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赏国粹,品指间生花的剪纸技艺

 生活信息派 2023-11-06 发布于江苏

手中剪纸生万物,

工巧殊胜尽风华。

一张张彩纸,寥寥数剪,就可以剪成栩栩如生、精巧秀美的模样。

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是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也是我国国粹。早在纸张发明之前,中国古代的先民们就开始运用镂空和雕刻的技法,在皮革或金属上记录事件和呈现内容,随着造纸术的发明与造纸业的发展,剪纸艺术在中国出现。

慧心巧手的民间艺术

剪纸是我国普及和具有群众基础的民间艺术,它最早是作为一种应用美术而存在,如陶瓷、刺绣木雕、石刻等的设计样稿,甚至妇女们做鞋、缝衣都用纸剪成一个样稿,彼此借鉴流传。

南北朝时期,开始流行起一种特别的妆容方式——花钿,即女子将金箔剪成对称花样,贴于额前,使妆容更显丽色。南北朝时期的长篇叙事乐府诗《木兰诗》中,就有“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的记载。

南宋时期,皮影戏盛行,民间艺人就将皮影和剪纸结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剪纸艺术,就是皮影剪纸。宋代还开创了在瓷器上印剪纸图案的先河,在施釉之时,贴上剪纸,入窑烧制。 

到了现代,剪纸的应用多体现于节日里装饰使用的窗花、门笺、灯花等,人们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墙上或明亮的玻璃窗上、门上,节日喜庆的气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浓郁。

剪纸在长久的流传中,人们不断地变换、丰富它的内容,渐渐演变为一种生活艺术。人们将平时喜闻乐见的事物都融入剪纸作品中,赞扬美好的事物,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憧憬,对生命的歌颂。

风采各异的剪纸流派

剪纸类型繁多,不同地区的剪纸反映着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审美追求和独特的民族精神。代表南方的潮汕地区剪纸和代表北方的陕西安塞县剪纸在风格上就大不相同。

潮汕剪纸的创作构思、形式表达最突出的是随物赋形,更突出一种秀美型的审美情趣。

在年节喜庆日子里,作为供品的水果贴上循照水果外形而剪成的香蕉花、柚花等;在鱼、鹅、猪、鸭、鸡五牲上,贴的是鱼花、鹅花等。可以随形就随形,可以依样就依样,大多剪出基本象形的模样之后,再采用“花中有花”的套嵌方法,剪出表现吉祥题材的花草鸟兽,并结合“寿”字、“喜”字等。

安塞剪纸艺术造型简洁质朴,注重夸张变形,传承着古老的审美情趣和造型观念,刀法粗犷有力。安塞人对窗花情有独钟,每逢过年,家家都要贴上新窗花,简朴而隆重。每家每院都是一个展现剪纸艺术的天地,有窗花、炕围花等,不仅给农家土院增添了浓烈的节日气氛,也表现了他们独特的审美情趣。由于地处中原文化的发源地,加之古时候交通闭塞,安塞剪纸的纹样较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造型纹样,如鱼身人面、狮身人首等,传承了中华民族阴阳哲学思想。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人们世世代代与自然、命运作抗争、搏斗,剪纸作品彰显的是安塞人的勤劳朴实、豪放爽直。

寓意于形、借音达意

剪纸善于把多种物象组合在一起,并产生出理想中的美好寄托。无论用一个或多个形象组合,皆是“以象寓意”“以意构象”来造型。同时,又善于用比兴的手法创造出来多种吉祥物,把约定成俗的形象组合起来表达自己的心理。

凤凰在民间传说中是“百鸟之王”,也是民间剪纸中常用到的元素之一。凤凰代表着吉祥和平,而正是因为凤凰拥有着人们赋予的神圣、崇高的内涵,所以凤凰的形象深受人们的喜爱。

花大色艳、雍容华贵的牡丹也被当成富贵的象征,并组成了各种各样的吉祥剪纸。在中国传统意识中,牡丹被视为繁荣昌盛、幸福和平的象征,并且华而不虚,贵而不俗,具有傲骨正气,也代表着中华民族泱泱大国之风范。

中国剪纸艺术源远流长,方寸之间,百般变化,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更是千年演进的文化缩影。剪纸是扎根于大地的艺术,是人民的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剪纸艺术也能不断创新,拥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在老百姓的家中焕发生机与活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