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傅良佐

 自修历史图书馆 2023-11-04 发布于河北

傅良佐(1873—1924),民国将领。字清节。乾州厅 (今吉首市) 人。早年入北洋武备学堂学习。1902年 (清 光绪二十八年),以官费生派赴日本留学,入东京陆军士 官学校第三期。毕业归国,在北洋新军任职,为段祺瑞所 宠信。1907年徐世昌任东三省总督时,傅调任东三省督练 处总参议,后在总办吉长铁路职中因拒绝宦官李莲英索 贿,遭致谴责,调京任陆军部科长。1912年,任袁世凯总 统府军事处长。次年出任察哈尔副都统,兼多伦蓟榆镇守 使。内调陆军高等军事裁判处处长。1916年6月,任陆军 部次长。1917年7月,张勋辅溥仪复辟,出任段祺瑞讨逆 军参谋长。复辟平定后,晋陆军上将衔。8月,被段祺瑞 任命为湖南督军。9月9日到任,11月14日夜,在南北军 阀混战中仓皇逃离长沙回京。1919年出任边防督办公署参 谋长,皖系失败后离职,寓居天津,皈依佛门,后病死。 [2] 

  • 中文名

  • 傅良佐

  • 国    籍

  • 中国

  • 民    族

  • 汉族

  • 出生日期

  • 1873年

  • 逝世日期

  • 1924年

目录

人物生平

编辑 播报

傅良佐,字清节,乾州厅(今吉首市)人。生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少入私塾。稍长,求学长沙。戊戌政变后,弃文学武,考入北洋武备学堂。光绪二十八年(1902),以北洋官费生派赴日本留学,入陆军士官学校第三期,与蔡锷、蒋方震等同学。毕业归国后,供职北洋近畿军队,为段祺瑞所宠信。三十三年徐世昌任东三省总督时,他被调任东三省督练处总参议。后因在总办吉长铁路职中,拒绝宦官李莲英索贿,致遭谴责,调北京陆军部任科长。
民国元年(1912),傅良佐任袁世凯总统府军事处长,翌年出任察哈尔副都统,兼多伦蓟榆镇守使。不久内调陆军高等军事裁判处长。民国5年(1916)6月,段祺瑞任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他被任为陆军部次长,主持部务,与徐树铮、靳云鹏、曾毓隽并为皖系军阀决策人物,时人目之为段祺瑞左右“四天王”。社会传言称:段氏“文有靳、曾,武有徐、傅”, “外事不决问徐、傅,内事不决问靳、曾”。
民国6年(1917)初,黎元洪免去段祺瑞总理职务,傅良佐同时辞去陆军部次长。7月,张勋拥废帝溥仪复辟,段祺瑞组建讨逆军,誓师马厂,他为讨逆军参谋长。复辟平定后,段祺瑞复国务总理职,他晋陆军上将衔,授予冠威将军称号。并于8月6日被任命为湖南督军。
9月9日,傅良佐抵湘就职。谭延阎当晚移交督军职务,潜赴上海。事先,傅良佐与湘军第二师师长陈复初有所联络,面对湘军第一师(师长赵恒惕)第二旅旅长林修梅则视为谭延阎势力,于是将林撤职。9月13日,又将零陵署镇守使刘建藩调省。时孙中山正南下广州,号召“护法”。林、刘二人乃于9月18日宣布湖南独立,揭开护法战争序幕。
湖南独立后,傅良佐于9月28日颁发“声讨”林、刘布告。又急派湘军第一师代理师长李佑文率领所辖第一旅开赴衡山,向林、刘防区进攻,兵溃,林部进驻衡山。又调北军王汝贤第八师和范国璋第二十师再攻衡山。衡永湘军不支,10月11日衡山失陷,湘军退守贺家山一带。时,广西谭浩明率桂军一部增援,并与程潜、赵恒惕所部湘军组成湘粤桂联军,进行反击,北军退至株洲。后北军王、范两部又接冯国璋密令,意在讨好南方护法军政府,赶走傅良佐,在混乱中提高自己的地位,遂于11月14日通电南北停战。傅良佐被迫,仓皇逃离湖南,回北京。
民国8年(1919),段祺瑞任边防督办,傅良佐出任边防事务处参谋长。次年,直皖战起,皖系失败,段祺瑞下野。傅心灰意冷,寓居京津,皈依佛门。曾向日本愿寺和尚习密宗,又还道于天津文殊寺院。民国13年(1924)病死。 [1] 
  • 参考资料

    • 1  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湖南省志 第30卷 人物志 上[M]. 长沙:湖南出版社, 1992.11,第656-657页.

    • 2  万里主编;吕锡琛,孙湘源,刘甲柱等副主编.湖湘文化大辞典 上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第553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