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冶父秋色藏山中 冶父山的秋,在枫香树下的荷塘边, 在逍遥谷的山坡上, 在许山关的隘口里, 在游人的眼睛里。 冶父秋色 “爸爸,冶父山的秋天景色美不美?”前些天,儿子突然问我。 冶父山的秋?我真不知道。 我读小学时,学校总会在阳春三月组织一次“踏青”。那时,这可是我们翘首以待的一件事。还没过完年,便在家里准备着,将拜年时的小糖放在糖罐里,专待“踏青”那天路上吃。 每年“踏青”去的都是冶父山,但,从来没有人觉得乏味。临近三月,便四处打探,想知道“踏青”的准日子。 “三月三,上大山。”我老家一带,多是在这一天登山赏景。如此,“踏青”多半也是在这一天。于是,早早地便张罗起来,将要穿的衣服和鞋子清洗、晾干,特别是红领巾。 盼望已久的日子终于来了,一大早,我们便赶到学校,集中在门前的空地上,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沿着田间小路,穿过熟悉的村庄,向冶父山进发。 我们去冶父山,要走很长一段路,途经铺子岗,再越冶父地,穿过观音门,便到了伏虎寺。 那时,没有手机,沿途风景再美,也只是“哇,好漂亮”而已。 记忆里,春天的冶父山,树木苍翠。松树遮天蔽日,杉树高耸入云,毛竹直插云霄。置身林间,山风阵阵,松涛阵阵,鸟语花香,山泉叮咚。 景色美不美,已经不那么重要。只知道随着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爬冶父山是一种快乐,尤其是站在望江楼上踮起脚尖、伸长脖子想一睹长江的那份激动至今犹在。后来,才知道这“江”,不是“长江”,而是“庐江”。果然,在望江楼上确实是可以看到“庐江”县城。 来的次数多了,也就成了凑热闹。 至于景色之类,早已抛在九霄云外。 后来,有了相机,再来冶父山,必是会拍几张照片留作纪念。不过,也多是人物。 但,每次来多是在春天,偶尔会在冬天。 冶父山的秋天究竟是个啥模样?我决定领着娃娃来看看。 山,依旧是山,只是多了许多柏油路,没有了曾经的石径,也没有了袅袅炊烟。水,依旧是水,只是不再是曾经的山泉。 高大的枫香树下,没有了那一户熟悉的人家。取而代之的是一处民宿,我的脑海里浮现出儿时树下吃梨的场景。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思及故乡、思及故人? 小家伙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很开心地四处蹦跶,尤其是看到那露天的泳池,竟跃跃欲试。 草,是青的;树,是绿的;花,是各色的。美人蕉,绿得闪亮,花儿开得正艳。 这,哪里是秋天? “山谷里的风,催促我们相逢。”几只鸡和鸭悠闲地在逗步,四处张望,像极了如我这般来此观光的游人。 走近冶父山古道,那原本墨绿的树木,也有如许多的泛黄的叶。 秋天,还是有它固有的底色。 山/水/相/伴 翠/色/欲/流 ![]() 逍遥谷记 风/光/无/限 只/在/险/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