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筑峰游记

 一线飞扬 2023-11-05 发布于江西

周六上午带着孩子去参加公司组织的一个活动,活动结束后,孩子说好久没有去看风景了。那就去筑峰吧,秋高气爽,正是观日出、看云海的时候。

下午三点出发,两个半小时的车程,不紧不慢。等到达山顶时,发现路边有很多车,有点堵车的迹象。于是赶紧找露营的地方,可筑峰上遍地散养着黄牛,到处都是牛粪,扎寨的去处,最好人不能太多,人多嘈杂;人也不能太少,山顶风大,如果孤零零一个帐篷,夜间出现恶劣天气,遇到意外情况,求助会有困难。此时已接近6点,天空也慢慢暗了下来。天黑万鸟归巢,可路上的车辆却还是三三两两地靠在路边,真不知道他们晚上住哪里。

为了稳重起见,我还是选择了有商业补给点的38号风机下经过人工平整的场地,并抓紧时间搭起帐篷,等整理好帐篷之后,天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并起了风。我拿出锅烧水煮了一点火锅,两个孩子吃完后,拿着手电筒在荒坡上跑来跑去,像极了两只放养出来的小动物。

我沿着38号风机的运输便道走到风机下,发现里面是一片很开阔的场地,车辆可以在里面掉头,有三辆越野车停在风机下,年轻的车主悠闲地躺在车里听音乐。年轻情侣看日出的选择,便是人少、空旷、视野绝佳之处,最好太阳一出来,睁开眼睛就是最美的风景。

往回走,路边停了五辆车,那是家庭和朋友出行的标配,车边沿着山坡的坡体挂满了串联好的小灯带,通电后,一闪一闪的,煞是好看。一伙人围着一个火炉煮茶,有说有笑,人群边上点了一盏节能灯,并用支架向高处撑起,经过时可以看清每个人的表情。

转了一圈回来后,已接近二十一时,孩子正在帐篷里的台灯下看书,我督促她们赶紧睡觉,以免晚起错过明天的朝霞。我躺在床上,静静地感受着天地之间强大的能量场,耳边是风机轰隆隆的声音,比童年时住在火车站边上的噪音还大。随着夜的加深,耳边的风声也越来越大,吹着帐篷呼呼作响,外面的秋露也大了起来,伸出被窝的脚丫,一不小心就碰到篷布上渗进的水珠,人也在一个机灵之间瞬间清醒。

晚上十二点以后,外面开始热闹起来,不时有车辆从身边经过,车灯穿进帐篷,让人睡意全无。我揭开窗帘,发现周边的几个空位已经搭起了帐篷。此时还不断有人上山,山顶混杂着人声、风声以及风机转动的声音,看来此次选择的露营点,注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两个孩子松弛地躺在被窝里,鼾声轻轻地传出,不管窗外如何嘈杂,她们翻过身,又沉沉地睡去。脑中突然闪现奶奶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人生最大的幸福便是,不管在什么环境里,都能吃得下饭,睡得着觉。

在似睡非睡、似醒非醒间,突然听见外面一声:好美啊。我赶紧揭开帘子,发现天边已经亮起了红霞。我钻出帐篷,裹紧外套朝38号风机走去,沿路已经停满了汽车,风机下的平台上也布满了各式小车,大大小小有五十辆之多。怪不得昨天夜里如此喧嚣,看来每个人来看日出的时间都不一样,但大家上山的最终目的都是看日出。生活中,有时会抱怨别人干扰了我们的生活,可被抱怨的人有时会觉得莫名其妙。

其实,在一段关系中,或许双方都没有错,每个人都是按照自己的认知体系和行为方式参与实践。在文化日趋多元化的今天,不同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也更加得到了社会的包容和认可,当他人的行为与我们不同时,人本能的反应便是他人干扰了我们的生活,如果不能相容,甚至会导致矛盾激化。但到底谁对谁错呢?事实本没有对错,只是立场不同而已。当观点不同、行为有异,难以接受时,远离就好,争来争去,没有结果,空耗精力,还影响心情。

从筑峰顶下来回到家后,我倒头便睡。醒来后,我第一个念头是:有空还得去一次。因为在那片纯净的天空里,星星真的很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