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

 田鹏kobhtmx377 2023-11-04 发布于河北

一、北宋秘阁殷实富足

宋代皇室的收藏,是在西蜀、南唐皇室收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宋太祖赵匡胤在统一全国时,便注重对书画的搜集,曾派苏易简(大参)搜访南唐旧藏名贤书画,得名迹千余卷。这些书画作品有部分赏赐给大臣,其余大都成为宋代内府的收藏。南唐御府所藏书画,多押钤“建业文房之印”、“内殿图书”、“内司文印”、“内合同印”、“集贤院御书印”与“集贤院御画印”,还有押字题句之类,背后多书监装裱精人姓名。

对北宋初期征集藏品和设置秘阁收藏的情况,《图画见闻志》说得较详尽:

太平兴国(976~983年)间,诏天下郡县搜访前哲墨迹图画,先是荆湖转运使得汉张芝草书,唐韩干马二本以献之。韶州(今广东韶关)得张九龄画像并文集九卷表进。后之继者,难可胜纪。又敕待诏高文进、黄居采搜访民间图画,端拱元年(988年),以崇文院之中堂置秘阁,命更部侍郎李至兼秘书监,点校供御图书。选三馆正本书万卷实之秘监,以进御退余,藏于阁内,又从中降图画并前贤墨迹数千轴以藏之。淳化中阁成,上飞白书额,亲幸召近臣纵观图籍赐宴,又以供奉僧元霭所写御容二轴藏于阁。又有天章、龙图、宝文三阁,后苑有图书库,皆藏贮图书之府。秘阁每岁因暑伏曝慧,近侍暨馆阁诸公,张筵纵观。图典之盛,无替天禄、石渠、妙楷、宝迹矣。

秘阁设置于端拱元年(988年),时间很明确。搜求名迹,铨定品次,书画典籍分贮于秘阁、天章阁、龙图阁、宝文阁和后苑图书库内。光图书就有万卷之多,其中特别提到仅从皇宫中选出置放于秘阁的书画也达数千轴。宋太宗赵光义除自己平时观赏,还经常召集近臣张筵纵观。此后的几代皇帝也无不喜好鉴藏,多方进行搜集,由是,北宋内府所藏逐渐充盈。

皇室的搜求活动每得到臣僚的响应。如王溥之子王贻正就精选家藏书画十五卷上呈宋太宗:

王(溥)文献家书画繁富,其子贻正,继为好之,尝往来京雒间访求名迹,充轫中衍。太宗朝尝表进所藏书画十五卷。寻降御礼云:卿所进墨迹并古画,复遍览看,俱是妙笔,除留墨迹五卷、古画三卷领得外,其余却还卿家,付王贻正。

郭若虚还说到,所谓“其余者”,有王羲之、阎立本、薛稷等人的作品。说是“妙笔”毫不为过。

宋初所建秘阁,是皇家最有代表性的收藏机构。藏品之中,有遴选而出的上万卷古籍图书及法书名画数千卷,可惜这些珍藏没有留下完整的目录。北宋淳化三年(992年)由王著编次,在枣木板上所刊刻的《淳化秘阁法帖》十卷,距秘阁之设仅为四年,算得上是秘阁所藏法书图录。可惜是书所刊刻只是唐和唐以前的法书作品,约有四百五十件,而对于五代以来书家的作品并没有收录,尚不能说是入藏法书的全部。再者,此帖之刻虽功不可没,后人称为“法帖之祖”并非过誉,但真伪杂糅及错乱失序处也素有訾议,这一点,可让人揣测到宋以前法书赝本的流布情况。

自宋开国以来,至宋徽宗赵佶已历经一百五十余年。皇室收藏的书画和古器物经长期搜集和积累,已越来越显丰富。宋徽宗赵佶在位期间,又频遣使臣四出搜访,内府收藏更大为扩充。北宋朝的收藏至徽宗时最为富足,这是没有疑问的。这样,就有了内府召使文臣编撰《宣和睿览集》、《宣和画谱》、《宣和书谱》、《宣和博古图》的大举措。《宣和睿览集》

今已不存。据宋人邓椿所说,徽宗时,“秘府之藏,充轫填溢,百倍先朝。又取古今名人所画,上自曹弗兴,下至黄居采,集为一百帙,列十四门,总一千五百件,名之曰《宣和睿览集》。”由此可知,是书之编,汇集了内府所藏自三国至宋初的名画,总数达1500件之众。其中的部份作品仍流传于世,而《宣和画谱》当是在此基础上核订扩编而成。

《宣和画谱》、《宣和书谱》、《宣和博古图》这三书,均成于宣和(1119~1125年)年间,而《宣和博古图》开始修纂的时间略早。《宣和博古图》三十卷,大观初年即开始修纂,著录了宣和殿内所藏商代至唐的青铜器839件。这是宋代藏青铜器的精粹所在,其中的晋姜鼎、齐侯铸等,都是著名的重器。《宣和画谱》二十卷,成书于宣和二年,计收录了自魏晋以来画家231人所作名画6396件,分为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畜兽、花鸟、墨竹、蔬果十门,并“随其世次而品第之”。《宣和书谱》二十卷,体例与画谱相类,所著录的历代书家有197人,作品1344件。从这三书,可知宋代皇室收藏最盛时期的概略。而宋徽宗时《宣和书谱》、《宣和画谱》与《宣和博古图》这三种著作之编纂,则是中国古代收藏史上第一次最为系统,规模最大的著录工程。

宣和年间,不仅书画名迹集中内府,赵佶还下了很多的功夫进行保护和整理。宫内旧藏多有经他重新进行装裱的,重新装裱所用的材料均精美华贵,使用皇室绫锦镶裱或整绫挖嵌,轴杆多用檀香木,轴头用白玉、翡翠、玛瑙,华丽古雅,这种极为讲究的形式,世称“宣和装”。北宋梁师闵的《芦汀密雪图》,绢本设色,曾经元代大长公主祥哥刺吉收藏,今藏故宫博物院。此图装池至今尚保持着“宣和装”原格式。

在整理和著录御前书画藏品方面,赵佶先后任用过宋乔年、米芾二人。米芾精通鉴定古书画,被“召为书画学博士”(《宋史·米芾传》),这个职务担任了很久。其他曾被任命参与鉴定、整理、著录和装池的尚有蔡京、梁师成、蔡卞等人。宣和内府所藏的书画作品,重新装裱编成卷帙,多押钤“大观”、“政和”、“宣和”印鉴,赵佶亲自为题写标签,分级入藏。有些名作如唐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等,还进行了临摹复制。

二、南宋内府大不如前

1127年,金兵南下攻破汴梁,掠走徽宗、钦宗二帝,史称“靖康之变”。康王赵构逃到临安(今杭州)建起南宋偏安政权,北宋亡,汴梁皇室秘阁中一百六十余年多方搜求积攒起来的丰富藏品,除毁于兵聚之中,一部分为金人所掳走,一部分散佚于民间。从宣和之时书画古物空前的大集中到靖康大流散,这是中国收藏史上一次剧烈的变故。

高宗赵构也同徽宗一样擅书能画,喜好收藏。建都甫定,便重新招揽画人,恢复宫廷画院,不遗余力收集流散古物书画。甚至不惜派近臣往市场争购:

思陵妙悟八法,留神古雅,访求法书名画不遗余力。清闲之燕,展玩摹拓不少怠。盖睿好之笃,不惮劳费。故四方争以奉上无虚日。后又于榷场购北方遗失之物,故绍兴内府所藏不减宣政。惜乎鉴定诸人如曹勋、宋赐、龙大渊、张俭、郑藻、平协、刘炎、黄冕、魏茂实、任辈,人品不高,目力苦短,凡经前辈品题者,尽皆拆去。故今御府所藏多无题识,其源委授受,岁月考订,邀不可求,为可恨耳。

自建炎元年至绍兴三十二年,高宗赵构在位36年,这时的宫廷的收藏虽难与宣和时期相颉顽,但已有可观。所搜访到古书画名迹都要辨验,当时就有画院待诏马兴祖承担此责。米芾长子米友仁南渡后官至兵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人称“小米”,晚年受高宗赏识,常居近侍,也奉命鉴定搜集来的书画作品。但米友仁鉴别书画的眼力虽高,“往往有一时附会迎合上意者”,难免有欠缺公允之处。米芾作品如《元日帖》、《吾友帖》、《中秋登海岱楼二侍帖》等,都是米友仁鉴定的。今存米芾书迹《苕溪诗》,后有米友仁跋云:“右呈诸友等诗,先臣芾真迹,臣米友仁鉴定恭跋”,即为其中一例。而其他“人品不高,目力苦短”的鉴定诸人如曹勋、宋赐、龙大渊、黄冕等,却随随便便就将前代人的题记拆去,令流传源委和鉴订不可稽考,这是南宋时内府鉴藏不时为后人诟病之处。

高宗时期重新装裱的书画作品,所钤印记“内府书印”、“希世藏”、“睿思东阁”、“机瑕清赏”、“绍兴”等多种。

从《中兴馆阁储藏录》中可以了解到,这个时期皇室收藏的名画已达千轴以上。这部储藏录是当时书监杨王休所编。据画目中记载,其中有顾恺之、范长寿、张萱等大家的人物画139轴,有李昭道、张噪、董源、范宽等人所作山水画181轴,有边鸾、贯休、唐希雅、滕昌祜等花竹翎毛311轴,其他还有道佛像、虫鱼画等。在皇室宫苑里收藏的名画,由秘书省管理。据宋末周密阅秘阁时所记的“宋秘书省所藏”,保存尚有规矩:

乙亥岁(1275年)秋………登秘阁,阁内两旁皆列龛,藏先朝《会要》及御书画。别有朱漆巨匣五十余,皆古今法书名画也。是日仅阅秋收冬藏内画,皆以鸾鹊绫、象轴为饰,有御题者则加以金花绫。每卷表里皆有尚书省印。关防虽严,往往以伪易真,殊不可晓。

周密接着罗列出展子虔、董源、关仝、李成、文同等人作品12件,接着又说:

余悉常品,亦有甚谬者。通阅一百六十余卷,绝品不满十焉。

周密其时在内府所见,为宋室南渡近七十年所存。按常理而论,有数十年积聚之功,宫廷中收藏之书画器物可臻丰富。但南宋末奸佞当朝,秘府藏品流失,此时仅存五十余匣。明·张丑《清河书画舫》说到南宋末年专朝政大权的贾似道所藏书画说:

贾似道留心书画,家藏名迹多至千卷。其宣和、绍兴秘府故物往往请乞得之。

即便贾氏巧取豪夺之物籍没充官,情况也难以令人乐观。除了周密所说,杨王休《宋中兴馆阁储藏》尚提供了部分资料。杨王休,光宗时官至吏部侍郎,宁宗庆元年间任书监。据《宋中兴馆阁储藏》书后附记,此为庆元五年(1194年)核查内府中兴馆阁之收藏品的一个记录。此书仅记述中兴馆阁储藏画迹之目录,除了御题画外,还有佛道像、古贤、鬼神、人物、山水窠石、花竹翎毛、畜兽、虫鱼八大类,统计共得187轴。加上以前所录日藏911轴,凡1098轴又二册。

这一时期的著述,并未见系统记述南宋宫廷藏品的情况。由以上所援引几处资料合计之,可大致砚测内府书画藏品的概况,从而得知南宋宫廷藏品数量仅为北宋盛期之六分之一强。所谓“绍兴内府所藏不减宣政”,实乃臣僚例行的谄媚之辞罢了。

在书迹方面,南宋尚留有《淳熙秘阁续帖》,共计10卷,乃孝宗淳熙十二年(1185年)以南渡后内府搜访所得之墨迹摹勒上石。但此帖宋亡后已毁灭无传,所以无从判断当时面目。

三、北宋的私人藏家

入宋以后,私人收藏字画宝物己漫衍成风,贵族官僚、士大夫及大商人家中收藏书画器物至富的已不在少数,有些人家的珍藏几代相传,不断积累而成了富甲一方的收藏家,藏品中颇不乏名迹珍品。如上面已说到的,出现在《图画见闻志》里的楚昭辅、王溥王贻正父子等,便都是宋初私家收藏书画之著名者。著名金石学家赵明诚、李清照夫妇节衣缩食搜求古物二十余年,家中自是藏品丰富。收藏唐怀素《自序帖》并补书前六行的苏舜钦,其兄苏舜元“善草、隶,藏书数千卷,皆手自雏校”(蔡襄《蔡忠惠公集》语),这是一门四代都从事收藏的世家。米芾《画史》所记述的,也多是他当时于别家所见的藏品。

北宋时的私家收藏,多为法书、名画、图籍、铜器等。宋初的礼部尚书陶(903~970年),博通经史,多藏法书名画。其书效柳公权,字迹雄秀,元忽必烈曾摹其书迹以学汉字。五代时期的藏书家罗绍成(字端已,910~942年),徐锴(字楚舍,920~974年)等,宋初仍在。而北宋藏书名家更是人数众多,如修建“万卷阁”藏书楼的朱昂(字举之,925~1007年),家藏书画图籍数万卷的宋白(字太素,936~1012年),以钟繇、王羲之墨迹七轴献宋太宗的钱惟治(字和世,949~1014年),家藏书三万余卷且首开私藏借阅之例的宋绶(字公垂,991~1040年),累积典籍达数万卷以至需编撰《沈谏议书目》的沈立(字立之,1007~1078年)等,都是家富收藏尤以藏书众多而为人艳称者。

宋代的特色之一是金石学的形成和发展,这对美术鉴藏的影响甚为深远。这里,有几个人是不可不提的。

刘敞(字原父,1019~1068年),以学问渊博著称,曾侍英宗讲读。他把家藏先秦彝器鼎具十一件的图形和铭文摹刻于石,名为《先秦古器图碑》。是碑今已佚,但由他已开宋代金石学之风气。

欧阳修(字永叔,1007~1072年),博学擅文,文章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著名收藏家,他酷嗜金石碑刻,史称其于天下金石之刻无所不闻。宋嘉祐八年(1063年),他据自家所藏历代金石文字跋尾拓本四百余篇辑为《集古录》十卷,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碑帖著录专著。熙宁二年(1069年),他又命其子编录《集古录目》十卷,所收为家藏无跋尾的金石拓本一千余种,惜是书已佚,无以查考。不过,从两书之编撰,可知永叔所藏的丰富。

吕大临(字与叔,?~1092年),元祐时为太学博士,宋代的金石学名家。其所撰《考古图》十卷,著录了当时宫廷及私家所藏的古代铜器玉器234件,且每器皆摹绘图形和款识,记录尺寸、容量、重量及出处,尚加上一定的考证。是书已有较为完善的分类、著录、考证体例和较完整的内容,和比它晚30年的《宣和博古图》一起,代表着宋代金石及古器物研究所达到的新水平。《考古图》十卷所列器物,除秘阁、太常和内府之外,私人藏家有38家。所藏器物最多的是李公麟,其一家所藏就达62件。

徽宗时官书学、画学博士的米芾(1051~1107年),精于鉴别,是北宋首屈一指的私人收藏家。他凡遇古器物书画,即极力求取,家藏古物法书碑帖至富。如褚遂良临《兰亭序》、谢安《八月五日帖》均经他所收藏。据其家藏六朝以来笔帖所刻的《宝晋斋法帖》,为书史上有名之善本。米芾之收藏品除购买所得之外,也有通过与人交换的途径获得。他喜欢钤印,用他自己的话说,凡属他自藏的书画,“其上四角皆有余家印记,见即可辨”。而所用印鉴竟至一百多枚:

余家最上品书画,用姓名字印、审定真迹字印、神品字印、平生真赏印、米芾秘筐印、宝晋斋印、米姓翰墨印、鉴定法书之印、米姓秘玩之印。玉印六枚:辛卯米芾、米芾之印、米芾氏印、米芾印、米芾元章印、米芾氏,以上六枚白字,有此印者皆绝品。玉印唯著于书帖,其他用米姓清玩之印者,皆次品也。无下品者。其他字印有百枚,虽参用于上品印也。自画古贤唯用玉印。

按他所评鉴的不同品级,分别钤上种种不同之印鉴,这在鉴藏史上也是开新风气的做法,而这,与其时的文人画思潮自然有联系。他所自藏的书画珍物虽多,惜乎并没未留下完整的记录,难以据此核证之。

米芾所著《书史》、《画史》和《宝章待访录》,都是札记体裁,随手记述他所见所闻的名迹,内容并无一定条理。从其中的一段段记述看,米芾所交往的收藏者甚多。对此,他分之为两种不同人等:“好者与赏鉴之家为二等。赏鉴家谓其笃好,遍阅记录,又复心得,或能自画,故所收皆精品。近世人或有费力,元非酷好,薏作标韵,至假耳目于人,此谓之好事者。”

这所说的,明显就是内行和附庸风雅者的区别。诚然,真正的鉴藏行家亦复不少,粗略说来,米芾在上述几书中提及的收藏行家就有百名以上,这已不在少数。如在《画史》一书中,就可知他观看过的便有王诜、赵令穰、李公麟、李玮、海京、文彦博、仲爱、沈括、蔡仲永等人所藏书画或铜器。

以收藏图书典籍著名的,北宋时期有英宗之弟赵宗绰,其家中所藏仅书籍一项即达七万余卷。王钦臣(字仲至,1034~1101年),曾主持宫廷校书,以目光精审著称,自己所藏书也达四万余卷。

驸马都尉王洗擅画,家中广藏法书名画。黄庭坚工书擅文,所藏书法墨迹甚丰。李公麟好古博学,喜藏钟鼎古器及书画,常与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人交往。由于鉴定越来越专业化,如黄伯恩(字长睿,1079~1118年)这样专长鉴赏以名家的人渐多。黄氏政和年间为秘书郎,得纵览册府图书和钟鼎彝器,是有名的鉴赏家,洛下公卿家商、周、秦、汉彝器款识悉能道其本末,辨证是非。其平日议论题跋,后为二子辑成《东观余论》二卷。著名金石学家赵明诚(字德甫,1081—1129)自幼即潜心收藏金石书画与古籍。婚后与妻李清照穷二十余年积累之功,成巨著《金石录》三十卷,收入唐以前石刻1900品,题跋502条,为欧阳修《集古录》的好几倍,在金石和收藏领域作出了很大贡献。

徽宗时期以货赂公行,党羽满朝而被称为“六贼”的蔡京、朱勤、王釉、李彦、童贯、梁师成,巧取豪夺,每人家中莫不积聚了众多的珍品名迹。蔡京工书,与苏轼、黄庭坚、米芾齐名,所藏书画甚丰。童贯家中自父辈开始已多有珍藏书画,而他在杭州为徽宗搜刮民间书画藏品的巧术更无人可及,煊赫之后,不时有名画家易元吉、郭熙等人经常投赠作品。朱勐嗜好各种名物,还搜集奇花异石号称“花石纲”。北宋末年的书画宝器名物命运多舛,每因此而涂上了一种令人感喟的色彩。

四、南宋的私人藏家

宋室南渡,家富收藏的一些王族公卿南下而成为南宋期间的名收藏家。如南渡以后封安定郡王的宋宗室赵令畴,他官襄阳时在后堂设德隅斋,部分收藏品为苏轼门下六君子之一的李鷹《德隅斋画品》一书所记录,以图为次,自南朝梁至宋,凡22家25幅作品。赵孟坚,字子固,号彝斋居士。收藏有白石旧藏五字不损本《兰亭序》以及李白所书《上阳台帖》等法书。赵希鹄,宋宗室,博学好古,好藏古书画,所著《洞天清禄集》历来为人所重。宋宗室赵与熟,号兰坡,工画擅文,嘉熙年间知临安府,家藏书画不下千本。精选其中法书179卷及名画113卷,编为《赵兰坡所藏书画目录》。周密在书末附记云:“以上书画止是短卷,大者不在此数,其中多佳品,今散落人间者往往皆是也。”此语暗寓,赵与勉卒后所藏书画尽皆散失。

南宋时期内府常居近侍,鉴定书画的,有米芾之子米友仁,世称“小米”。受高宗赏识,经其鉴定的书画很多。米芾书迹如《元日帖》、《吾友帖》、《中秋登海岱楼二侍帖》等都经过“小米”鉴别。

毕良史,字少董,通文史,精鉴别。少游京师,以买卖文物出入权贵之门,有“毕骨董”或“毕常买”之称。曾为东明(河南兰封)知县,任上尽力征集古器书画以进内库。后赴临安(今杭州),为高宗赵构延请专事鉴别文物。

另一个为宫廷内侍的鉴赏家刘瑗,字伯玉,家藏魏、晋、隋、唐以来古书名画万卷之多,皆牙签玉轴,次序井然。当时收藏书画者,遇有疑难问题,都去求其辨别。南宋诗人陈与义,字去非,好翰墨,工鉴赏。宋周必大《平园集》说“陈公与义,字画清简,类其诗文。为侍从时奉诏定法帖十卷,释文一册。”

南渡前曾任校书郎的董道,在高宗时为中书舍人。他既精于金石书画鉴别,家中藏品数代累积至富。其所撰书跋、画跋及藏书志著述多种甚为人推许。

南宋名臣和文学家叶梦德(字少蕴,1077~1148年)学问博洽,家藏甚富,积书达十余万卷。辟官后筑藏书楼,具列藏书目录,供世人借阅。

目录学名家陈振孙(号直斋,1183~约1261年),南宋官至国子司业,著名藏书家。曾遍访藏书,先后集藏各类图书五万余卷,编成《直斋书录题解》,共收书3096种,51180卷,为我国最早的私家藏书提要题解目录专著之一。陈振孙第一次在提要中介绍著者生平、内容提要、卷数及得失等,对目录学的影响很大。南宋时藏书甚有特色的,尚有孝宗时任兵部郎官的虞似良,他家藏汉刻图籍达数千本。

岳飞孙岳珂在南宋时以法书收藏丰富及善于鉴赏著称,所撰《宝真斋法书赞》25卷,收录家藏自晋迄南宋墨迹,记录原文,记其书体及款识,后系赞语,以考核精审,内容繁富为人推重。岳飞手迹《鄂国传家帖》附于书后。

贾似道,字师宪,宋理宗时以姊为贵妃,为宋代著名奸相。一生酷好收藏,宝玩及书画名迹甚多,建悦生堂、多宝阁专门贮藏之。所收有王羲之《快雪时晴帖》、欧阳询《梦奠帖》、颜真卿《湖州帖》及杨凝式、蔡襄等多人的名迹。经其收藏过的书画,往往有“魏国公”、“悦生”、“秋壑图书”等印鉴。后兵溃鲁阳遭弹劾,籍没其家,所有书画均收入宋内府,今存《悦生所藏书画别录》共记录有法书四十二卷,名画五十八卷,仅为其家的部分所藏。该书开首谓:

贾似道留心书画,家藏名迹多至千卷。其宣和、绍兴秘府故物往往请乞得之。今除显赫名迹载《悦生古迹记》者不录,第录其稍隐者著于篇。

由是可见,贾氏所藏书画多有从内府流出者,而此处所记已稍逊一筹,显赫名迹另有一书记之。据今人考证,《悦生古迹记》的部份条目尚散见于《永乐大典》及《佩文斋书画谱》中,但贾氏所巧取豪夺之物,实难以胜计。

其他以收藏著称的,尚有多人。藏书家陆宰,字元均。有藏书数万卷,曾送呈藏书13000卷供皇宫抄录,人称之为越州三大藏书家之首。刘仪凤,字韶美,自秘书监起为官,长年以官薪半数收购图书,筑阁收藏之。所藏大都经过校勘,抄成三套副本。

自北宋兴起的金石学一门,南宋时更蔚为风气,且成果累累,这客观上为美术鉴藏拓宽了视野。以金石名家者,声名最著的有薛尚功、洪氏一门及薛季宣等几人,而他们毫无例外是当时收藏器物甚多的里手行家。

薛尚功,字用敏,绍兴十四年(1144年)著《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二十卷,全书共收录铭文511件,且绝大部份为商周之物。其书不仅资料宏富,编次眉目也较分明。薛季宣,字士龙,工书,精研古文字,搜奇扶怪,以好古喜收藏著称于时。

洪适,字景伯,宋朝名臣洪皓之子。工文词书法,绍兴中(1131~1162年),与弟洪遵、洪迈皆中博学鸿词科,由是“三洪”文名满天下。平日酷嗜古隶,访求三十年,收藏汉碑拓本之富无人可出其右。遂以其所藏汉、魏碑285通为据,先后著成《隶释》二十七卷、《隶续》二十一卷。书中详录铭文,考核精审,体例周详完善。其另外的著述《隶绩》、《隶图》今已佚。洪遵曾任资政殿学士,三十岁时著《泉志》,后又建议置永平、永丰钱监,研究鼓铸钱币的得失,这在钱币史上也是一件重要的事。

在北方与南宋对峙的金,有历九朝120年的历史,其间在艺文上也有所作为。米芾之甥王庭筠,字子端,河东(今太原)人,善诗文书画,曾受诏与秘书郎张汝方品第金内府之法书名画,据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卷三所记,当时入品者被厘为550卷,名为《品第法书名画记》,而他尚有题画诗《黄华集》等多种著述刊行。另外,金代的书画收藏家任洵(字君漠),人称书画俱妙,家藏法书名画数百轴。金宗室完颜涛,字仲宝,能诗文书画,精鉴赏,所藏书画之精可与秘府相。元好问,字裕之,博通诗文,为其时文坛之泰斗。曾收前世旧书千余册,其家多藏书,建书屋称“野史亭”皮藏之。

(作者为中国美术馆副馆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任军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