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练习演讲几年后,发现最好用的是这三个结构

 融亿圆 2023-11-06 发布于重庆

我学过很多技能。

其中专门花钱学的技能有两项:

第一项是冰球:

9年前,我非常痴迷这项运动。当时找到了前国家冰球队队员刘佳明,跟着刘教练学过一段时间。每节课平均¥500。

第二项是演讲:

2年前,我找到马徐骏老师,他是“中国最贵的演讲教练”。当时参加了8次课程,平均每节课近¥3,000。

马徐骏老师也是「得到」专栏《马徐骏说杂志》、以及《新知报告》的主理人。

专栏主要是精读国外更大期刊杂志中的精华内容,能瞬间Get到很多新知。

前几年听「得到」,除了万维钢的内容,听的最多的就是马徐骏的内容了。

上周,也收到了他的新书《成名》。

迅速看完,发现我花几万块参加的课程内容,很多都在里面。

“中国最贵的演讲教练”,到底是怎么去讲演讲的?

大家应该很想知道。

练习演讲几年后,发现最好用的是这三个结构

在马老师看来,演讲、甚至所有场合的表达,无非只有三个目的:

1、描述清楚一个事物

2、动员别人做一件事

3、传达一个理念

比如“讲清楚《纯粹理性批判》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给你父母介绍你男朋友现在的情况、介绍一项自己的发明、让别人知道现在去火星为什么很难...”

这些都是要说清楚一个事物,即「说明型」表达。

还比如“号召大家保护海洋环境、呼吁大家关注流浪狗健康、说服你爸不要抽烟、在直播中让大家买自己东西...”

这些都是为了动员你做一件事,即「动员型」表达。

而像“传达新员工公司的愿景、罗永浩告诉别人自己为什么要做手机、原研哉介绍极简的设计理念、分析师告诉你为什么要用图形去思考问题...'

这些都是为了传达一个理念,即「感召型」表达。

那么,这三个表达框架,有什么用呢?

我现在几乎写每一篇文章,去公司做每一场培训都会用到。

接下来,我就分别介绍下这三个结构。

练习演讲几年后,发现最好用的是这三个结构

如何把一个事物介绍清楚?

在马老师看来,就三步:

「是什么」+「与什么对比」+「有什么意义」。

举两个案例。

「是什么」

孩子这次考试数学考了80分。

「与什么对比」

在全班倒数第一。

「有什么意义」

之前都考不及格,但这次他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很欣慰。

还比如,尼尔·泰森(Neil Tyson)在《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一书中,为了说明地球有多么渺小,他也是用了同样的结构

「是什么」

与太阳系其他星球上的山相比,地球的山其实微不足道。

「与什么对比」

火星的最高山奥林匹斯山的高度约2万米,山底部近500千米宽,这让阿拉斯加的麦金利峰看起来像个鼹鼠丘。

「有什么意义」

宇宙中的恒星比任何海滩上的沙粒还多,比地球形成之后经历的秒数还要多,比曾经生活过的所有人写下的文字和发出的声音还要多。

所以,哪怕是复杂的天体物理学知识,也可以用这个结构讲得明明白白。

「是什么」+「与什么对比」+「有什么意义」。

我在自己的写作和做视频中,也经常使用。

比如在《深度思考:如何大幅提高你的思考能力》这篇文章中,我也是这样的讲思考的:

「是什么」

深度思考,往往需要拆解一件事中,隐藏的「计算」部分(黑箱)。

就像汽车的发动机舱一样,黑箱往往很复杂。

分析师就需要对事物之间复杂关系的理解,所以我们会用三角形、矩形、环形和线形这些图形,去画出各种关系。

「与什么对比」

而普通人的思考,往往只基于事情的「输入-输出」这两个点。

比如“坚持,就能成功”,“听到一个炒股秘诀,感觉立即就能赚钱。”

他们的思考往往很简单。

「有什么意义」

深度思考,往往理清楚了黑箱中的本质,往往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而普通人只管「输入-输出」,他们只能修改一件事表象。

只更正“汽车仪表盘上的数值”,是没法真正解决问题的。

练习演讲几年后,发现最好用的是这三个结构

要想说服别人做出某种行动,也是需要表达三个东西:

「现状」+「损益」+「动作」

比如以直播场景为例展开。

「现状」

这个牌子的运动鞋全网都断货了,我们好不容易拿到了100双,还是最新限量款。

「损益」

今天在直播间下单还能享受9折优惠,过了零点就没有了。

「动作」

马上下单吧!手慢就没有了!5、4、3、2、1,上链接!

动员型结构不只是卖货好用,历史上著名的演讲也会使用这个结构。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的《我们将战斗到底》采用的就是典型的动员型结构。

「现状」

我们必须非常慎重,不要把这次援救说成是胜利。战争不是靠撤退赢得的。但是,在这次援救中却蕴藏着胜利,这一点应当注意到。

「损益」

敌人有一个入侵英伦三岛的计划……德国将向我国或法国发动新的攻势,已成为既定的事实。

「动作」

我们决不投降,决不屈服,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战斗,我们将在海洋上战斗,我们将充满信心在空中战斗!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保卫本土,我们将在海滩上战斗!在敌人登陆地点作战!在田野和街头作战!在山区作战!我们任何时候都不会投降。

这既是一篇成功的演讲,也是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篇演讲的结构,就是动员型。

在整个结构中,最关键的是两点:

1、在「损益」环节,尽量强调损失,毕竟大家都有损失厌恶

2、在「动作」环节,把需要别人的行动,越具体越能操作最好。

比如说:“赶快拿起电话拨打××××××××”就比“如果有需求,就联系我们。”要好很多

对于这个结构,我用的最多的,就是在和孩子的沟通中了。

比如我带他去商场玩,他经常在一个地方玩得不想离开,怎么办呢?

这时我们就会告诉他:

「现状」

爸爸今天带你出来玩,我们总共有三个“时间格子”

第一个时间格子用来吃饺子,我们刚刚用过了。

第二个时间格子玩沙池,现在我们也用过了。

「损益」

最后一个时间格子,本来是用来坐地铁。但是如果你还是用来玩沙,那我们就没有时间格子去坐地铁了。

你肯定不想打车回去(小狮子只坐儿童安全座椅,所以不坐滴滴)

「动作」

这样,爸爸今天带你去地铁的第一节车厢,我们马上坐回去,把最后的时间格子用掉。怎么样?

练习演讲几年后,发现最好用的是这三个结构

感召型结构的公式是:

「不满」+「期待」+「许诺」

感召型和动员型的区别是:

动员型结构一般呼吁的都是做出一个具体的动作。比如让对方做某件事或者购买某种商品;

而采用感召型结构的目的是让对方受到精神层面的感召,从而加入某个团队或支持某种事业。

马老师在书中列举了一个案例:

在他的开年演讲中,华大基因的朱岩梅老师有过一次非常精彩的演讲——“火眼”是怎样炼成的。

她从讲述华大人是如何在疫情暴发期间,用极短的时间成功完成大规模核酸检测的研发,并打造“火眼实验室”开始,最终讲到了华大基因的愿景,把感召型结构用得非常漂亮。

「不满」

2012年,我在瑞典诺贝尔博物馆的纪念品商店里看到了这把尺子。叫发明之尺。从1801年到2000年,每一厘米代表一年,一面刻着当年的重大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另一面刻着当年的重大社会、文化事件,一共200个。我一厘米一厘米地仔细看过去,前面199个,没有一个和中国人有关系。可以这么说在过去200年里,中国在对世界的科学技术贡献上,几乎交了白卷。直到最后一个——2000年,写着“人类基因组计划接近完成”。

「期待」

2000年,既是一个世纪的结束,也是新世纪的开始。诺贝尔博物馆选这一事件作为尺子的结束,是很值得回味的。我想,既是反思过去,也是期待未来。我们期待,中国人可以在下一把尺子上,留下很多很多造福人类和值得骄傲的贡献。

「许诺」

我相信,华大有机会,让中国带领世界,“消灭”几种病,像过去欧美国家“消灭”天花、“消灭”小儿麻痹症等一样。

华大有一个梦想:

有一天,让地中海贫血的孩子,重拾健康和欢笑。

有一天,让所有的女性远离宫颈癌。

有一天,让结直肠癌中晚期不再发生。

我们想守护每一个人,让人类从“共同富裕”走向“共同健康”。

讲宏大愿望时,往往需要讲到这个结构。

我曾经这个视频的表达,也是用到这个结构。

「不满」

人类思考问题和处理信息的效率,实在太低效了。

因为思维都在每个人封闭的头脑中,大家很难像计算机那样共享算法。

「期待」

大家可以掌握可以用三角形、线性、矩形和环形去绘制自己的思维方式。也就是把思维结构化,然后让AI学习这种思维方式。

今后遇到问题,我们可以调度掌握了图形思考的AI帮我们画思路,这意味着我们可以调度很多人的思维方式帮你思考问题。

「许诺」

现在需要进行三步:

1、人脑学习图形思考,并画出大量图形

2、让AI学习图形

3、让AI尝试用图形回答大家的答案。

在三年前,我提的方案,大家觉得很夸张。

但现在GPT出来了,其实就很容易实现。

练习演讲几年后,发现最好用的是这三个结构

这就是三种演讲,其实我认为,是任何一次表达的三种基础结构:

1、「说明型结构」

「是什么」+「与什么对比」+「有什么意义」

描述清楚一个事物

2、动员型结构

「现状」+「损益」+「动作」

动员别人做一件事

3、感召型结构

「不满」+「期待」+「许诺」

传达一个理念

一开始你很难记住,但在我看来,它们三个其实也是在解决:

What(说明)、How(动员)、Why(感召)这三个问题。

当然,按我的习惯,我不会只用文字概念去理解结构。

所以当年在我学习的时候,我也画出了它们完整的图形。

下面介绍下我对于整套结构的理解逻辑。

「说明型结构」

其实是为了描述清楚事物A,然后拿出另一个事物B进行对比。

这两步很好理解,但怎么去描述对比后的意义呢?

意义,其实是事物A和事物B做对比后,这个对比对听众的关联性。

练习演讲几年后,发现最好用的是这三个结构

比如我一直觉得GPT-4太好用了,但身边99%的伙伴是没有真正用它的,怎么去介绍呢?

「是什么」

GPT-4能看懂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数据,接收的文字输入长度达到了惊人的32000字,而且有大量插件(A事物的状态)

「对比什么」

而GPT-3.5只能输入文字,最多只能接收3000字,而且没有插件(B事物的状态)

「有什么意义」

一定注意,这里的意义,一定是和对方有关联的。

比如我会说“你不是很喜欢在Youtube上面刷视频吗?

我现在很多英文的长知识类视频,都不用自己费时间看和提炼知识了。使用GPT-4的一款插件,让GPT-4花30秒帮你看一遍,想了解其中什么知识,直接问它就可以了。

练习演讲几年后,发现最好用的是这三个结构

「动员型结构」

这个结构本质上是强调现状A,和未来状态B之间,利益的落差感。并且给出一个明确动作,能让对方从A都走到B。

练习演讲几年后,发现最好用的是这三个结构

这里我发现,“损益”是发生在“现状”A之上的,而不是发生在未来状态B。

什么意思呢?

比如我之前一直想父亲戒酒,以前告诉他“你每天喝xx量的酒,会少活xx年。”

这种建议基本没用,强调未来的某个损益,对于他们来说是完全无感的,多数人追求更快乐的当下。

后来我刚好在马徐骏的《新知报告》中,看到了一篇他分享的《柳叶刀》的论文:

喝一汤勺的白酒(8毫克),可以立即引起大脑神经元上千万个神经元的死亡。

这部分记忆会瞬间消失。

我父亲很喜欢写毛笔字,也经常背诵唐诗宋词,记忆是他炫耀的资本。

他真的没喝酒了。

「感召型结构」

第一次看到「感召型结构」,就发现它很像分析师常用的控制分析模型。

练习演讲几年后,发现最好用的是这三个结构

只不过一开始要表达「失稳」状态,然后让听众重新回归正常状态,并且还能超出预期。

练习演讲几年后,发现最好用的是这三个结构

这种结构,是不是很熟悉?

你看的80%的好莱坞电影,都是这个结构。

「英雄之旅」的这个模型,喜欢演讲的小伙伴,一定都知道。

只不过很多人把它画成了环形,从逻辑来说,完全不对:

练习演讲几年后,发现最好用的是这三个结构

标准的故事结构的逻辑,应该是这样的:

练习演讲几年后,发现最好用的是这三个结构

不过,故事结构和马老师的「感召型结构」,还是稍微不一样。

故事结构的时间点,是站在故事已经发生后的结尾,去呈现完整的故事。

而「感召型结构」的时间点,是指故事还未发生,去给对方描述未来的逻辑。

所以,在相亲时,给别人强调自己价值观、创业时描述未来的宏大蓝图、准备去探索一个前无古人的项目...对于这些事,你想说动对方,都需要练习「感召型结构」

练习演讲几年后,发现最好用的是这三个结构

有了这三张图,每次在表达时,我大脑中就会直接调取其中的图,然后直接使用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