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方的素食主义,是怎么一步步走向大众的?

 qly_ 2023-11-06 发布于广西

图片

道德和宗教的觉醒

1842年,是近现代西方素食的开端。

这一年,大英帝国刚刚打完鸦片战争,第一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不列颠开启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图片

△维多利亚时代,繁荣的伦敦

大英帝国的荣耀,在食物上彰显。为了市场上日益增加的肉食需要,古老的“羊吃人”运动在那个时代最文明的国度,竟然依旧生机勃勃。

和四个世纪前一样,依然不断有农民因为贵族的贪欲,失去赖以为生的耕地,只能流落到城市的贫民窟。

底层食物匮乏,中层食品不安全,上层山珍海味。食物问题,无疑是当时英国社会的痛点。

于是,1842年,“素食者”(Vegetarian)这个词出现了

图片

△世界素食协会成立,1947,英国

之前,“素食”的概念从属于“毕达哥拉斯主义者”。从那时起,西方的素食者才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名字

这批素食者,大多是出于道德的原因吃素。

诗人雪莱就是一位道德素食的先驱。

图片

△雪莱

早在西方素食概念出现的30多年前,1810年,雪莱在抒情诗《麦布女王》中写道:

“这时他不复

       屠杀面对面眼看着他的羊羔,

   恐怖地吞食那被宰割的肉,

      似乎要为自然律被破坏复仇,

  那肉曾经在人的躯体内激起

  所有各种腐败的体液,并在

 人类心灵中引发出所有各种

       邪恶欲望、虚妄信念、憎恶。”

与此同时,西方宗教对素食的态度也开始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天主教伦理认为,人比动物高级,所以人吃动物是无可厚非的。

但宗教改革之后,福音派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样化,最终也在19世纪中叶分化出了一个提倡素食的教派——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图片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创始人,艾伦·G·怀特

1860年,该教会成立。其创始人——“女先知”艾伦·G·怀特,曾在著作中这样写道:

“(动物)对受苦的同伴表现出同情和怜悯。许多动物对那些负责它们的人表现出感情,远比一些人类表现出的感情要好。它们对人形成了依恋,这种依恋不经历巨大的痛苦是不会破裂的。有谁会有一颗人类的心,一个曾经照顾过家畜的人,能如此充满信心和感情地看着它们的眼睛,心甘情愿地把它们交给屠刀呢?他怎么能把他们的肉当甜点吃呢?”

工业革命,带来的不只是文明

尽管有道德和宗教方面的提倡,在19世纪到20世纪,西方素食一直是极小圈子里的事情。沉溺在工业革命成果的西方人,没有意识到危机正在逼近。

工业革命,看似给人类带来了科学、健康,带来了美好的生活,但这种美好是建立在剥削之上的:人对人的剥削、人对动物的剥削。

图片

这种剥削,如果不加以抑制,终究会反噬。

人对动物的剥削,其反噬源于那些最古老而简陋的生命——病毒。

不得不承认,工业革命之后,西方在医学上取得了极大的辉煌成就。从3000年前的古埃及就开始威胁人类生存的天花病毒,19世纪开始在欧美绝迹了。

自从1802年取得英国议会认可后,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牛痘疫苗就传遍了欧洲大陆和美洲。

图片

制服了天花的西方人,逐渐产生了这样的一种错觉:凭借科学,人类能制服自然、永远享受繁荣与健康。

但一百年后,这个幼稚的幻想就破碎了。

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出现。(这场疫情爆发于一战期间,当时参战各国为了战争利益而封锁消息,只有中立国西班牙大量报道了疫情,导致人们误以为疫情主要爆发于西班牙。)

这场疫情,可能造成了2500万~1亿人的死亡。要知道,当时的世界人口也不过17亿左右,几乎相当于现在死了1亿~4亿人!

图片

从此之后,季节性传染病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反复发生。

工业革命之后,畜牧业的集约化养殖,变成了病毒的温床。

除了物质上的传染病,工业化养殖业也带来另一个严重的问题:对生命的漠视

自然主义文学的创始人爱弥尔·左拉,在小说《巴黎的肚子》中,曾对当时19世纪后期,西欧屠宰场的血腥有过这样一段描写:

图片

该描写可能会使您感到不适

图片

点击空白出现

图片

该描写可能会使您感到不适

图片

点击空白出现

也正是在这种对生命的漠视下,西方的素食发展到了新阶段——纯素/维根(Vegan)。

一生,百年,半部历史

西方第一位纯素者唐纳德·华生(Donald Watson),出生于1910 年。他的童年,正好经历过那场可怕的西班牙大流感。

在他少年时期,目睹了农场宰杀动物之后,他再也吃不下去肉了。

后来,认识到养殖给家禽和奶牛带来的痛苦之后,他又戒除了蛋奶。

1944年,唐纳德怀着对动物的爱,创办了“英国纯素协会”这样一个慈善机构,并在西方首次提出了“纯素/维根”(Vegan)的概念。

图片

△唐纳德·华生

20世纪40年代可以说是素食面向大众宣传的“种子期”。除了“纯素”概念的出现,1849年,首次有研究者——威廉·C·罗斯(William C. Rose)证明,素食可以提供完整的蛋白质

但素食事业,直到20年后,才真正迎来转机。

20世纪60年代末,是全世界年轻人都躁动起来的时代。从法国的五月风暴,到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再到美国的嬉皮士运动,世界各地都有年轻人都走上街头,发出自己的声音。

图片
图片
图片

△五月风暴(左)、布拉格之春(右)、嬉皮士(中)

美国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普遍都对上一代人和美国政府的政策很失望。

先是反越战的游行,接着,以“爱与和平”为目的、反传统的嬉皮士出现了。

当时,很多西方的年轻人尝试做一些上一代看来该“下地狱”的事情。其中有些人选择逃避现实:吸毒、纵欲、享乐;但也有很多人尝试改变世界:艺术表达、改信东方宗教、吃素食……

1971年,嬉皮士运动的标志性人物斯蒂芬·盖斯金(Stephen Gaskin),在美国乡村音乐发源地,田纳西州的纳什维尔(Nashville)建了一家纯素农场。到1975年,农场已经形成了有750位居民的纯素社区。

图片

△1972,斯蒂芬向他的追随者和教堂的会众解释他的信仰

虽然嬉皮士运动让素食走进了大众视野,但在公众的意识里,素食仍然是一种“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

即便早在1948年就有学者就研究过素食的蛋白质问题,营养学界还是长期认为全素饮食不健康。

但嬉皮士运动结束不久后,理论错误指导的恶果就显现了:20世纪后半叶,西方“富贵病”开始高发。

图片

△美国的超重率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飙升

从此,素食的传播,就一步步吹响了胜利的号角

1977年,美国议员麦戈文的报告指出:“美国人的饮食变得越来越富了——富在肉、饱和脂肪、胆固醇和糖上。”

1982 坎贝尔教授的《饮食、营养和癌症》出版。

1997年,美国膳食学会首次承认,素食可以提供人类所需的所有营养。这标志着营养学界态度的转变。

2005年坎贝尔教授《救命饮食》、威尔·塔特尔博士《世界和平饮食》出版,开启了素食的大众传播。

图片

……

2005年,西方纯素首倡者唐纳德·沃森逝世,享年95岁。

他在西方首创的纯素概念,见证了素食从无人问津到走进公众视野,见证了公众对素食的认知从“叛逆”、“特例独行”到“爱心”、“同样健康”,他的一生,几乎是半部西方近现代素食的历史。

他就历史中的一颗种子,在黑夜中种下,迎来了黎明时的光。

这样的一生,想必是最有精彩的吧。

/ 特别鸣谢 /

说蔬”公众号余力博士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