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苹果家族的两位独特表妹:一个是“卷到天边”,一个是“人间清醒”

 ADHD家长会 2023-11-06 发布于安徽

苹果的两个同龄表妹,同校同年级,今年都是初二年级,一个自小是学霸,众多老师眼里的尖子生,另外一个二表妹大家很熟悉了,自小就被家人批评不断的A娃。

因为家庭特殊原因,她们俩都从小住在外婆家,一起上学,给予的抚育模式并无差别。小学阶段,学霸表妹是一路风光,各种奖项拿到手软,考试排名基本是年级第一名,二表妹就惨了,经常倒数第一,偶尔倒数二三名,还沾沾自喜没有垫底。

两个孩子的表现,也让周边人给她们贴上了不同的标签:一个是清华北大的种子选手,一个是学渣没出路。各种吹捧和嘲笑交替出现在她们身边。二表妹的妈妈一直以来都为二表妹的成长所烦恼,因为二表妹几乎囊括了ADHD所有的缺陷:注意力不集中,读写算有障碍,性格冲动暴躁,喜欢撒谎……妈妈打骂一次,成绩进步一点,稍一放松就垫底,有时二表妹考试就是罢考心理,在试卷上糊弄画上几笔就不管了。学霸表妹则是精益求精,对于某一次考试中一个小小的失误就懊恼不已。

按照大多数人的经验来判断,这两个孩子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前途似乎也能下定论了,然而上了初中后,两个孩子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情绪问题成为关键。

这次期中考试结束后,我们都在外婆家吃饭,学霸表妹边吃边哭,因为数学最后一题没有做出来,外婆说,这次考试不难吧,我看二表妹很早就交卷回来了,说都写完了,二表妹说学霸表妹太傻了,不会做就瞎写也不能空白啊,我反正都写了,老师看我都写了,才让我交卷的,原来这是二表妹的小心思,妈妈在一边听了又生气,说心思不用在正道上,为了早点出考场玩,耍花招。二表妹妈妈现在放弃管理她学习,主要精力用在二女儿身上,二表妹也就“靠天收”学一些知识,她态度明确不上高中,中考前就报名中职院校,想学护理专业。妈妈也基本接纳了二表妹不能卷学习的事实,母女关系从小学阶段的对抗到现在的和平相处,家庭氛围一下就和谐了。

学霸表妹虽然目前成绩也是非常优秀,无奈山外有山,再也不能独霸天下,只要失败就会情绪崩溃,每天熬夜学习到两三点都不愿睡觉,总是担心别的同学还在偷学,无论怎么劝都放不下考第一的执念,觉得人生的意义就是考试战胜所有人,不仅要总分第一,还要单科都是第一,现在中学阶段测验考试特别多,失误在所难免,每一次都情绪崩溃,闹得家里不得安宁。外婆觉得学霸表妹要去看心理医生了,但孩子坚决不同意,说自己没有错,从小到大,你们不都说考试重要吗?不都说我将来要考北大清华吗?现在我不努力,会被所有人嘲笑,宁愿学习累死我也不愿考不过别人。

世事难料,孩子到了青春期,情绪问题成为成长的首要问题,包括A娃在内,一旦情绪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很可能会让成长“停滞”,心理上的压力会造成成长“变形”。二表妹虽然是A娃,但对生活充满热情,有自己的小目标,还不会到辍学的边缘,只是妈妈觉得有点可惜,娃也挺聪明的,咋就学习不上路呢?其实,我们需要改变一下对“学习”的认识,不是只是死记硬背刷题考试才是学习,二表妹喜欢用手机拍视频,打扮自己,也是一种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学起来内驱力很强,根本不要死看硬守逼着她学。

学霸表妹现在的情绪到了抑郁的临界点了,如果任其发展,后面的路很难走,智力再高也会被拉垮人生,很多聪明的孩子都考取了名牌大学,但是这些都只是短暂的满足,如同一位大学生读者给我来信,自己只不过比别人多点小聪明罢了,从小到大成长都是压力重重,家长只关心自己考得怎么样,很少问自己是否快乐,有的甚至抑郁后痛恨父母。

当下这样的教育氛围令人窒息,很多时候,我们家长的理念还是固守着学而优则仕这样的“真理”,但是科技的进步发展正在悄然改变世界,未来是多元的世界,人们的观念也不会单一,对人才的评价体系也会改变,所以无论孩子是学霸还是A娃,家长都要坚持一个原则,不要过早贴上标签,也不要试图让他们成为自己的理想实现的替代品,要让他们顺其自然快乐成长,学会不断自我改造,成为一个能经得起社会发展风浪的人。

今天的分享与ADHD并没有太大关系,但我觉得A娃家庭应该把更多的关注聚焦到情绪管理,不全是注意力的弥补,学霸表妹的注意力极其优秀,成长却被情绪困扰,痛苦不堪,二表妹注意力缺陷明显,但这并不不妨碍她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前途并非渺茫。

是“卷到天边”,还是“人间清醒”,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