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老玩家称为“广义和田玉”的俄料,价格都要超过籽料了?这事要从俄料贸易史聊起..

 和玉大叔 2023-11-05 发布于新疆

今天咱们聊聊俄料,也就是产自俄罗斯的和田玉。俄料在玉石市场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俄料的白玉、碧玉大叔都曾经介绍过,不过一些补充的内容,比如历史性的和特殊的品种,今天的文章做一个补充,希望能帮到喜欢俄料的朋友。

首先聊一聊俄料的贸易历史,俄料在中国已经有三十多年了。由于只有中国人玩玉,而俄料软玉资源非常丰富,主要是在西伯利亚地区布里亚特共和国的贝加尔湖畔这一圈山地,大叔看到网上有传闻说有些地方的软玉矿脉甚至可以用卫星照片看到。其实俄罗斯产的玉石也不是完全没有过流通,在欧洲也有一定的影响,比如说法国的凡尔赛宫就有少量用俄罗斯软玉制作的装饰品。

俄料的进入中国市场的具体时间在上世纪90年代初。九十年代的时候富人最喜欢玩的是翡翠,那时候帝王绿占据主流地位,由于南方第一批下海的老板多,喜欢富贵绿的也多,只有极少数人收藏白玉,逐渐形成了“南玩绿色翡翠,北玩白色玉石”,九十年代早期青海料不仅没有出现,连听都没听说过(在千禧年左右开始兴盛)。九十年代中白玉的收藏热渐起,由于大家对玉石的认识都是“新疆料”,因此本地卖家开始将和田玉、俄料混在一起卖,真假难辨逐渐开始了和田玉“水深”的苗头。后来修青藏铁路,青海料被发现,更多地被用来冒充和田玉的山料、山流水料。

08年北京奥运会后,玉石热达到一个小顶峰,俄料的贸易逐步产业化,在北京、河南、哈尔滨以及满洲里、东宁等对俄口岸形成原料和加工市场。十年前的2013年,从东宁口岸各种渠道进口的俄料就高达近千吨,贸易额更是突破十亿。2014年布里亚特的玉石产区终于盼来了福音——俄罗斯自然资源部正式承认软玉为宝石。国家一级陆路口岸黑龙江省东宁县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毗邻,到现在那里还有不少主营俄料和田玉生意的商铺。

俄料的特点

俄料的种类非常丰富,有白玉、青白玉、翠青玉、碧玉、糖玉甚至青花等等,俄料的特点在网上很容易找到,但是错误和偏见也比较多,大叔简单总结一下:

白度:俄料的白度普遍比新疆料好,且色度相当纯净,高档白玉没有任何杂质,给人一种”瓷白”的质感,早期开发的俄料虽然白,但给人一种“干、死、礓”的感觉,从视觉上和新疆料区别比较明显,因此到现在还有很多网上的文章认为俄料是“僵白”,凝脂感比较强,类似新疆料有一种乳白的感觉,糯感强,透明度不高,所以质感上确实最接近新疆白玉。

皮色:俄料的皮色比较特别,有黑皮、灰皮、糖皮等等,俄料的皮色一般是由于贝加尔湖畔区域的矿藏比较丰富,因此受到外界环境的沁入而形成的,当地富含各种矿物的水、土、氧化物综合形成,俄料的皮色相比较新疆料要薄的多,但是颜色非常均匀,比如黑皮就是一层黑,剥开后内部直接就是纯净的肉质,这一点和新疆料差别很大,新疆料要么是糖色侵染很深,与肉质不会鲜明的分开,要么就是沁色侵染肉质,皮肉没有明显的分界线,从出货率来说肯定是俄料更好。

玉商们都是实用主义者,不拘泥产地,只看品质。玉雕师也根据题材选择料子。要知道在国标中,关于天然玉石的定名原则中明确——“带有地名的天然玉石基本名称,不具有产地意义。和田玉并不是只有新疆产,市场情绪越来越理性,优质俄料能卖高价这几年被慢慢的接受。劣质和田籽料要是不作假,自然不值高价。只有新疆料才有精品”的说法显然是商业营销,是不准确的。

尤其是咱们看看独占鳌头的俄料碧玉,其中不乏鸭蛋青、猫眼、粉青、瓷白等精品。千万不能轻视俄料,玩玉不懂俄料还请多了解,市场上大量的糖白手镯、带亮皮把件都可能是俄料,喜欢鲜艳的颜色,你是绕不开俄料的。希望今天的故事能帮助读者们更好的理解俄料。

喜欢大叔的文章,请帮大叔点一下“在看”和“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