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吉林省|于在波:开封府纪行

 阿拉善文学 2023-11-05 发布于内蒙古

原创作者:于在波吉林省

秋末冬初,笔者随旅游团来到了东京汴梁,来到了位于河南开封市包公湖北岸包拯包大人工作过的地方“开封府”。
走近开封府,便见湖边矗立一高大长方体照壁。
照壁上绘制了栩栩如生的灰白色《獬豸图》。獬豸是额上长有长长锋利独角,双眼明亮有神,身躯壮如牛的神兽。
相传,獬豸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是勇猛公正的象征。
照壁正对着的,就是开封府的正门。
距今有千年历史,始建于五代后梁的开封府,是北宋京都官吏行政司法的衙署,又称南衙。尤以包公倒坐南衙而驰名中外。
其实,不仅包大人在南衙办过公。宰相寇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水浒传》中的蔡京。以及宋太宗、宋真宗、宋钦宗,在做皇帝之前,也都在这里上过班。
沿中轴线,穿过开封府门楼,对面就是开封府的仪门。
仪门,顾名思义就是整理仪容的意思。
仪门,也是古代宣读圣旨的地方。
上到皇亲国戚,下到黎民百姓,来到仪门前,都要整理好衣冠,
仪门门前院落亭子中的镇府石碑上,记录着北宋年间开封府上任的183位官员的名字。虽人物众多,但在任超过一年的,仅有四位。
因后人观看这块石碑时,出于对包大人的景仰,情不自禁地用手触摸他的名字。久之,包大人的名字不见了,形成了个凹槽。
仪门的左侧设有一面罗,叫开道锣;右侧设有一面鼓,叫鸣冤鼓。也称闻登鼓。
古时候,官员出行时,前面会有工作人员鸣锣开道。
鸣锣,也是有讲究的。县官出行敲7下,府衙出行敲9下,封疆大吏出行敲11下,皇帝出行要敲13下。
听见锣响,百姓就知道是哪个级别的官员来了。
鸣冤鼓,可不是随便乱敲的。别以为有了冤情,就可以像戏曲、电影、电视剧那样,击鼓鸣冤。要是随意击鼓,会挨四十大板的。因为,只有下列情形方可击鼓。到下班时间了,敲几下,提醒包大人;府衙内有紧急情况,敲几下,把人召集起来。若有冤情,先写诉状,再走规章流程。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走进仪门,迎面便是一块倒放着的开封府印。这枚印,是在原印的基础上,放大了100倍。
据传,当年官府业务特别繁忙,开封府印,每年都会被磨平,每年都需要重新制作、打磨。就连批折子用的毛笔,一年就得用一大箱。
穿过仪门,即可目触院落中间位置设立的整块灰绿相间的南阳玉原石。靠近细观,原石内晶莹的漆黑玉石早已被人们触摸出来。
据说,这块玉石就是史上著名的价值连城的“戒石”。
迎面戒石上,漆红“公生明”三个大字很是醒目。意思是,一定要公正廉明。只有做到了公正,才能明察秋毫。
戒石背面,还有几行漆红字迹: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导游解释,这组字的意思是,你拿着朝廷俸禄。百姓确实好欺负。但是,你不要欺负上天。你要是欺负上天,上天是饶不了你的。人在做,天在看。这十六个字,正对着正厅大堂。
走进大堂,也就来到了当年包大人升堂办案的地方。
大堂北墙上方居中位置,悬挂着颜真卿书写的“正大光明”匾额。
在匾额左侧有块稍小牌匾。上写“勤政为民”。这里的“民”字很是特别,横折落笔处多写了个点。
导游介绍,“民”字多加这一点,是提醒官员,要为百姓,多做一点事,多操一点心。
“正大光明”匾额下的居中位置,是幅金黄色的海浪图。意在,官员要时刻提醒自己,清正廉洁,如海水一样。
海浪图下,就是包大人的浅棕色办公桌。
办公桌上摆放着文房四宝,惊堂木,开封府大印,签筒等。
签筒里有黑红两种竹签。红色竹签是刑签,是下令给犯人行刑时用的;黑色竹签是捕签,是下令逮捕犯人时用的。
办公桌前,便是国人熟知的三把浅灰色铡刀:虎头铡、龙头铡和狗头铡。龙头铡,专铡犯罪的皇亲国戚、凤子龙孙;虎头铡,专铡贪官污吏、祸国奸臣;狗头铡,专铡土豪劣绅、无赖恶霸。
大堂两侧,各设四把椅子,相当于现在陪审团的座位。
包大人断案时,他与陪审团的意见出现分歧时,可临时休庭,前往“议事厅”商议。
议事厅里,是一组特别形象逼真的立体人物造像。
居中而坐,着紫色衣服,是包拯的下一任,三品官欧阳修。
位于欧阳修两侧穿红官服的都是五品官。
据传,“大红大紫”一词,就来源于此。
其实,我们看到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包公怒铡陈世美,现实生活中是根本不存在的。包大人是宋朝人,陈世美是清朝人。
其实,真实的包公也不是黑脸,额头也根本就没有月牙,都是编剧根据剧情需要设定的。因为,在我国传统戏曲中,黑脸代表铁面无私;白脸代表奸诈小人。
现实生活中的包拯,字希仁,别称:包公、包青天、包龙图等。今安徽合肥人。是位体态微胖的白面书生。他出生在公元999年,29岁中了进士。1056年十二月,被召任权知开封府。
再往前走,就是“梅花堂”。
“梅蕊腊前放,梅花年后多”。梅花堂,因每年冬日里梅花热热闹闹地开在堂前的小院而得名。
据传,包大人刚到开封府上班时,就听到这样的民谣,“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他听后非常气愤。于是,包大人就令人打开南门,让平民百姓直接从正门进入。从此,每天来衙门告状的人排起了长龙。办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有一套繁琐的流程。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案件。于是,包大人就下令,打开南衙后门儿,允许百姓不限时间进入。“走后门”一词,也就从这儿来的。
梅花堂里,展示着一组栩栩如生包大人断案真实场景的立体造像。
导游介绍,这组造像讲述的是包大人开后门后审理的第一个案件。
平民李年,儿子儿媳早年过世。李年与老伴儿带着孙子靠几亩薄田艰难度日。李年家与当地恶霸张矿家的地紧挨着。张矿、张野父子看好了这土,就要强行霸占。李年老汉气不过,只好带着诉状来到县衙。张矿得知消息,行贿了知县许漏。徐漏不仅不公正审理,反而私下把状纸拿给张矿父子看。张矿父子见了状纸勃然大怒,随即带着家奴闯入李年家疯狂打砸。5岁的孙子哭着喊着去阻止,竟被张野活生生地给打死了。走投无路的李年老汉,只好捧着孙子的血衣直奔开封府。李年赶到开封府,已是深夜。正在休息的包大人,听说有人告状,立马起身受理。听完李年老汉的申诉,包大人当即下令缉拿人犯。最终,将张矿投入府司西狱。杀人犯张野被狗头铡处以极刑。知县许漏被革职查办。
这事儿很快就传开了。
有文人深有感触,撰联道:惊堂木三敲 胸填怒火 有罪者敢不低头认罪;梅花堂一坐 面带春风 含冤者果然就地伸冤。
其实,包公在开封府任职,仅一年零三个月,就调走了。
导游说,为什么一提开封府,人们就会一下子想到包大人?一是,包大人在开封府工作期间,政绩卓著,名震京都。一是,包大人敢于指出和揭发权贵们的错误和罪行。一是,包大人能为百姓做主,刚正不阿,不畏强权,为民申冤。
游客说,从北宋始,直到今天,历朝历代的人们,都在通过评书、戏剧、小说等形式演绎着包大人的感人故事。虽说有些情节是杜撰的,把包大人艺术化、理想化了。但是,从这,不难看出,历朝历代的百姓,都想遇到像包大人那样廉洁公正、铁面无私的好官。
游客说,百姓景仰包大人,是人们对清官的爱戴,是人们对风清气正朗朗乾坤的一种期盼,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游客说,包大人的形象,寄托了平民百姓,渴求伸张正义的强烈的心里。

于在波,吉林白城人,发表教研论文、新闻故事、散文小说等


★★ 平台简介 ★★
阿拉善文学】公众平台是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艺两新”合作平台,《驼铃》文学季刊、阿拉善盟作家协会、阿拉善盟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推荐原创文学平台,为《阿拉善文学》期刊推选优秀作品及新人。公众平台不限年龄、地域,为作家、评论家、诗人、文学爱好者等提供原创文学作品免费编辑、分享发布、推广展示等服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