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5岁以后,一定要有体系

 快乐英平 2023-11-04 发布于江苏

优秀,会成为一种习惯。这是K哥和一些精英大咖接触下来,总结出的一个深刻体会。K哥经常参与一些行业交流,过程中也常常会留心观察一些出色的同行,发现他们就是能把优秀“驯化”成习惯的人。做程序员时,这些人可以做到首席专家;做管理者时,又能带领团队持续打胜仗;后来自己创业做老板,他们同样可以把公司经营得有声有色,风生水起。

这些人为什么可以持续优秀,不断成功?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都构建了属于自己的“体系”,换句话说,这些人无论在思考上,还是在行为上,都构建了一套既适合自己,也适配工作,且行之有效的个人“范式”。而是否拥有这种“体系”,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一个人未来事业的走向和发展空间。尤其对35岁以上的职场人来说,更是如此。今天K哥就和大家聊聊35+应该具备的“体系”。【整理摘编:时英平】

01、深度思考:具备一针捅破天的洞察力

稻盛和夫说过,比勤奋更能拉开人生差距的是深度思考。理查德·保罗在《思辨与立场》一书中也曾表示,低质量的思考会导致低质量的生活。那么,什么才是深度、高质量的思考呢?卡尔.纽波特,在他的畅销书《深度思考》中,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无干扰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对某一事物)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也许这种说法有点抽象,我们可以借用“冰山模型”,对深度思考做一个更形象的理解。

大家都知道,冰山顶部露出水面的部分,是我们可以直接观察、感知的,就像我们日常经历的一些事,比如业绩下滑、员工离职、客户投诉等等,而这样的“冰山顶部”也恰恰是大多数人会花时间聚焦和思考的部分。但就像冰山只有很小一部分会露出水面一样,我们面对遇到的问题,只局限在“露出水面”的迹象、表现和结果来思考,肯定是不够的。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探寻、剖析隐藏在“水下”的更庞大复杂的底层系统。

举个例子,有个企业客户的老板曾经对我说,他准备换掉公司电商部的负责人,原因是最近电商部的业绩不行。

我问:电商部业绩为啥不行?

老板:现在投产越来越低。

我:投产为啥越来越低?

老板:退货率越来越高

我:为啥退货率越来越高?

老板:客户对产品设计的满意度越来越低

我:客户为什么不喜欢产品的设计?

老板:有可能是因为上半年我们刚换了一个设计师….

经过抽丝剥茧的分析,老板发现电商部业绩不好的真正原因,并不在电商部,而在设计部。这就是没被露出水面的“冰山”牵着鼻子走,而是把问题从混乱到有序,从表象到本质,从碎片到整体,找出问题真正深层原因的思考路径,也就是所谓的深层思考。

电影《教父》中有句经典台词:“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而这两种不同命运之间,也许就差一个深度思考。

为什么精英们都如此注重深度思考,因为只有通过深度思考,才能认清世界、认清自己、认清当前的问题和处境,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一针捅破天的洞察力,和更快更好解决问题的决断力和竞争力。

即使这样,很多人还是意识不到培养深度思考能力的重要性,以至于美团的王兴曾感慨:“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可见“深度思考”在职场中,是怎样一种“稀缺存在”。如何培养一个人深度思考的能力呢?

1、拒绝干扰,勤于思考

思考和其他任何能力一样,都需要有意识的培养和磨练。因此,平时我们不能只忙碌于“做”,还有给自己抽出时间来“想”,不能只满足于信息时代别人“投喂”的数据、材料和结论,还要学会进行独立的分析和思考。

比尔盖茨每年会进行两次他称之为“思考周”的活动,在他的森林小木屋中,杜绝各种外界干扰,只做一件事,就是坐下来安静地、深入地思考。领英CEO杰夫.韦纳,每天都要给自己留出90到120分钟的空白时间,进行深度思考,他将这段时间视为“最重要的生产工具”。美国在线总裁蒂姆.阿姆斯特朗,更是直接要求他的主管们,要拿出工作日中至少十分之一的时间,什么都不做,只用来深度思考。看到没有,大佬精英们在进行思考时,都要做到心无旁骛,不被干扰,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也要想方设法遵守这一原则。

曾有一个面向15万智能手机用户的调查研究,该研究发现,这些参与调查的人,平均每天要解锁手机110次,最高时候平均每小时要看9次手机。换句话说,每7分钟不到,这些人就会放下手头的事情,去看一次手机。而每看一次手机,又大概需要6到7秒才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要知道,不管是什么原因,让你不断拿起手机,客观上都会造成我们的注意力不断被打断、被分割,会严重影响我们进入深度思考状态。因此,要想锻炼个人深度思考的能力,一定要自律,还要给自己选择一个不易被打扰的块状时间,这样才会让你的深度思考训练,事半功倍。

2、培养系统性思维

看事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思维问题缺乏系统性思维的典型表现。而系统性思维则是通过将系统中各元素及其相互作用联系起来,从而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和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本质原因,并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的一种思维过程和模式。

《人类简史》中曾提到这样一个故事:智人刚刚登陆澳洲大陆后,为了更方便捕猎,就直接把茂密的灌木丛和树木一把火烧毁,将原来的森林地貌人为改造成了平坦的草原。他们以为这样能更方便捕捉猎物,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块大陆上的很多动物之所以能够生存繁衍,主要是依赖这里原本的自然环境和植被,而智人们人为的大火,却摧毁了它们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从而导致了整个食物链的崩溃。

在系统性思维中,我们所掌握的独立信息或知识点,也许并不是最主要的,更重要的是信息与信息之间、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所建立的联系和链接,所构建的系统框架和形成的解决问题的全面路径,才是对我们更有意义的关键所在。系统性思维让我们把点状的要素和信息,有机连接起来,更好更快地帮我们看透事物的本质。在信息碎片化的当下,那些系统思维越强大的人,越善于将碎片统筹、整合起来,形成真正直抵本质、解决问题的智慧和能力。

3、构建自己的思维模型

思考模型,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思维框架或者思维地图,通过建立这种模型,我们可以更高效、快速地将复杂的问题,通过熟悉的分析路径,转化为更易于理解和解决的形式,从而提高思考对解决问题的指导意义和实际功用。

而思考模型的建立,离不开个人思维方式、思维习惯的不断重复和磨合,在验证有效性的同时,要确保这种思维方式、思维习惯的普适性和可迁移性。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每个人思维模型的建立,可能都不尽相同,但一定是自己用起来,既顺手又顺心的。

百度前副总裁李叫兽,在阅读时每看到一个有用的理论,就会停下来做延伸性思考,这个理论是不是还能用在其他什么地方?不仅要想,而且必须总结出5个才算结束。有一次他在一本心理书上看到比较冷门的“人的爬行脑”方面的相关信息,又较起真来,花了好几个小时的时间,才让自己找到5个以上的案例。

方式方法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但最终目标却是不能含糊的,那就是不断重复、反复验证自己的思考方法,直到形成思维习惯,构建属于个人的思考模型,让自己在今后面对问题时,能够快速调取,生成高效、有效的解决策略和办法。

02、做事闭环:一杆子插到底,疯狂迭代

1、双目标清单系统(Two-List System)

迈克·弗林特,是巴菲特的私人飞行员,曾为美国四任总统开过飞机,有一次,在和巴菲特探讨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时,巴菲特让他做了这样一件事:巴菲特先让弗林特写下他职业生涯最重要的25个目标。弗林特照做。然后,巴菲特又让他重新审视这个清单,并圈出其中他认为最重要的5个。弗林特也照做了。于是,弗林特现在有了两个清单:一个是他认为自己职业生涯最重要的5个目标,另一个是另外20个他也觉得比较重要的目标。

巴菲特问弗林特:你现在知道该怎么做了么?弗林特回答:知道了,我会马上开始着手实现这5个目标。至于另外20个,并没有那么紧急,我可以放在闲暇的时间去做,然后慢慢把它们实现。巴菲特听完后摇头说道:不,弗林特,你搞错了。那些你没有圈出来的目标,不是你应该在闲暇时间慢慢完成的事,而是你应该尽全力避免去做的事,你应该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它们,不去花任何的时间和注意力在它们上面。

在对迈克·弗林特“启蒙”过程中,巴菲特采用的就是自己惯常使用的双目标清单系统(Two-List System),即在一段时间内,完成一些对自己最为重要的事情,对其他次要的工作则可以置之不理。

社会学中有个“橄榄球定律”也在告诉我们一个类似的道理,有许多事物的分布规律呈橄榄球状,具有关键影响力的内容占20%左右;对事情有相当影响力的内容占60%左右;有些影响力作用比较有限,可以忽略不计,占20%左右。

这些理论都在指向一个基本事实,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不可能奢望自己能够做好每一件事,而是应该尽力去做好当下最重要、最有意义的事。相反,如果一段时间内目标太多,精力太散,反而很可能哪个都无法完成。因此,我们做事的第一点,就是确定好自己的目标,极致聚焦,全力以赴。

2、“PDCA”戴明环

明确目标后,就要确保有效执行,而PDCA戴明环则是非常实用的落地方法论。所谓戴明环,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PDCA 循环。它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沃特·阿曼德·休哈特首先提出的,由戴明大力推广普及,故因此得名。

PDCA 分为4部分,即Plan(计划), Do(执行),Check ( 检查) 和Act( 处理)

1. Plan计划,在这个阶段,确定目标并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这包括分析当前情况、设定目标、确定行动计划、提出假设和预测结果等。在这个过程中,筛选目标非常重要,在投入的资源、财力有限的条件下,一定要筛选出对自己最重要的“20%”,

2. Do执行,即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开展工作,实施可能的解决方案。在这个阶段,要有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不打折扣不偏移的执行既定计划。

3. Check 检查,主要是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与预期的目标进行对比,以确定实施的计划是否有效。

4. Act处理,根据检查阶段的结果,采取适当的行动进行调整和改进。这里包括纠正问题、优化流程和继续推进改进计划等。成功的经验继续沿用,失败教训总结改进。没有完成的,作为下一个P里的输入进入下一个PDCA 循环。

通过以上四个过程,周而复始地进行,直到最终完成我们的最终目标。很多IT同行可能会发现,这招怎么和我们熟悉的迭代开发那么像呢?确实如此,对于一个项目来说,一直处于PDCA循环,本质上就是处于持续的闭环迭代过程中。正是在这种循环迭代中,让整个闭环更成熟,更稳定,更能一竿子到底接近最优解,同时也让我们的做事方式更优化,落地过程更敏捷。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未经省思的人生不值得过。人至中年,是时候深思回顾一下我们的人生上半场了,在匆匆忙忙,跌跌撞撞中,我们在哪些方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建立了自己的体系,这种风格和体系,有没有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对自己的未来有没有正向影响和助益…希望大家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同时也祝福各位的下半场之路更顺遂。

号主简介:Mr.K,黄哲铿,企业数字化转型专家,「顿悟山丘」创始人,科技博主,曾担海尔、中通、1药网技术高管,著有《技术人修炼之道》《技术管理之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