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月8日立冬,立冬当天晴天好还是雨天好?看农谚怎么说?

 农民的小帮手 2023-11-04 发布于河南
立冬,“四时八节”之一,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进入立冬节气后,万物即将进入休养状态,而从气候上说,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冬季过渡的节气。
立冬的时间是每年公历的11月7日-8日,今年(2023年)立冬是11月8日,不过,农历时间不固定。
民间关于立冬,流传着不少说法和农谚,其中,就有不少通过立冬当天的天气情况,来预测后续年景的好坏。比如“立冬晴,养穷人”、“ 立冬落雨会烂冬”等等。
有朋友会问了,根据农谚的说法,立冬当天到底晴天好还是雨天好呢?本篇内容,笔者就通过具体农谚,详细说说这个问题,大家看完后就有答案了。


“立冬晴,一冬凌;立冬阴,一冬温”
这句农谚的意思很好理解,“凌”有冰的意思,“温”有暖的意思。大概是指,如果立冬当天是晴天,那么当年冬天相对会冷一些。如果立冬当天是阴雨天,那么当年冬天相对会暖和一些。
如果从人们日常生活角度来说,大多数朋友都希望冬天暖和一些比较好,尤其是从事室外工作的人们,以及早起骑车上班的人群,如果冬天过于严寒,感受很不好。按照该据农谚的说法,肯定希望立冬当天是阴雨天。
但是,如果从农业种植的角度来说,则完全不一样了。老话说“该冷不冷,不成年景”,到了冬季时,该冷的时候就要冷一些,冬季生长的农作物,自身具有很强的抗寒性,适宜的寒冷,有利于根系更好的生长,也为高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以小麦来举例,小麦自身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只要不遇到极端的降温天气,正常生长的麦苗,基本不会发生冻害。
如果当年冬季温度先相对较暖,一方面,病虫害的危害也会增多,因为温度不冷的情况下,有利于病虫害的越冬和繁殖,不仅在冬季期间就能危害,到了第二年返青以后,田间的病虫害会更多。
另外一方面,冬季温度过暖的情况下,小麦也会发生旺长,一旦旺长,根系扎不牢,看似茎杆高,但却很细,自身的抗逆能力减弱,更容易发生冻害。
因此,对于田间的农作物来说,冬季期间的温度,反而冷一些比暖一些要好。而从该句农药所表达的意思来看,农民朋友更希望立冬当天是晴天。


“立冬晴,养穷人”
这句农谚从字面意思很好解释,如果立冬当天是晴天,那么就容易养活穷人,具体有什么含义呢?
还需要从庄稼生长的角度来说,以前的人们主要靠种地为生,尤其是普通的家庭,如果当年庄稼产量高,日子就会过得好一些,即便是家里不富裕的人,主要有粮食吃,就能养活。
而按照第一句农谚的意思,立冬当天是晴天,那么当年冬季相对会寒冷一些,有利于田间冬季农作物的生长。
还是以小麦来说,立冬当天是晴天,当年冬季有利于小麦的生长,为第二年小麦一系列生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到了小麦成熟收获时,产量较高,大家就不愁没有粮食吃了,即便是“穷人”,只要家里粮食充足,也可以被养活。
因此,单从这句农谚所表达的意思来说,大家更希望立冬当天是晴天。


“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如果立冬当天下雨了,那么当年冬天的天气不好,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到了第二年时,产量也不高,也就出现了粮食都被吃空的情况。
一方面,立冬当天下雨,当年冬天的降雨会多一些,而过多的降雨,并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也就导致后续产量不高。
另外一方面,按照农谚“立冬阴,一冬温”的说法,立冬当天下雨了,当年冬天温度比较暖一些,上面已经分析过,“该冷不冷,不成年景”,冬天过暖,年景并不好。当庄稼长势不好,产量不高时,家中就没有吃的了,柴尽米粮空。
因此,单从这句农谚所表达的意思来说,大家肯定不希望立冬当天下雨。

总结上述农谚所表达的意思,都指向了一个结论:那就是从农业种植方面来说,立冬当天是晴天,后续年景比较好。相反,立冬当天是阴雨天,后续年景不太好。因此,大家更希望立冬当天是晴天。
看到这,有朋友会说了,这些农谚只适合在北方地区,另外,经过了这么多年,有时候农谚也不管用了。对此,你怎么看呢?

相关文章:
11月8日立冬,今年立冬不一般,古人总结3个特点,看农谚怎么说?
11月8日立冬,“冬天冷暖看立冬”,今冬冷不冷?看农谚怎么说?
感谢您点击下方“关注”点赞”“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