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4日:三板斧彻底失灵!投降才是哈马斯的最优选择

 新用户64671279 2023-11-06 发布于上海

前情提要:11.3:以军四面合围北加沙,正式上演瓮中捉鳖的好戏!

正如昨日文章中提到,以色列已经完成对加沙地带北部区域的合围,剩下的事就是瓮中捉鳖,以色列的地面行动将不会出现大规模的穿插和包围,而是以非常谨慎的行动不断从边缘地带慢慢蚕食。

那么,哈马斯何去何从?今日文章通过严格的推理,为读者解答,为什么投降,才是哈马斯的最优选择!

估计,一听到投降,有些人要炸毛,投降?还最佳选择?我已经可以感觉某些人会满地找帽子,往我头上扣,不过我劝这些人:不要哇哇叫!

以真实准确的信息,作科学精准的推演,这是我的习惯!

图片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以色列没有死刑!没有死刑!没有死刑!

以色列独立 75 年来,仅有 1 人“享受”过死刑。20世纪60年代,纳粹艾希曼被摩萨德从南美洲带回以色列,经审判后被判处绞刑。

以色列监狱里大概有数千名巴勒斯坦囚犯,其中许多人被监禁了几十年,例如在街上随意刺伤人或开车撞向路人,放很多国家,很多人绝对妥妥的“枪立决”。巴勒斯坦的恐袭囚犯们,甚至在以色列监狱立搞了囚犯人权委员会之类的机构,如果囚犯对待遇不满意,就组织绝食,迫使监狱当局接受了一些优待条件。

还有一个例子:1995年,当时的以色列总理拉宾,想和巴勒斯坦和平相处,结果被给刺杀了,这事儿震惊了全球。在审讯中,以色列籍刺客阿米尔毫不后悔自己的行为。他说:“我只是做了应该要我做的事,我不后悔,我为自己感到骄傲。”

                图片

按普通人的理解,刺客阿米尔是妥妥的“以奸”,被抓后还毫无悔意,妥妥的该千刀万剐。结果怎么着,因为以色列没有死刑,这货不但在牢里通过电话和会见跟一个叫特里姆鲍勃列尔的有夫之妇谈起了恋爱,后者最后离婚和阿米尔通过犹太宗教仪式结婚,以色列总检察长承认了他们的婚姻有效。最后,两人还有了一个儿子!
投降输一半,不投降就必须死!

图片穆斯塔法·达鲁尔是哈马斯萨布拉-特拉哈瓦营的军事指挥官,2日晚间,他在以色列陆军大举进攻加沙城时被以军步兵发现了活动踪迹,随后呼叫了以色列空军战机被定点清除了。

根据财联社11月4日电,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丹尼尔·赫格里当地时间11月3日表示,以色列国防军已在空袭中消灭了10名参与策划10月7日袭击以色列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指挥官。

可以说,对于普通哈马斯甚至哈马斯底层军官来说,投降是保全生命是唯一办法,而且他们的敌人以色列是一个文明国家,即使失去自由也可以保持作为人的基本尊严和人权。

或许,有人会觉得哈马斯尚有一战之力,此时谈投降为时尚早。不过,就我个人看法,哈马斯的三板斧已经失灵。

板斧一:以地道为依托的袭扰战法

昨日,哈马斯放出一段视频,展示了哈马斯武装分子钻出地道后对以军发动奇袭。

图片

图片

录像一出,挺哈人士精神为之一振,认为哈马斯有了克敌制胜的法宝。但我们只要冷静下来,且不说这段时间点不明的录像是否真实,即使真实,这种“肉身炸坦克”的成功率又有多高呢?把侥幸的偷袭当成可以夸耀的战绩,本质是失败者的一种绝望表现。

说起地道战,不能不提二战时,日本军队在硫磺岛战役中为美国海军陆战队准备的那些死亡坑洞。当时美军采取了一个办法:发现一个坑道,就用快干水泥堵死一个。结果日军准备用来对付美军的坑道,反成了埋葬自己的坟墓,直到今天,还有12000名日军骨骸埋在里面。

图片

比起硫磺岛战役那个年代,技术的进步已经能让以军借助一些新的科技手段探测地下世界。

首先是热成像技术,它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地道探测。尽管地道本身并不会释放红外线信号,但是大型地道内必然要装配通风设备,以避免内部人员被憋死。目前以色列方面已经切断了加沙的电力供应,此类通风设备便只能依靠自备发电机来维持运作,而这些发电机以及地下通道的通风口,都会是一个可以识别的热成像信号。另一个常见的地道探测手段是合成孔径雷达,此类雷达具备侦测一定深度的地下金属物体的能力,甚至能够对地下隧道进行探深和定位。

还有一种近年来被寄予厚望的先进技术,即高光谱成像侦察。高光谱探测设备是一种可以分辨物体表面极为细微变化的成像手段,不同的土壤介质、水流甚至空气波动都能在高光谱成像设备前显像,这种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矿产、水资源的航空广域探测。军事上这种成像技术也能够用于发现对方的掩体、地雷和隐蔽军事力量。以色列在这方面也颇有研究,在若干个研究方向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图片

哈马斯武装分子如果不走出加沙地道,等待他们的结局,不会比硫磺岛坑道中的日寇好多少。

板斧二:铜墙铁壁

以色列军方曾于10月13日要求加沙北部110万平民向南撤离,迄今已有20天了。据塔斯社10月31日报道,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乔纳森·康里库斯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称,已有超80万巴勒斯坦人离开加沙地带北部地区。现在又过去了4天,加沙北部民众估计剩余10到20万人,这其中还包括数千或上万哈马斯武装分子。不管加沙北部的民众是主动或被动留下,但换而言之,以色列方面既然发动地面攻击,说明在以方看来,还留在加沙北部的人,并不在以军行动的考虑范畴内。

数字是冰冷的,也是残酷的,但数据本身却是决策的依据。

至于哈马斯绑架的人质,借用我看过的警匪片中谈判专家的一句话:人质可是个宝,他们要没了,咱们都不会好过。

可以说,今时今日,哈马斯依赖的”铜墙铁壁“已不复存在。

板斧三:外部的舆论压力和外援

既然自身实力不足与以色列一较高低,哈马斯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外援

先说外援,表面上看似乎有救命稻草。

据半岛电视台报道,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哈桑·纳斯鲁拉自10月7日以来首次发表讲话:要求美国在加入战争的威胁下停止在加沙的敌对行动。截止日期定为11月3日。如果没有停火,纳斯鲁拉将全面动员并与以色列开战。

          图片

比起也门胡塞武装,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可就在以色列边境,本文定稿为11.4日,黎巴嫩真主党大打出手没有?并没有!

11月3日,还有一个国家则公开跳出来向以色列宣战。

据Al Bawaba通讯社报道,阿尔及利亚议会正式授权总统阿卜杜勒马吉德·特本对以色列发动战争,该决定是为了回应以色列军队在加沙地带大规模杀害巴勒斯坦人。

再加上如伊朗、也门胡塞、伊拉克什叶派民兵等虾兵蟹将,好一派”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气势,不过剖开这些眼花缭乱的慷概陈词后,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发言主要目的是迎合国内民粹思潮,通过树立以色列这个靶子整合内部力量罢了,要他们损耗自身实力跟以色列玩真个的,想多了!

图片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是昔日讨董联盟的表现。所谓的“抵抗之弧”各方势力的表现,不会比“讨董联盟”更好。

那么,国际社会的舆论压力,能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形成干扰吗?

基于哈马斯本身有撒谎的先例,他们的公信力可能除了简中圈外,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强。

图片

下图是一位加沙的母亲诅咒哈马斯,被“志愿者”堵住嘴。

图片

视频中一位加沙的母亲在哭诉自己死去的孩子,她骂“哈马斯是狗”因为他们害死了自己的孩子。

 57个穆斯林国家的外交部长在沙特会,就接收巴勒斯坦难民问题进行投票。结果,其中11个国家礼貌地表示反对,而另外46个国家非常不礼貌地表示,滚犊子

图片

抛开以哈冲突中那些信息战、认知战的真真假假,还有一个残酷的事实:

基于哈马斯开战初期夸大事实博取同情,国际社会包括阿拉伯国家的心理阈值,有个从高潮到下降的趋势!

用大白话说,就是先死的人多,然后曝光出来的人死得少,那么愤怒值就会减少,对巴勒斯坦或哈马斯的同情力度就会下降。

隋唐演义中,有个程咬金擅长的招数就是三板斧,但三板斧耍完,就必须拍马逃跑。而哈马斯的三板斧也耍完了,战无力,和不能,唯有投降是哈马斯的最优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