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月令花·九月菊|独立疏蓠,何曾吹落北风中

 雲間花社 2023-11-06 发布于吉林

传统的十二月令花(版本不一,这一版本相对适合长春)——

正月梅花,二月杏花,三月桃花,四月牡丹花,五月榴花,六月荷花,七月葵花,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芙蓉花,十一月山茶花,十二月水仙花。

今年原本有一个“宏伟”计划,即每月以月令花为主题创作插花系列。

​不曾想,在推出第一篇《月令花·正月梅|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之后,便忘得一干二净。

看看时节对应易实现的花材,至少二月杏四月牡丹六月荷是可出文记录的。

好吧。

九月菊继续。

为什么九月菊能接上?

一是因为第一年“大规模”栽植,有二十棵左右,对它的生长持续保有好奇。

二是因为惦记它花开的时间太长了,从五月中旬小苗栽下,到十月中旬花苞初开,整整五个月时间。

尤其是入了秋之后,甚至于到了每次巡园必然仔细端详的地步。

有了轻霜,它才吐花苞。

上了轻冰,它才吐花蕊。

刚刚准备要盛开,好嘛,霜冻驾到,垂头好几棵。

为避免一年期盼悉数被毁,折一部分回室内水养,留一部分继续观察它的耐寒性。

目前看,零下4℃可以大体无碍。

今日暴雨雪,进入最低温零下12℃左右的初冬时节。

昨日紧急作业,折回剩余菊花,又余三两枝,继续留观耐寒性。同时在根部作了防寒处理,培土铺草,因为对明年复芽怀有幻想。

去年有盆菊花,浇透水放无暖气地房中,春天竟然复芽。今年地栽,并不想来回折腾,故之。

今年地栽了若干棵菊花,对傲霜挺寒的菊品有了直观的感受。

果然,花非亲养,难知其性也!

此时理解宋代郑思肖的《寒菊 》诗: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还需背诵吗?不需要,真的不需要。

直切内心。

这几年,庭院养花,侧重乱花。

种子随机播撒,至于长出什么怎么长,都看老天的脸色,自己顶多帮忙拔拔草,更多时候与杂草丛生。

而花苗也是遇到什么买什么,只要能顺利过冬,都是好同志。

求得就是一个随机随性。

但今年的菊花,似乎有些动摇自己的种花理念。

传统名花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它们的姿态确实击荡人心。

与大地共雨雪,与日月齐风霜。

见它,不在书本里。

见它,有时是见自己的模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