆开两袋鲜花饼,那时一个想法飘过:这两年因为长胖带来的”不敢吃“像枷锁般束缚着我,然而瘦的效果并不明显,反而在吃上养成了“畏手畏脚”的毛病,倒不如放宽吃,努力跑。

初入职场时,我一面想着攒钱攒钱攒钱,这就需要多加班;一面想着多看书,提升认知,还想看更多的纪录片以及电影。

那段时间,每一天都像完不成任务的泄气皮球,把自己绕进去了。

和朋友夜谈时,她说:”你不能什么都要。“

捻重要的事情,再加一项副业即可,有爱好,有追求是好事,可要是”好事“成了双脚和内心的负担,反而适得其反。

一位践行极简主义的UP主在视频中介绍自己的电子产品:一部手机和一台电脑。“如果我想要购入新产品,那么对应地,我要扔掉旧有的一样,保持物品的数量不变。”

我喜欢物品带来的满满当当的安全感,色彩丰富的美丽,我也看不惯堆满东西的书桌,色调杂乱,没有更多的空间。

于是,求助于朋友们:“怎么确定一样东西是自己想要的,总感觉可要可不要?”

朋友说:要是刚需,就买,否则就放在购物车,等过几天看看自己是否还心心念念。如果钱多,遇到好看的,喜欢的,可以多买。

我觉得很实用,分享给大家,一起做“不拧巴”的大学生!

🎁

谢谢你看到了这里。
明天同一时间,不见不散!
内 容:泥雾
排 版:泥雾
图 片:在路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