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绿化苗木产业发展中的思考(现状、问题及发展思路)

 老张聊园林 2023-11-03 发布于陕西

绿化苗木产业发展中的思考

                   (现状、问题及发展思路)

我是“老张聊园林”,非常感谢大家的关注,从事园林绿化行业20年,专园林绿化行业发展和研究。文章写得不好,请大家多批评指正! 

上一篇对绿化苗木发展的四个阶段进行了梳理,接下来就目前绿化苗木产业现状、问题及发展思路结合个人理解和大家分享学习。

一、现状

根据《2024年度全国苗木供需分析报告》分析:

1.2022年全国苗木育苗面积约112万公顷,苗木287亿株左右用量95亿株左右。

2. 全国苗木供应总量过剩、结构性供给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常规“大路货 低端苗木存圃量较大,严重滞销;

3.  优质苗木,如珍贵乡土树种、抗逆性强大规格、全冠苗等高质量苗木供不应求。

4.  绿化苗木从用途上来看,主要有市政类、地产类、生态类绿化等;而随着耕地红线严守,可供绿化土地减少,以后绿化工程主要以“见缝插绿”的方式推进,包括“四荒”、“四旁”及城市景观、口袋公园等,加之地产行业的调控也会导致苗木使用量的下降。    

二、趋势

  

三、存在问题    

基于现状及发展趋势,下来梳理一下存在的问题:

四、发展思路

如果要加入绿化苗木产业发展中,不管是大型苗圃还是小型苗圃,首先要在生产及市场维度规划好苗圃的定位及战略,下面将从“四化”谈谈具体的想法   

1.标准化

  选苗:选苗定植时根据目标选择好质量且合适的规格;如杆必须要直、枝干无损伤、无病虫害等,规格根据品种不同选择∅5cm-10cm,具体基于苗木年度生长量核算后期成本。

  定植:根据苗木生长特性、计划培养周期和所要达成的品质来确定栽植密度。

  管养:基于品种规格、生理特性,结合气候、土壤、水源等因素建立标准化管养方案。

  

2. 差异化

  规格:需根据苗圃的规模来确定定植苗规格;如不同的胸径,分枝点,如丛生苗木3-5分枝都需要考虑,,造型树避免出现较大量“模具式”树形,形成规格的差异化。

  管养:苗木管养措施不能千篇一律,要依据品种特点、生长势、阶段特性,结合当地物候期、土壤、水源等条件开展灌溉、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及除草中耕等作业。一句话:苗木培育要“依树、依地、依天”。    

  品种:品种的选择要“适地适树”,如果没有相应的市场和技术支持,建议不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需要通过对市场调研确定品种的可操作性。

3.技术化

苗木生产的成本压缩的途径就是“如何利用合理的技术数段来压缩苗木的生长周期”,同时高品质的苗木也需要技术的塑造,所以基于以上苗木的技术化主要体现在:

 收集当地相关的土壤、气候、水源等环境信息,建立影响苗木生长的环境信息库,为苗木培育做好基础。

 要通过对品种的学习结合环境信息库来支撑对品种培育可行性的研判,以及为后期建立一套科学且行之有效的管养模式及方案做支撑。

 技术的来源是积累,所以定期对苗木生长情况进行普查,分析和对比所采取的如:施肥、修剪、灌溉等措施在方式方法与物候期间的关系及有效性,逐步优化技术措施。

高品质苗木,没有有效的技术支撑只是一句口号,且在目前的行情之下对于生产成本的把控,技术支撑尤为重要。    

4.市场化

  品种:

首先一个新的品种要被市场认可,需要一个沉淀和验证的过程,不然就想一阵风;一个老品种的风起,背后必有原有,所以对于品种要做好市场分析和调研;

小苗圃要少品种、多精品,大型苗圃在多品种的情况下要有3-5个拳头产品,并且要做到品种规格的产业化,以应对市场变化。

不要盲目在没有渠道及地区产业带动下,去涉及各类苗木的生产,比如,绿篱、地被类等。

  技术:

积极创新和摸索,通过参加行业峰会、展会等与同行交流、学习苗木培育经验,不断积累和优化技术措施,提升苗木品质,降低苗木培育成本。

要有一颗怀柔之心,现在的技术虽都是市场化;但在大的模式之下必有好的经验和方法,只有通过分享,才能获取新的知识源泉,也许你分享的是别人知道的,别人分享的也许是你想突破的。    

再好的品种,不通过技术的加持来提升品质,最终也会被市场所抛弃。

③ 品牌:

做好产品:高品质产品是品牌的核心竞争力,苗木的观赏性以及多场景运用是品牌的核心,对于苗农,一款高品质的苗木是品牌的支撑。可以形成良好的口碑,对品牌提升能给与间接的支撑

做好战略:首先了解自己的产品,掌握产品的属性;做好自身产品形象与战略规划,寻找产品及企业的差异。集中所有优势资源,竭力打造自己的品牌。抓住品种特点,不要跟风。在复杂的苗木资源和环境中反复论证,确定自己的品牌

做好推广:通过媒体推广品牌的知名度,如果引起了共鸣,得到认可,就会得大量的转发。苗木行业目前的品牌较少,且现在是网络的社会,这是一个建立品牌的好时机。

做好互动:以参加行业峰会联盟、协会等为载体。不断与同行交流互动,来促进品牌提升和打造    

五、结论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对绿化苗木行业的了解,阐述了一些观点,但苗木产业的发展正如苗木的生长一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且由于绿化苗木产业的系统性、复杂性、多样性及品种的特性等,没有做深度剖解,后期有机会再做分类阐述。

其次苗木产业的发展,不仅是品种的发展,还是品质、技术和认知的发展。虽然苗木行业在当前严峻的市场环境下艰难的前进。但只要坚持技术、品牌创新和沉淀,去适应市场需求,加强与行业交流、学习,调整经营策略,绿化苗木产业也一定会迎来更加繁荣、美好的前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