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高岭村,高岭人

 冬歌文苑 2023-11-04 发布于北京

高岭村,高岭人

故乡,是一个人的出生地,是蕴籍的、承载着记忆、且魂牵梦绕的地方。

我的故乡在桐城市双港镇高岭村,这是一个以李姓村民为主体聚居的村庄。偌大的村庄里,除了李姓人家为主体外,还有6户汪姓和1户徐姓人家。

唐代诗人李白曾有诗赞曰:“我李百万叶,柯条布中州。天开青云器,日为苍生忧。”

纵观中华民族的历史,李姓乃中国大姓。据高岭李氏宗谱记载,皖桐西陇西郡高岭李氏,系黄帝之胄,远祖颛顼,皋陶为血缘始祖,李利贞为李氏得姓始祖。李利贞原本姓理,名利贞。商朝末年,其父理徵因直谏于纣被赐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幼子利贞逃难于苦县伊侯之墟(今河南鹿邑县)。当时又饥又渴,见一树上结有果子(李子),便采摘充饥,又为逃避纣王追捕,遂以“李子”为姓,改理为李。

元末时期,高岭李氏始祖讳文七公偕一世祖母叶老儒人,由江西鄱阳县(现莲湖乡)瓦屑坝村,迁至桐城花果园之铜锣尖山麓。至三世祖讳允隆公,因“爱其风土淳厚”,迁居桐之西乡高岭山阳之下,至今已六百多年。

三世祖讳允隆公迁居双港铺高岭山时,始居高岭山东侧山坡。这是一座海拔不高的小山岭,呈南北走向。随着后裔繁衍,小山坡烟火日益兴旺。

事有凑巧。高岭山南侧不远处,有一个白陂塘,南塘埂有一个汪姓村庄叫汪榜村,该村因出了一位清朝大臣汪志伊(历官至副都御史、刑部侍郎、工部尚书)而显赫。该村村民以高岭村的房屋阻挡了他们遥望帝都的视线为由,要求高岭村搬离高岭山坡,并愿意提供一些帮助。无奈之下,高岭村村民在山岭东边三四百米处,重打锣鼓另开张,建起新的家园。

我打小时候就记得,我们的村庄叫高岭生产队(后来分为高岭和松元两个村民小组)。按照血脉传承,李姓人家有大房、二房、三房、六房和小房(估计四、五房,或后人迁往它地,或已无传嗣),各房下人员分别聚居在一起。

以我家归属的大房为例。似如大蒜头谜语所言——“兄弟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大房当时有7户人家,居住在一个坐南朝北的院子。院子正中是一个比较大的堂屋,中间有一个天井。堂屋靠近北边大门的两侧,分别是两家住房的入口,南侧也有一家住房的入口;天井东西两头又有两个通道,两个通道的两侧,分别是两户人家的住房,总共有房子14间。

后来,因为家庭主要成员在外地工作,或者家庭变故等原因,大多数人家陆陆续续从高岭村迁往外地。四爹爹的两个儿子,先后举家到了安庆市和铜陵市;身为五爹爹的孙子,我因当兵到海南现定居海口市,弟弟家到了安庆市,我叔叔的儿子到了东至县;六爹爹的两个孙子家去了宿松县;八爹爹的儿子一家到了东至县。现在,只有七爹爹的两个孙子家在高岭村。我偶尔回到家乡数日,这两位堂兄弟和住在镇上的我大姐家,就是我的落脚点,让我多少有一些家的感觉和慰籍。

出生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我们这个辈分的人,为历代同辈人数之最,堂兄弟一共有16个人。随着人口增多,加上老房子年代已久,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集中居住的大院子被拆除,各家各户建起独门独户的住房。

改革开放后,村民们乘改革开放之风,兴市场营销之举,外出经商、务工遍及全国,带来了农村面貌翻天覆地的变化。继村庄南边的一条土路被拓宽修成水泥路,没过几年又在白陂塘以北修起一条双车道。村民们口袋鼓起来了,一个个在两条道路的两侧建起了楼房,不少人家还办起了塑料加工。高岭村大变样了!不仅实现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而且是手机喂喂、小车嗒嗒,奥迪、宝马、奔驰、保时捷,令人眼前发亮。

我参军入伍前,在高岭村生活了19个年头。回忆的闸门一旦打开,往事历历在目,感触感受多多。

忘不了,大炼钢铁时,家家户户必须把所有的铁器充公,生产队还建起一个小土窑,砍伐树木烧出木炭上交。我是村里的孩子王,有一天召集小伙伴们开大会。大家规规矩矩地坐在地面上,我站在窑顶上手舞足蹈地做报告,突然窑顶塌方,我掉进烈火熊熊的窑洞。好在窑洞不深,我抓住洞壁爬了上来,逃过一劫。

忘不了,在“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劲舞的时候,戴上红领巾的我,爬上生产队搭建的广播台,手握铁皮广播筒,一遍遍地高呼着口号:“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万岁!”“大跃进万岁!”“人民公社万岁!”“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三年超英,五年赶美!”“一天等于二十年,共产主义在眼前!”我喊得声嘶力竭,村民们听得浑身发热。

忘不了,我14岁那年的暑假,挑着两只小稻箩的稻谷去镇上碾米,在一位大妈的胳膊即将碰到飞速转动的皮带时,我迅即伸出右手将她往外一拨,结果我的无名指不慎被皮带划拉开一块皮,顿时鲜时直流。我一路小跑到公社卫生院,医生作一番处理后,告诉我必须到新安渡医院作缝合手术。闻讯赶来的母亲,又折返回村请两位男劳力,用竹床抬我赶到七、八公里远的新安渡医院施行手术并住院至拆线。一个小小的皮肤外伤,竟然要如此劳顿,可见当年农村的医疗条件。

忘不了,三年自然灾害那段难熬的岁月。“一九五八年,吃饭不要钱。”可是,好日子没过多久,天灾人祸接踵而至。我一天到晚饿得哇哇叫,母亲艰难地挪动着浮肿的双腿,为生产队食堂肩挑两大桶水,我手拽着母亲的衣摆,一路跟着哭喊肚子饿。母亲一行行泪水往下滴落,和水桶里晃荡出来的水滴溅洒一路。后来,凡是能吃的小草、野菜、树叶、树脂油,都成为人们果腹之物。村民相继饿死数人,我的祖母远赴天国,我也在死亡线上挣扎。

随着国民经济调整,村民的日子又慢慢好起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一系列惠农政策,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高岭村占着读书人多,小手艺人多,在外跑推销的多,村庄紧挨着街镇,村前的公路连接着县城和安庆等优势,迅速发展起来。原先大片大片的农田,沟沟坎坎不复存在,一家家企业落地生根,一座座厂房机器轰鸣,名气挺大的“黄猫公司”最为招眼,初中同班同学吕小松创办的“安徽润科包装么司”,也是门面宏大,生意兴隆。村民成为这些企业不在编、不定时的员工。大货车一到,他们立马披挂上阵,驮完粒子数钞票,说说笑笑着回家,或做家务,或搓麻将。

高岭村之变,不仅仅表现在地理位置的迁移,也不仅仅表现在自然面貌的变化,还表现在人们寿命的大幅度提升。以我们大房为例,我从记事起,只见过四、五(我的祖母)、六、七、八一共五位奶奶(即祖母),爹爹(即祖父)仅有八爹爹一位,一直和后娶的小八奶奶生活在休宁,从未回过高岭。我的爹爹(即祖父),在我父亲十二岁那年就因积劳成疾过世,辛苦我的奶奶一手把两个孩子拉扯大,父亲还读了四年私塾,叔叔后来更是当上了小学校长。而现在,村里七、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比比皆是,我的娘(秀英婶)高寿九十四岁。多户人家已是儿孙绕膝,四世同堂。前几年,我回老家期间,适逢徐家大儿子请村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聚餐,竟然坐满两大桌,令我欣喜不已。

高岭村之变,还突出表现在高岭人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村民们心里逐渐亮堂起来:改革开放,不仅仅是多挣钱、早致富,也包括精神、观念、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与时俱进。高岭人对精神生活多了一分念想、一分追求,紧跟时代,锐意进取,奋力前行,追逐潮流,渐成主旋律。读书热、参军热、经商热,持续升温;打桌球、跳广场舞,乐此不疲。邻里和睦、互帮互衬,尊老爱幼、健康养生,移风易俗、新事新办,通过一件件小事体现出来,在日积月累中蔚然成风。

高岭村李氏族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特别的眷顾。在物质生活获得改善之后(何况这种改善是打破脑袋亦不曾奢望),家族文化、亲情文化,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日常生活当中。

国有史记,族有宗谱。宗谱是家族的历史,人们可以从宗谱中抚今追昔,探叶寻根,以溯宗族根源,发扬光大宗族文化。先贤修谱,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高岭李氏宗谱,八修于1944年。遗憾的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出于对封建族权的批判等一系列政治运动,使藏于深阁中的宗谱被作为封建残余扫地出门,以致高岭李氏宗谱面临失传之虞。幸好金神镇黄盆国龙上辈贤友妇人赵老太君与后代,双港镇白果杨圩必荫,不畏各种困难与危险保存八修谱碟各一套。时隔68年之后,在族长大力支持下,历时5载,九修宗谱于2012年冬告罄。

九修的宗谱,承前启后,与时俱进。它将六十多年来迁居族民与全族同胞连系一体,合族尊卑为一书,捧阅宗谱的宗亲无不感到莫大欣慰。

宗谱既重刊了《李氏族徽》《祭祖文》《家规家训》,又增列了《八荣八耻》;既有《李氏人物精英》,又有《李氏现代名人》。宗谱在《皖桐西陇西郡高岭李氏现代名人》中,列举了方方面面做出突出成绩的宗亲,高岭村一共有四人。工学硕士李永红(现名李榛),从事我国海军舰艇设计和开发工作,成功开发了多型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工程船。曾到海南“淘金”数年,后回乡创业的李明刚,他创建和经营的“宁桐物流货运公司”,可谓是“南北亨通,货易捷达”“传递你我,幸福万家”。经商致富不忘宗亲的李连贵,九修宗谱积极捐款。告别家乡、戍边卫国的我,也荣幸载入名人榜。

宗祠是供奉和祭祀祖先与先贤的场所,是我国儒家传统文化的象征;也是家族神圣的精神家园,是充满家族凝聚力的议事场所。高岭村李氏宗祠,经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和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先后筹措,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由先祖讳定锋和人杰、人圻等公倡议、主持建造。宗祠建在高岭山南麓,其宏伟与壮观,在临近几座宗祠中可称一流。令人痛心的是1955年被拆,宗祠荡然无存,仅留下一片空旷遗址,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家族兴,宗祠旺;家族衰,宗祠破。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不断发展,人民逐渐富裕,周边各大家族抓住机遇重新建起了宗祠。在此鼓舞下,众多热心宗亲积极策划、发起宗祠重建工作,高岭村李氏子孙率先行动,各地宗亲一呼百应。2016年12月28日奠基动工,2018年12月19日8点进祠并供奉牌位。我身为宗祠重建理事会名誉理事长,觉得有责任有义务把这件流芳千古的大事,用文字记载下来。于是,请教名师指点,查阅相关资料,几经推敲修改,终于敬撰骈文《重建祠堂记》。

我曾经数次专程回到家乡,参加祠堂重建和清明祭祖活动。在一、二世祖墓地,在宗祠“学古堂”里,李氏子孙们虔诚地焚香叩首,诵读祭文,感恩庇佑,缅怀先人。

历史总是不断嬗变,时代总是不断变迁。我的故乡高岭村,在一代又一代高岭人的改造下,快速而美好地变化着,它无疑是伟大祖国的一个缩影,更是中华大地的一幅美景。

 图片/作者

“走进响水”主题征文启事

 

作家简介

       李品刚,皖籍海南人,军旅二十六年,从地方计生岗位退休。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轨迹、抒写人生欢歌。在多个微信文学公众号和纸媒已发表作品三十多万字,多篇作品在征文活动中获奖,多篇作品被收入全国出版发行的文集。现为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海南省徽文化研究会顾问,“冬歌文苑”名誉顾问。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