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为欧洲局部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北部地区海岸线的主要特征是_____,造成其主要的外力作用是_____。乙处位于板块_____边界,地壳运动活跃。(3分) (2)图中虚线是1月0℃等温线的一部分,影响其走向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2分) (3)图中甲丙沿线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有_____、混合农业、_____。(2分) (4)甲地降水比乙地更多,试分析其原因。(3分) 【答案】(1)曲折破碎(1分) 冰川侵蚀(1分) 消亡(1分) (2)盛行西风(1分) 洋流(或海洋)(1分) (3)地中海式农业(1分) 乳畜业(1分) (4)甲地纬度较高,受西风影响时间长(1分),而乙地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时间长(1分);甲地位于山地迎风坡,抬升更明显,地形雨丰富(1分);西风经过广阔海面,给甲地带来更多 水汽(1分)。(任选3点给3分)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图1为吉林省及周边区域示意图。2000年以来,吉林省水运客运量占综合运输的比例为0.2%一0-4%,货运量占综合运输比例为0.4%一0.6%。 材料二:吉林西部白城素有“八百里旱海”之称,多湖泊(当地称泡子),大多为内流湖。“一年也就是两场风,上半年一场,下半年一场”,春季盐碱土随风飞扬。 材料三: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吉林东部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形成明太鱼(黄线狭鳍)产业。在每年的10月至次年4月,明太鱼经过晾晒(反复冻融),再加工成明太鱼干,除本地人消费外,主要销往韩国。 (1)吉林省内河航运利用率不高,分析主要原因。(4分) (2)白城多泡子,但春旱严重。分析白城春旱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4分) (3)简要说明和龙市发展明太鱼产业的主要有利条件。(4分) (4)图2为甲地a-h月昼长的变化状况,a为________月份,b为________月份;假设地球绕日匀速公转,此期间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了约________度(取整数)。(3分) 【答案】((1)河流封冻期长;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河流通航里程较短;东部地区落差大,流速快;多边境河流,人口少,运输量小等 (2)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多大风,蒸发旺盛;地表水盐度较高,不能用于灌溉 (3)气候适宜;劳动力、土地成本低;接近韩国市场;与韩国相同的饮食文化和语言 (4)1 2 15或16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图为某大城市1960-10年人口和土地利用统计图。 材料二 该大城市示意图。 (1)据材料一描述该城市的发展特征。 (2)从城市功能区看,A处最有可能形成 区。 (3)简析B处布局工业区的合理性。 (4)随着城市的发展,该市准备建设一个卫星城,图中①②③三处最合适的位置是 。 (5)简要评析湖泊、山地对城市环境和交通的影响。 【答案】(1)非农业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增加;城市建成区(城市用地)面积增加(2)商业 (3)靠近铁路和河流,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位于河流下游,污染小 (4)① (5)湖泊、山地可以改善并美化城市环境, 但也会影响城市交通网的布局 【解析】(1)读图可知,该城市总人口增加,非农业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增加,城市用地面积增加,城市化水平在提高。 (2)读图可知,A位于城市中心地区,交通便利、人流量大,应为商业区。 (3)图示工业区B位于城市北郊,远离城市中心,对城市影响小;近铁路线和河流、对外交通便利;位于城市河流下游,对城区水源污染小;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4)卫星城应布局在城市的郊区,地形平坦开阔,适宜布局工业和城市建设的地区,①处靠近主干公路和河流,交通便利;地形平坦,用水便利;距离城市不太远,①处建设卫星城合理。②距离市中心近、且靠近旅游景区,建设卫星城市,不利于城市环境建设;③在城市东南,近居民区,建设卫星城市,对居民区影响大。 (5)湖泊、山地对城市环境和交通的影响要从有利和不利方面进行分析;湖泊、山地可以改善并美化城市环境, 但也会影响城市交通网的布局。 4. 河南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中原城市群“一极两圈三层”的框架,其中,“一极”是被寄予全省经济发展核心增长极厚望的“郑汴新区”。而“两圈”则是以城际快速交通和高速铁路为纽带,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半小时”和“一小时”交通圈。“三层”即包括“郑汴一体化”区域的“核心层”,包括洛阳、平顶山等7个省辖市的“紧密层”以及包括南阳、商丘等9个省辖市的“辐射层”。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简要分析中原城市群规划实施的有利条件。 (2)郑州是河南省的省级行政中心,规划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化物流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请你谈谈郑州发展方向的可行性。 (3)郑州早在新区建设之初,就率先提出“复合城区”理念,即通过功能、产业、生态、空间以及体制的复合,囊括三大产业,形成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代复合型新区。“产业是经济增长的根本,通过打造'复合城区’,依托产业优势,对新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依托产业的聚集效应,可以加快中小城镇的发展。”请你谈谈对该段话的认识。 【答案】(1)优越的地理位置,靠近京津唐工业区,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推动城市化的发展;地形平坦广阔;交通便利,多条全国重要铁路在该地区交会;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煤炭等矿产资源;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等 (2)现代化物流中心:地处我国华北中部,市场广阔和地理位置优越;陇海铁路和京广线交会,交通便利;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区域联系日益密切,为物流行业发展提供了条件。先进制造业基地:政策扶持;资源丰富,为制造业提供了原料条件;交通便利;科技发达,是河南的文化中心,劳动力素质高等 (3)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特别是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同时也缩小了城乡差别;复合城区的建设可以避免城市化过程出现的问题,促进城市合理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解析】(1)城市建设的区位条件主要从自然条件如地理位置和地形等方面分析;社会经济条件从交通、政策、资源和人口等方面分析。中原城市群地理位置优越,靠近京津唐工业区,便于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推动城市化的发展;地形平坦广阔,利于城市空间发展;交通便利,多条全国重要铁路在该地区交会;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煤炭等矿产资源,工业发展资源丰富;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等。 (2)现代物流业发展条件,主要强调市场、交通等条件,涉及区域联系和区域交流等;郑州地处我国华北中部,市场广阔和地理位置优越;陇海铁路和京广线交会,对外交通便利;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区域联系日益密切,为物流行业发展提供了条件。 郑州作为先进制造业基地条件主要考虑科技力量、政策、交通、劳动力优势等:有当地政策的扶持和鼓励;附近资源丰富,为制造业提供了原料条件;陆、空等交通便利,近京津地区,郑州是河南省会城市科技发达,是河南的文化中心,劳动力素质高等。 (3)主要从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同时克服了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来分析;'复合城区’,是依托产业优势,对新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依托产业的聚集效应,可以加快中小城镇的发展,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它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特别是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同时也缩小了城乡差别;复合城区的建设,是通过功能、产业、生态、空间以及体制的复合,囊括三大产业,形成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代复合型新区,可以避免城市化过程出现的问题,促进城市合理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本题考查区域城市化的发展及对区域经济影响。分析中原城市群规划实施的有利条件,要从自然条件如地理位置和地形等方面分析;社会经济条件从交通、政策、资源和人口等方面分析。郑州规划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化物流中心的条件,主要强调市场、交通等条件,涉及区域联系和区域交流等;建设成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条件,要考虑科技力量、政策、交通、劳动力优势等。打造'复合城区’,依托产业优势,对新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依托产业的聚集效应,加快中小城镇的发展的认知,主要从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同时克服了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来分析,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同时也缩小了城乡差别;避免城市化过程出现的问题,促进城市合理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地理选考原始分差一分,高考赋分差三分!! |
|
来自: 新用户7828mnJr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