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规则,那么生活就乱了套,法律、法规都是规则的具体体现。没有规则,就无法生产一个成功的商品供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生产中的规则就是各种生产工艺和生产标准。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总有一些人破坏规则,比如有的人犯了法,有的人不违规进行生产,生产次品和生产假冒商品,最终给别人造成了财产损失,甚至危及了别人的生命安全,自己也可能锒铛入狱。  在人类社会中总是存在着那些不守规矩的人,此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心理学家建议,远离那些不守规矩和规则的人。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人是一种群居动物,另外有些人不理解为什么别人会不守规矩和不遵守原则,还自信地认为自己能够改造它。其实这是很难的。有一种思想导致了很多人不愿意遵守规矩和原则,就是越是这样做的人越容易吃亏,会被认为是老实人。现实中也是确实存在有这种情况,比如在企业上班时那些遵规守举、按时上下班的人,待遇并不高,也不容易升职,有时并不讨经理的喜欢。 反之那些油腔滑调、动不动就迟到的人反而常常伴在领导的周围,很容易升职和成为管理者。有人说这种人是情商高,其实就是给这种人戴高帽子,这种人就是投机专营分子。 有的人说,良心丧于困境,就是一个人之所以不遵守规则是因为自己遭遇了不可克服的困难。用现代科学的说法就是道德困境。多数情况下这都是借口,多数人就是在没有遇到困难时,在相同的环境下,仍然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从不考虑其严重的后果,只不过是用道德困境为自己找了一个保护伞。另外有些人不喜欢坚守规矩的人,更喜欢懒懒散散的人,这也导致了不守规矩的人有了生存空间。为什么坚守规矩的人不容易接受人们的喜欢? 这是因为这类人往往自命清高,做事情很严谨,不能灵活变通,导致其他人感觉到非常麻烦,甚至影响了自己目标的达成。 因此这些人被孤立了。坚守规矩的人有的时候确实容易促进社会的进步,比如那些从事法律工作的人、那些从事保卫工作的人,但是有的时候坚守规矩确实也会阻碍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比如在销售商品的时候,如果不能够灵活地变更交易方式和价格,而是坚持一个价格不变和卖货方式不便,那么局面就非常可怕。 其个人利益也容易比较受损,不容易升职,不容易加薪,做事情的周期可能比较长,当然完成任务的难度也加大了。 实际上原则和规矩还是有一些不同的。原则相对于规矩来说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说是一个大范围,而规矩则是非常小的一个要求,必须严丝合缝地遵守。讨论这两者的区别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某些情况下,确实难以遵守规矩,那么,只要在原则范围内活动,有时也是可以的。 比如在战争的时候,在前线的将军就可以根据君命有所不受的原则,灵活调动部队和安排战略战术。 如果墨守成规,只按原来的作战计划的行动,那么遭遇失败的可能性非常大,正所谓兵无常势力、水不常形。做生意是这样的,做科研也是这样的。如果爱迪生不能不断改变方法,而是一条道跑到黑,那么就不可能有那么多发明创造。正是他不断地改变思路,才发明了电灯等等实用的产品。规矩是一个四周封闭的立方体,原则是一条直线,规矩和原则的建立都是为了社会的稳定,使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进步,避免付出太高的代价。 遵守严惩和规矩有的时候会让个人利益受损,不过这种利益受损只是暂时的,程度非常小,从长远看,反而是为了让未来获得更多的利益。 这种原则。规矩可以让自己少走弯。少犯错误,最大程度避免产生损失,所以不要耍小聪明。三国时期的马谡不肯遵守排兵布阵的基本规则,自以为是,结果失去了街亭,被诸葛亮灭了。类似的历史教训数不胜数,我们应该吸取这些教训。 有人会说不知道怎么遵守规矩、不知道怎么坚持原则,其实这没有什么难的,之所以说不知道,是内心在抗拒这些规矩和原则而不想遵守,就是找借口。 既然是规则和原则,显然条文就摆在桌面上,非常清晰,只要按照其要求去做就可以了。如果在心理上实在无法接受,那么可以多读读历史故事,了解在战争和经济等活动中出现的那些不守规矩以后导致产生严重后果的案例。这时心里就产生了恐惧感,就知道自己该不该遵守原则和规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