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文带您解读“军品设计定型(鉴定)工作”

 笑笑生a 2023-11-06 发布于陕西
图片

设计鉴定的意义

图片
图片

 从技术角度来看,作为设计确认的一种方式,产品研制工作结束后,应进行全面的考核,验证其是否达到并满足《技术协议》中规定的使用要求,并对技术状态进行固化。从装备管理的角度看则有关军事规章规定:未经过设计定型(鉴定)的军工产品,不得交付客户(部队)使用。

设计鉴定与设计定型

图片
图片

 GJB1362A中设计定型定义为:国家军品定型机构对军工产品的战术指标和作战性能进行全面考核,确认其达到批准的研制总要求和规定标准的活动;设计鉴定则是指由定委组织或经定委授权,按要求对军工产品组织实施试验考核,设计鉴定只是针对设计的部分进行鉴定,确认其达到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并办理审批手续的活动。军品定型分为设计定型和生产定型。军品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三级以下,一级指“列为军队主要装备研制项目的军工产品”,二级指“列为军队一般装备研制项目的军工产品和主要装备研制项目的配套设备、配套软件等”。其他的为三级或三级以下产品列为正式装备部队的技术相对较简单的军品。

国务院、中央军委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一级定委)权限内的产品就是一级产品,一级定委按军工产品类别设立的专业定型委员会(二级定委)权限内的产品就是二级产品。一级、二级产品以设计定型的方式考核,三级或三级以下产品以设计鉴定方式考核。“经改进、技术革新后未改变原有主要战术技术性能和结构的装备,以及一般装备研制项目的配套设备、配套软件及其相关部件、器件、原材料等军工产品”也可采用设计鉴定方式考核。

设计鉴定准则

图片
图片

军品设计定型工作的相关标准和规定主要包括:《军工产品定型工作规定》、《军用软件产品定型管理办法》、GJB1362A、GJB170等;设计鉴定的工作原则均遵从《军工产品定型工作规定》和GJB1362A的基本要求,归纳起来主要有:

1

新产品研制应先进行设计鉴定,再进行生产鉴定;小批量生产或技术协议要求不需要生产鉴定的产品,可只进行设计鉴定;

2

按引进图样、技术资料仿制和国产化的产品,只进行技术鉴定或生产鉴定;

3

己设计鉴定产品的技术改进和产品的可靠性增长,单件生产或技术简单的新研产品,按有关规定进行适当级别的技术鉴定;

4

凡能独立考核的配套产品和一般零部件、元器件、原材料,以及配套检测设备等,均应在上一级产品设计定型(鉴定)前完成设计鉴定;

5

三级以及三级以下产品开展设计鉴定工作前,应按有关规定办理型号命名手续。

设计鉴定准备

图片
图片

 产品开展设计鉴定审查前,主要的准备工作有两部分,设计鉴定试验和准备设计鉴定审查所需的技术文件。有关具体的试验,要重点关注两个方面:

01 试验类别

 以电子产品为例,包括常温检测、环境适应性试验、电磁兼容性试验和可靠性鉴定试验。实际要以双方《技术协议》中的要求为准。考虑到经费、周期与产品的重要程度、复杂程度的匹配,允许以可靠性评估代替可靠性鉴定试验的方法来确认产品的可靠性。也可按照GJB1407的要求 “一项成功的增长试验可以免去可靠性鉴定试验”的要求,在研制阶段的研制试验可采取可靠性增长试验方法实施,具体还要根据试验的结果来判定是否免去可靠性鉴定试验。

02 试验顺序

 环境适应性试验的顺序非常重要。试验顺序的规定在GJB150.1和GJB150.1A均有明确要求,即:“从产品实际可能遇到的主要影响的环境因素出现的次序考虑安排试验顺序”,“试验顺序应根据试验件的特性、工作顺序、使用环境、各个试验环境的预期综合效应等因素确定”等。如何合理的确定试验顺序,可以参考GJB150.1 附录A,先确定产品的组和类,再依据《环境试验顺序表》确定。一旦确定了顺序,就必须按顺序开展试验,调整顺序需要征得相关方的同意。考虑到研制周期等因素,不同的试验可以并行实施,这样做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技术状态相同的试验样机分为两部分,同时开展环境适应性试验和可靠性鉴定试验。

 《研制总结》、《质量分析报告》、《标准化工作报告》等主要文件,设计鉴定审查时应做到与会专家人手一份,其他为备查资料(准备1套完整即可)。

 如可靠性指标的符合情况采用可靠性评估的方式进行验证,设计鉴定审查时,需提供《可靠性评估报告》作为考核依据,并非《可靠性预计报告》。评估和预计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可靠性预计值与可靠性评估值的差别很大;设计鉴定考核的虽然是MTBF最低可接受值,但可靠性建模分配预计工作必须以MTBF目标值为基准。否则,目标值就成形式上的指标。

设计鉴定审查

图片
图片

 一般情况下都是以会议形式开展,由主管机构(单位)组织。会议成立专家组,听取承制方汇报和相关单位的报告,通过质询、答疑、讨论、评估,形成审查结论。审查结论一般包括:

1

经设计鉴定试验考核表明,产品性能达到批准的战术技术指标或技术协议的要求;

2

经部队(或试用单位)的试用考核,表明产品满足使用要求;

3

产品符合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的要求;

4

产品设计图样(含软件源程序)和相关的文件资料完整、准确,符合标准化的要求;

5

产品配套齐全,能独立考核的配套设备、软件、部件、元器件已完成鉴定;

6

工艺稳定,测试设备和专用工具齐全,原材料、元器件、部(组)零件等有稳定可靠的供货来源,具备小批生产能力;

7

研制过程出现的较大质量问题均已归零;

8

承制单位具备国家或军队认可的质量认证资格。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