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意象叙事的角度解读《草房子》

 薇薇图书馆 2023-11-04 发布于河北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意象是一个重要的文学理论概念, 在诗歌领域运用得相当广泛。但随着意象的发展,对意象的 运用不再局限于诗歌,而逐渐进入叙事作品之中。意象的运 用,是加强叙事作品的诗化程度的一种重要手段,它能提高 作品的艺术美感,增加小说的诗意和内涵。

       著名作家曹文轩的《草房子》是一部有着广泛青少年读 者的儿童文学作品。小说以极其优美的笔触展现了儿童成长 的心灵历程,营造出一种诗意般的氛围和意境,犹如一幅清 新自然的田园风景画卷。这种美的艺术特质的呈现,很大程 度上得益于作家在文本中选取和建构的一系列意象。为更好 地帮助学生阅读这部作品,深入理解作品内涵,笔者将从意 象叙事的角度来做一个简单的解读。

一、草房子: 纯真质朴

       草房子是油麻地小学所在地,是小说中故事地点的中 心。在作者的描绘中,那十几幢、连成一片的草房子金泽闪 闪,有着一种古朴而华贵的美。不仅是草房子,还有村庄里 明净的天空,宁静的原野,碧波闪闪的河流都有着一种纯真 质朴的美。它们不单单是作为故事背景存在,更是作为一个 美丽的意象融入小说中。桑桑和他的童年伙伴们在油麻地演 绎着属于他们的成长故事:残疾男孩陆鹤努力证明自己的价 值,桑桑和纸月之间纯洁无瑕的情谊,细马为养父母重建家 园,杜小康在家庭变故时坚强面对,桑桑在得了重病时的懂 事坚强……草房子在作者心中,就是经历岁月淘洗而留下的 纯真质朴美好童年的象征。

二、秃鹤的帽子: 尊严

       秃鹤的成长是围绕帽子展开的。秃鹤第一次带帽子是用 来遮丑。帽子雪白、精致、优雅,秃鹤俊气、潇洒、光彩。 可是不久,在一群淘气孩子摘帽子、抢帽子、藏帽子的剧中,秃鹤被当众戏弄。帽子没能保全他的尊严,他委屈地扔 掉帽子。第二顶帽子,是老师在会操比赛上要他戴上的,但 在比赛中秃鹤故意将帽子摘掉。这既报复了他人对自己的轻 慢与侮辱,也表现了他要用这样的抗争要回真正的尊严。但 却因丢失集体的荣誉和大家更加对立。第三顶帽子,是他努 力争取来的这一次表演的机会。当秃鹤在大舞台上摘掉帽子 时,这一次,秃鹤的秃头,无论是在老师同学心目中,还是 秃鹤自己的心目中,都不是丑的。此时秃鹤已经不需要帽子 来保全尊严,他努力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完成了对自己尊严 的守护,成长为大家心中最英俊的少年。http://www.

三、桑桑的白鸽: 纯洁善良

       桑桑养着一群纯一色白鸽。白鸽使人联想到纯洁和平 等。桑桑有着孩童的顽皮淘气、天真好奇的性格,更有着纯洁善良的美好品质。文弱的纸月受到欺凌时,他勇敢相救; 外乡来的孩子细马受到排斥时,他愿意陪伴;人们抵触秦大 奶奶,他不带偏见,理解着秦大奶奶;杜小康要摆摊做小买 卖时,他卖掉鸽子,帮助好朋友。

       鸽群陪伴着桑桑的成长,小说中也多次通过白鸽这一意 象含蓄地抒发桑桑的情感。如桑桑纸月相识时,作者写鸽群 在陌生人面前产生了表演的欲望,“潇洒而优美地展翅滑翔”,“俯冲、拔高与互相穿梭”;再写桑桑开始在意起自己 的形象,洗得干净,穿得整齐,变得文雅起来。鸽子自然是 不懂得在陌生人前表现,真正想在美丽的纸月面前表现得体 面的是桑桑,鸽子的表演就是桑桑内心情感的外化。又如当 纸月受到坏孩子欺负问题得到解决后,仍可以留在油麻地上 学时,作者还写鸽子,“鸽子们飞得高兴时,劈劈啪啪地击 打双翅,仿佛满空里都响着一片清脆的掌声。”满天飞舞的 鸽子就是桑桑内心快乐心情的生动写照。

四、秦大奶奶的苦艾: 孤苦温情

       小说中艾地一章写的是秦大奶奶的故事。苦艾这一非 情节线索作为意象贯串这个故事始终。秦大奶奶深沉地热爱 着一片曾经属于她的土地,这片土地,是她和丈夫辛勤劳作 几十年得来的。新时代政府顺应民意在这片好地上盖起了学 校,唯独她难以接受。几经抗争,她才在学校一角争得一小 块地,她在上面种上了苦艾。艾地旁,桑桑闻到的是“浓 烈的苦味”,见到的是“艾与艾之间,总是适当地保持着距 离”。苦艾,就像悲苦、孤独、不被人理解的秦大奶奶。随着 情节的发展,当秦大奶奶为那一声奶奶跳入冰冷的河水救起 落水小女孩时,“新艾正在生长。艾味虽然还没有像夏季那么 浓烈,但她还是闻到了那种苦香”。故事的最后秦大奶奶永远 离开这个世界,墓地也种满了一大片艾,“它们笔直地挺立 着,终日散发着它们特有的香气”。苦艾别具匠心地反复出 现,在这重现之中有了更丰富的内涵。那就是当人们接纳了 秦大奶奶时,他们彼此都从艾闻到了一种苦香。这苦香,正 如人们和秦大奶奶的善良温情,最终抚平了生活的苦痛。

       小说《草房子》中这样的意象还有温幼菊老师一年四 季总飘散着药香的“药寮”,磨砺和见证杜小康成长的一 望无际的芦苇荡等,这一系列美的意象与美的心灵、美的 故事相互辉映,让人感到一种净化的美,质朴的真。希望 这样的解读能带学生走进草房子的世界,去发现美,感悟 美,被美感动。

        参考文献:

        杨义,《中国叙事学》,商务印书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