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精品)湘艺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4.第十三随想曲
2023-11-06 | 阅:  转:  |  分享 
  
编写时间 2019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2019年 月 日 总序第 个教案



课题 第十三随想曲 共 课时

第 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聆听这首歌的录音。

2、采用聆听歌曲,让学生轻声跟唱的方法初步学会歌曲难点处理。

重点难点 1、重点聆听《第十三随想曲》,在歌曲结尾的地方,旋律音处于高音区,用降低调高或轻声哼唱的方法妥善处理。

2、讨论这首歌的思想内涵、艺术表现手法及音乐风格等。

教学策略 自学 合作交流 教 学 活 动 课前、课中反思

组织教学。

帕格尼尼的《第十三随想曲》,他的这首随想曲对连续三度双音下行半音的运用,使得乐曲听来像是一串神奇的笑声,鲜明的形象让人们开始用《魔鬼的笑声》来称呼这支曲子,渐渐连原来的名字都忘了。另外还必须要提到的一位被誉为“钢琴诗人”的音乐家肖邦,他的钢琴小品一向给人以幽雅迷人的感觉,表现了细腻的个人情感。其实他在众多作品中对音画语言的运用也做了多方尝试,甚至可以说,他对色彩的敏感和对音画的表现丝毫不亚于德彪西。

学习歌曲。

1、欣赏歌曲第一部分。

2 、思考歌曲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在力度、音色、意境、和情感上有什么变化?

3、欣赏全曲,根据乐曲的旋律、音色、情绪等的变化,想象乐曲描绘的情景。

三、学谱。

将全曲分两部分进行视唱,先练单声部,后练合唱部分,同时提示学生注意力度记号与各变化音的出现。

四、课堂小结。













献花(0)
+1
(本文系11路人甲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