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可信度的多重面貌:鹰派、鸽派与核裁军 | 国政学人

 国政学人 2023-11-05 发布于天津

可信度的多重面貌:鹰派、鸽派与核裁军

作者:Don Casler,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政治科学系助理教授;David Ribar,拥有普林斯顿大学的政治学博士学位,波士顿咨询集团顾问;Keren Yarhi-Milo,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和公共事务学院院长。

来源:Don Casler, David Ribar and Keren Yarhi-Milo, “The Many Faces of Credibility: Hawks, Doves, and Nuclear Disarmament”, Security Studies, Vol. 32, No. 3, 2023, pp. 413-445.

导读

国际关系领域的传统观点认为,行为体过去是否遵守承诺,决定了其合作可信度。同时,合作双方对可信度的共同认知也在维持合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竞争性声誉怀疑视角和心理学视角对这种传统观点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对合作可信度的评估取决于观察者对另一方的能力和利益的判断,或者取决于观察者本身的外交政策取向。对此,本文进行了一项全国代表性的调查实验,让2953名美国人评估一个承诺的可信度:如果一个潜在的核扩散国家愿意废除自己的核计划,那么具有施压能力的国家(Coercer)就会遵守承诺,解除对这个国家的制裁。在评估过程中,研究者调整了施压国的以往行为,并且调整了其他几个情境因素。调研发现,受访者的强硬立场与施压国的过去行动会在这一过程中相互作用,进而影响受访者对施压国的可信度评估,以及他们对潜在核扩散国家是否应当接受提议的态度,这一项发现将对错误知觉理论和谈判理论产生重要影响。

国际关系领域的传统观点认为,可信的承诺对于维护各国间的合作和避免冲突至关重要。在国与国之间的协商过程中,经常会伴随对某种被禁止行为的隐含或明确的威胁与惩罚措施,即如果相关国家停止并不再作出被禁止行为,那么有威胁能力的国家也将避免或停止对相关国家的威胁与惩罚。事实上,在任何特定协定中,双方对于信誉——能否遵照承诺根据特定标准行事,并且在不遵守规定时进行威胁与制裁——的相互认知,都是达成并保持正式和非正式合作的关键。

在核不扩散领域,这种基于信誉相互认知的协商十分常见。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美国就曾对那些有意发展核武器并且可能威胁到核不扩散条约的国家进行威胁或者经济制裁。可信的美国制裁威胁与隐性或显性的安全保障承诺相结合,不仅遏制了相对强大的国家(德国、韩国等)不追求核武器,还迫使以色列、南非和巴基斯坦等国对其新兴核武库的发展进行限制。

然而,以裁减军备换取解除制裁的可信承诺难以维持。对朝鲜、伊拉克、利比亚和伊朗等核扩散国来说,它们要么违背了相关协议,要么忽视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赋予它们的责任。而当美国试图强迫这些国家放弃发展核武器时,也并没有总是履行承诺:美国官员曾在执行与朝鲜达成的框架协定时拖延时间,并在伊拉克还未开始追求核武器时对其实施入侵。著名的强迫理论(Theories of Coercion)指出,只有当其他国家相信一个国家有能力并且愿意履行承诺时,其承诺才可信,但美国最近的行为可能让人们对上述理论产生怀疑。

鹰派与鸽派对信誉的评估差异

防止核武器扩散领域中有关强制谈判的研究大多关注潜在的扩散国与寻求阻止扩散的施压者之间的战略互动,但现有研究往往都假设施压国对于扩散国的要求本质上是可信的,从而忽略了威胁与承诺之间的天然互补性,同时也忽略了美国在“以安保换裁军”方面的不良记录。同时,国际政治范畴内对信誉的理解主要来自于对决心或意愿的研究(指国家在面临让步压力时仍然愿意坚守承诺并为之付出代价的决心或意愿)。但是,观察者对一个国家决心的评价与他们对该国家信任度的判断并不明显一致。此外,最近的研究表明,鹰派和鸽派在如何解读信号、估计他人的决心以及将声誉成本归因于领导人方面三个方面存在着系统性差异。

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本文认为鹰派和鸽派在计算合作信誉时对过去行为的关注程度不同。鹰派和鸽派在国际政治冲突的来源、规范作为解决国际挑战手段的价值和作用以及军备控制作为国家外交政策目标的优点等方面存在根本分歧。相比之下,鸽派更重视避免冲突升级,看重国际交往中的互惠和合法性,并强调正式协议在防止核扩散威胁方面的可取性。因此,与鹰派相比,鸽派对不良记录如何损害当前和未来的信誉更加敏感,也因此会在承诺破裂后会更严厉地评估施压者的合作可信度。

观察者对可信度的感知

本文提出了一个关于合作可信度的一般逻辑,其中多种观察者——包括目标国和第三方——都可以通过观察施压国的行为对其可信度进行判断。虽然本文是在核不扩散的背景下发展这一论点的,但鉴于在该语境中的第三方观察者通常也是监督其他国际规则执行和追究国家跨领域承诺的关键行动者,这一逻辑也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广。

本文提出了一个关于合作可信度的一般逻辑,其中多种观察者——包括目标国和第三方——都可以通过观察施压国的行为对其可信度进行判断。虽然本文是在核不扩散的背景下发展这一论点的,但鉴于在该语境中的第三方观察者通常也是监督其他国际规则执行和追究国家跨领域承诺的关键行动者,这一逻辑也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广。

图1 施压者、核扩散者与观察者

因此,本文认为施压国行为的受众不仅包括核扩散国本身,还包括其他可能处于类似潜在合作情境的国家。以图1为例,其中施压者(国家B)对扩散者(国家A)实施经济制裁,并承诺如果扩散者放弃其武器就将解除制裁。然而,有关国家B行为的信息可能对各种第三方(国家C、D和E)具有显著意义,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国际体系中与国家A具有类似发展定位和体系定位的国家,例如国家E。因此,第三方观察者不仅会关注核扩散者是否因违反规范而受到惩罚,还会关注施压者是否在核扩散者遵守裁军要求的情况下履行承诺,因为这将展示施压者特性等重要信息。

合作可信度的三种假设

本文对第三方如何评估施压者的合作可信度提出了一个连续可能性假设。在理性主义者看来,观察者会认为施压者的可信度与其过去的行为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由于国际政治类似于一场“胆小鬼博弈”,任何战略互动中的关键问题通常不是当下的问题,而是每个参与者对未来行为的期望。因此,理性主义阵营预测观察者将根据施压者信守承诺的记录来评估施压者的合作可信度。

假设1(H1;理性主义猜测)

观察者将在施压者违背过往承诺时,分配给施压者更高的合作可信度成本。

然而,理性主义的观点无法解释观察者何时以及为何会更重视施压者的先前行为,而不是其他相关的情境因素。对声誉持怀疑态度的学者认为,施压者的可信度与过去的行动关联较小,与观察者对施压者当前的能力、兴趣和政治制约的看法有关。因此,持声誉怀疑论的阵营猜测,观察者将根据施压者是否有能力,以及是否已经显示出有足够的制裁意愿来评估施压者的合作可信度。

假设2(H2;声誉怀疑论猜测)

观察者将根据施压者合作的能力和愿望来分配合作可信度成本,而不考虑它是否曾违背或履行过以前的裁军承诺。

然而,声誉怀疑论者的猜测不当地排除了观察者可能在更有限的情况下从施压者的过去行为中得出推断的可能性。对于具有心理学背景的学者来说,他们在理性主义和声誉怀疑论之间寻找了一个中间立场,即认为施压者的可信度会因观察者个体倾向而发生主观变化。考虑到在对外政策方面具有鹰派观点和鸽派观点的个体之间的信仰差异已得到充分确认,本文认为理性主义者和声誉怀疑论者观点中的遗漏因素是这些个体信仰差异。与鹰派相比,鸽派更重视可信度而不是决心,更重视国家行为中的互惠和合法性准则,并认为军备控制更为有效。因此,本文认为相对于鹰派观察者,鸽派观察者更有可能根据施压者信守承诺的记录来评估其可信度。

假设3(H3;心理学猜测)

与鹰派相比,当施压者违背先前的裁军承诺时,鸽派会分配给施压者更多的合作可信度成本。

调研方法与研究结果

本研究对2953名有倾向性的美国人(通过数据统计进行了鹰派与鸽派的程度划分)进行了一个基于情境描述的调查实验,要求他们对一个承诺进行可信度评估:一个假设的施压国承诺解除对一个潜在核扩散国家的制裁,以换取后者承诺废除其新兴的核计划。

在调研过程中,研究者对施压国的自身情况,以及施压国是否遵守或违背了以前的裁军承诺进行了差异化设置,包括以下几方面:

(1)施压者是否被确定为独裁国家、议会民主国家或美国;

(2)施压者的利益处理方式;

       · 遵守承诺-声誉导向:取消制裁,以免因违背公开承诺而失去信誉

       · 遵守承诺-现实主义导向:取消制裁,防止国际反弹和地区经济动荡

       · 违背承诺-声誉导向:继续实施制裁,以提高施压国在可能考虑获得核武器的其    他国家中决心的声誉

       · 违背承诺-现实主义导向(威慑):继续实施制裁,以应对来自扩散国的持续威胁

(3)施压者当前的领导人是否与之前遵守或违背了裁军承诺的政府有政治联系;

(4)施压者处理以往与不同国家类似承诺的方式。

图2 差异化设置图示

本次研究收集了各种结果数据,包括受访者对施压者可信度的评估,以及受访者对潜在核扩散国家是否应该接受这一承诺的看法。

为了测量受访者的外交政策取向(鹰派/鸽派),本文向受访者提出了一些关于其好战倾向、孤立主义与国际主义、民族主义,以及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标准问题,并将每个问题的回答转化为从0到4的数字值(其中4代表“强烈同意”,0代表“强烈不同意”)。通过数据计算,得分高的人在将在好战倾向上被称为鹰派,而得分低的人则被称为鸽派。

研究结果表明,受访者对那些违背过承诺的施压国给予了高可信度成本(大约为1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这些施压国需要付出更多资源与行动来获得他人信任。同时,受访者鹰派或鸽派的立场与施压者以前的承诺情况也相互作用,影响了对可信度的评估:相较于鹰派,鸽派认为违反承诺的施压国应当付出更高的可信度成本。

此外,受访者对可信度的判断也深刻地影响了他们在面对施压国违约后的政策观点:相较于鹰派,鸽派认为施压者会比之前更不可信,因此也更不愿意认为潜在核扩散国家应该接受协议。

研究意义

本研究对未来国际关系学的基本维度和军备控制的实践前景进行了探讨。首先,本文提供了与受访者的外交政策立场、对过去承诺重要性的看法,与他们对可信度的评估之间存在联系的证据。本文证明,合作可信度既不是仅仅取决于过去的行为(正如理性主义者所认为的),也不是当前关于实力和利益的计算的结果(正如声誉怀疑者所提出的),而是个人之间外交政策性倾向的产物。在鹰派和鸽派之间,对过去行为的评估的权重在守诺兑现和坚决声誉之间存在差异,这对核裁军领域中扩散国和施压国之间的战略互动具有重要影响。

本研究也指出,接受施压国承诺的一方(在文中语境下为潜在核扩散国)是更偏向鹰派还是更偏向鸽派,可能影响使谈判中的误判风险。尽管美国对外进行施压时的国际受众通常是其他国家的观察者(无论是精英还是公众),但本文的研究结论仍然为评估合作可信度建立了一个关键基准。同时,由于本次研究中的美国受访者在惩罚本国政府与惩罚其他政府违反先前承诺时表现出了相同的意愿,本研究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真实情况下美国毁约后在国际社会中可能付出的可信度成本。

与鹰派相比,鸽派更难忘记有关国家的毁约情况。而正因为鹰派和鸽派观察者会以不同方式解释其他行为者过去的行为信息,所以施压国在进行活动时,应当充分考虑外国领导人的政治偏好以预测后者的行为,并制定适当的政策。

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发现自己在与一个经常违约的施压者处于相似情况的鹰派领导人来说,他们可能不太会看低施压者核裁军承诺的可信度,而其中的部分原因是因为鹰派不太重视过去的承诺行为。相反,由于鹰派希望最大化实力与决心,他们可能根本不太有兴趣与施压者合作。在当今的背景下,伊朗和朝鲜的领导层都可能不真正寻求与美国达成防扩散协议,原因不是因为美国经常背信弃义,而是因为鹰派目前似乎在两国政府中占主导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施压者的挑战在于说服扩散国和/或第三方相信协议不会阻碍他们追求国家实力提升。

词汇积累

使用威胁或武力来强迫其他国家

服从自己意愿的国家

Coercer

《核不扩散条约》

Non-Proliferation Treaty, NPT

《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

Joint Comprehensive Plan of Action, JCPOA

鹰派,尤指军事上的强硬派

Hawk

鸽派,通常主张和平解决争端并反对使用武力

Dove

译者:张学玉,国政学人编译人员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兴趣为东亚安全与国际政治经济学。

校对 | 王京 张倍祯

审核 | 李

排版 | 韩欣洁

本文为公益分享,服务于科研教学,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有疏漏,欢迎指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