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患难中的金石交情——赵之谦为傅氏兄弟所刻三印小识|积学为宝

 书虸 2023-11-04 发布于山东

咸丰十年,太平军入杭州,盐运使兼按察使繆梓战死,作为幕僚的赵之谦只得避走老家绍兴,然后到温州,第二年的十二月由温州航海入福州,由此拉开了他跌宕人生的序幕:在福州的半年中,他与魏稼孙建立起了交情,但也从家书中得知妻女相继去世的消息,悲痛欲绝,于是改号“悲盦”。

赵之谦去福州是因为傅以礼的邀请。傅以礼(1827-1898)即傅以豫,字戊臣,后改字节子,祖籍温陵,居会稽。这年他正因纳捐得了县丞的差使,分福建任长吏,署福州府事加盐运使衔。他的五弟傅以绥字艾臣,小字莱生、莱子,是道光二十九年举人,在那年也正好陪兄长到了福州。傅氏兄弟酷好金石书画,早年在绍兴的时候就跟赵之谦有着非常密切的往来,研讨金石学术之余,对于赵之谦的生活也多有关照支持;而当社会动荡、性命攸关之际,他们依然得以相互扶持,赵之谦从绍兴去温州再到福州,这一路几乎都是傅以礼的建议和促成。可以说,傅氏兄弟是赵之谦生平最重要的朋友之一,后来傅以礼的儿子傅栻还辑了《赵撝叔印谱》,那是当时最全的赵之谦印谱。

赵之谦二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为傅氏兄弟治印了,从赵之谦传世的印作和书画来看,这个过程差不多持续到同治丙寅(1866年)赵之谦三十八岁前后,查印谱中有“傅以绥茂臣氏之印信”“陶山避客”“节子”“以豫白笺”“以绥曾观”“华延年室”“华延年室收藏校订印”“大兴傅氏”“长恩阁藏书”“元祐党人之后”“节子辛酉以后所得书”等数十枚,基本横跨了赵之谦篆刻从早期到转型时期的各个阶段。此次上拍的“以绥”白文连珠印、“傅氏艾臣所藏”白文印和“傅”字朱文印等三印正来自这部分,前两方乃为傅以绥所刻,后一方乃为傅以礼所刻,风格亦有早晚之别,是赵之谦与傅氏兄弟金石交往的重要例证。


图片
图片
图片
赵之谦刻 傅以绥用寿山石连珠印
印文:以绥。
边款:冷君刻。
出版:
1、《丁丑劫余》第十七册,P27,丁辅之、高络园、俞序文、葛昌楹辑,1937年钤印本。
2、《二金蝶堂遗墨》P306,日本二玄社刊行,1979年。
3、《赵之谦印谱》P58,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1979年。
4、《中国篆刻丛刊》第二六卷—赵之谦(一),P23,小林斗盦辑,日本二玄社刊行,
1981年。
5、《海派代表篆刻家系列作品集》赵之谦,P58,韩天衡、迟志刚编,上海书画出版社出
版,2018年。
6、《赵之谦二金蝶堂印谱两种》P35,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2019年。
1.7×0.7×2.4 cm

图片
图片
图片
赵之谦刻 傅以绥用青田石印章
印文:傅氏艾臣所藏。
边款:冷君刻。
出版:
1、《丁丑劫余》第十七册,P27,丁辅之、高络园、俞序文、葛昌楹辑,
1937年钤印本。
2、《二金蝶堂遗墨》P306,日本二玄社刊行,1979年。
3、《赵之谦印谱》P56,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1979年。
4、《中国篆刻丛刊》第二六卷—赵之谦(一),P27,小林斗盦辑,日本
二玄社刊行,1981年。
5、《篆刻全集》第七册,P16,小林斗盦辑,日本二玄社刊行,2001年。
6、《赵之谦二金蝶堂印谱两种》P42,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2019年。
1.9×1.6×2.8 cm

这三方印章均著录于赵之谦不同时期的印谱中,“以绥”白文连珠印和“傅氏艾臣所藏”白文印明显带有浙派风格,满白布局,切刀深刻,线条生辣浑厚,颇有老成之感,虽一望而知是早年时期作品,但亦可见赵之谦不自觉间流露出来的惊人才情。查赵之谦印谱,目前存世最早的篆刻作品是刻于二十四岁的“躬耻”朱文印,此后两三年的作品多以浙派为主要面貌,那是他学习吸收的阶段。此二印边款均署“冷君刻”三字而无年款,然若对赵之谦有所了解的话,便应知其篆刻作品三十岁前署“冷君”居多,三十后多署“撝叔”“悲盦”或者本名,再对比咸丰四年甲寅(1854)二十六岁时为傅氏兄弟所刻诸印(如“傅以绥茂臣氏之印信”“季节”“艾臣经眼”等)及边款风格,便可知将此二印系于是年当不谬也。

图片

图片

图片

赵之谦刻 傅以礼用青田石印章
印文:傅。
边款:撝叔。
出版:
1、《丁丑劫余》第十七册,P29,丁辅之、高络园、俞序文、葛昌楹辑,1937年钤印本。
2、《二金蝶堂遗墨》P307,日本二玄社刊行,1979年。
3、《赵之谦印谱》P59,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1979年。
4、《中国篆刻丛刊》第二六卷—赵之谦(一),P89,小林斗盦,日本二玄社刊行,1981年。
5、《篆刻全集》第七册,P32,小林斗盦辑,日本二玄社刊行,2001年。
6、《海派代表篆刻家系列作品集》赵之谦,P83,韩天衡、迟志刚编,上海书画出版社出
版,2018年。
7、《赵之谦二金蝶堂印谱两种》P127,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2019年。
1.2×1.1×2.6 cm

“傅”字朱文印署款“撝叔”,所以这可能是他三十岁后的作品,其印面风格则以冲刀为主,行刀迅猛果断,线条圆劲利落,更近于皖派一路。在咸丰十一年辛酉前后由温州到福州的这段时间里,赵之谦还为傅以礼刻了“节子辛酉以后所得书”“长恩阁藏书”“节子所得金石”等印,其风格一如“傅”字朱文印,所以我们基本可以判断这些印章都作于同一时期,即赵之谦三十三岁前后篆刻上由浙派入皖派的转变阶段。此印边款并不署上款人,之所以归于傅以礼而非傅以绥名下,其证据可在傅以礼收藏的《华延年室吉金小品》册中找到。此册为赵之谦、魏稼孙、何竟山等人集拓,赵之谦书眉,内页中钤印累累,此“傅”字朱文印曾与“以礼审定”“节子所得金石”诸印同用,故属傅以礼无疑。
 
在福州呆了半年后,赵之谦便回了浙江,此后往返于京城和杭州、黄岩各地,为功名、为生活不停奔波。但是跟傅氏兄弟一起的这段时光,绝对是他人生中最刻骨铭心的一段时光,国变家变,无处为家,此中滋味,只有这些患难之交最能体会。到了同治五年丙寅,暂居故乡的他还和傅以礼等人相聚过,并在这年为他刻了“大兴傅氏”“华延年室收藏校订印”等印章,书写了“小黄香簃”匾额。傅以礼当了二十几年官后直接在闽中去世,傅以绥卒年五十九,兄弟二人的收藏都留给了傅栻;而傅栻无子,去世后又将收藏留给侄子俞人蔚(彦文)——他的兄弟是俞人萃(序文),他们家的斋号叫“香叶簃”。

【声明】:本公众号转载的所有内容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若不宜转载,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