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一龙封神三部曲

 锦字香痕 2023-11-04 发布于辽宁

朱一龙封神三部曲:文艺片人生大事,商业片消失的她,艺术片河边的错误,全方位的从演技、票房、深度上在中国电影史上全面开花

​看完电影再回去看朱一龙采访突然想到的:河边的错误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够拍出来之后,那么多人去解读,而且解读的角度都完全不同,出现很多优秀的影评和解析文章,即使是一个微小的细节也能有很多不同的理解,原因在于,朱一龙也没有按照一个既定的框架去演,并不是余华从一开始把自己一切的想法全都原原本本告诉他,或者淑君把剧本解析好了递给朱一龙让他原原本本地去演,而是朱一龙根据导演的指导和理解,建立了自己的新的理解,结合导演的想法,去以一种开放的方式去演,并不一定要一个确定的答案和结局,所以才会引人深思,或许朱一龙心里也有自己的答案,但他也知道,这部电影表达的东西绝不仅仅只是这一个简简单单的答案,而是更加复杂的东西。(我也想象得到,如果同样的本子递到内娱其他的一部分人手里会是什么样的光景,他们或许真的会去主动拜访余华老师,然后用自以为谦逊的语气态度去问:您写这本书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呢?最终您想表达什么呢?我要怎么样才能更加贴合原著,怎么把情节故事更清晰地展现给观众呢?或者,他们会去问导演:您觉得马哲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电影里这些人物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最后就导致,电影的结局既定且非常明确,很多影评根本不会出现,因为没什么好猜的,也没有分析的必要,因为演员原原本本地展现出来了,告诉你1就是1,2就是2,即便你心里想,难道1不能是100-99吗?难道2不能是1 1吗?但是演员已经演得很清楚了,否定了你这些想法,你只能想,那么1确实就是1,2只能是2。所以朱一龙说:现在其实不担心演技,愁的是文化水平,理解了才能去诠释,如果真的理解了,是不会也没必要直接去找导演作者要所谓的正确答案的,理解了的话,胸中有沟壑,无论如何诠释都有千万般的绝妙表达,都有无数种的可能,朱一龙甚至在拍戏期间没有去打扰余华,见面都没见过,直到电影首映,两个人才第一次见到并且余华视朱一龙为“艺术家”,也是因为他从朱一龙的诠释和表达中看到了自己想要的那种,作品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最后立意殊途同归的效果(我的猜测),他知道这些是朱一龙自己去构思,自己去思考的,当然也有导演很大的帮助,所以余华那么喜欢朱一龙,那么喜欢淑君导演,因为获得了理解,感受到了真诚,与此同时,又清楚地明白了,把我的作品改造称电影的形式,诠释给观众这个项目并没有失败,反而非常成功。越想越觉得这部电影拍得很难,从各种层面来看,导演也好,作者也好,演员也好,摄影妆造等等这些,导演和作者的思维可以跳跃不定,天马行空,摄影妆造等都必须固定,不能前后矛盾虚无缥缈,而演员,需要把它们结合起来,既要有天马行空的思维,给观众留有足够的思考的余地,从而获得观影的乐趣,同时也不能演得太过虚无空洞甚至无聊,要恰到好处,但是没有人告诉朱一龙,什么程度叫做“恰到好处”,这需要他自己去想,想完了再去演,演出来之后,导演去看,如果朱一龙不能诠释得很好,导演压力也会变大,原作者更不必多说,面临着作品被毁的风险,这也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后还很可能面临着,自己不得不把自己想表达的东西全都亲口说出来,我觉得这样有些痛苦,比方说,你玩了一个新的网络梗,你觉得很有意思,但是身边的人问你:什么意思啊?你在笑什么啊?你这时候只能无奈地解释自己笑的原因,解释梗的含义,全部说清楚之后,没那么有意思了。这也是余华不愿意随随便便卖版权的缘故,一方面不能赚钱,另一方面拿去拍了结果也不一定尽如人意(我猜测的),但是朱一龙能做到让他们满意,并且甚至以后还愿意邀请他去演别的书别的电影,这就充分说明朱一龙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专业水平了。真心希望多一些朱一龙这样的演员,还有这样的作品和这样的导演,虽然我知道很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