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支原体肺炎,厉害的是“肺炎”,不是“支原体”

 我爱看金匮伤寒 2023-11-07 发布于江西

今年秋天支原体肺炎在全国多地爆发,很多幼儿园和小学都一个班级接一个的生病,医院的急诊全都爆满。老百姓的紧张更多的是对孩子生病症状的本能反应,很多人谈“支原体”变色,可是却不知道其实凶险的不是支原体而是“肺炎”。

单独提起肺炎,很多人都会觉得没啥事儿,顶多去医院打个点滴就好了。可是如果我提示你一下,“非典”的全称叫做非典型肺炎,“新冠”的全称叫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现在你还觉得肺炎是小毛病吗?

肺炎是中国5岁以下儿童和80岁以上老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有超过1000万人因肺炎入院,肺炎的全人口死亡率常年徘徊在万分之一左右。简单理解,每一万个得肺炎的患者中就有一例死亡。考虑到肺炎的普遍性,多数人一辈子都会得几次。这个概率还是有点吓人吧?好消息是年轻人的致死率要低很多,坏消息是儿童和老人的致死率要更高。

所以支原体肺炎的凶险不在于“支原体”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而在于它传播后导致的肺炎症状在儿童中通常都十分明显。而儿童又恰恰是肺炎的高风险群体。一旦出现大规模感染,就难免会有人进ICU,有人救不回来。

支原体并没有多厉害,它不好检测,但是还是可以诊断出来,它免疫一些抗生素,但还是有药物可以对抗它。所以面对支原体感染不要慌张,要有序的处置:

  • 如果不发烧,除非有极为严重的咳嗽,或者痰中带血,不然不需要去医院。医院里全是支原体患者,去了反而可能会加重感染。
  • 如果发烧不超过38度,且只是伴有头疼,乏力等温和症状,也不要贸然去医院。理由和前面的一样。
  • 如果发烧超过38度,可以先尝试用退烧药降温,如果病情持续发展就应该去医院了。
  • 到了医院听从医生和护士的安排,不是所有的发烧都是支原体感染,肯定得先做全套的检查确诊问题。
  • 支原体感染治疗的重要目的是避免发展为肺炎,已经发展为肺炎的要控制炎症。在医生眼里每一个肺炎都不能掉以轻心。
  • 其实多数儿童感染支原体后都是自愈的。千万不要一点小毛病就往医院跑。

最后跟大家普及点肺炎的冷知识:

  • 一共有4种主要类型的肺炎: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和医院获得性肺炎。细菌性最常见,病毒性较少见,真菌性比较罕见。
  • 医院获得性肺炎是由于感染医院内的细菌导致的。由于存在于医院内的细菌群通常都有很强的抗药性,所以这个类型的肺炎很不好治。这也是为什么我建议不严重不要去医院。肯能本来没啥事,去了反而感染加重。
  • 仅通过检查无法判断肺炎是由细菌、病毒还是真菌引起的。大多数肺炎最终不会得到导致其原因的诊断。医生通常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治疗肺炎,使用这些信息来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 肺炎的致死风险:一个是肺功能失效导窒息,另一个是感染扩散导致败血症。后一个更凶险。

其实绝大多数的肺炎都是轻度和自限性的,只要大家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状态,都会没事儿的。

最后愿大家都身体健康,吃嘛嘛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