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鼻窦炎的正确叫法应该是鼻痈,兼谈鼻子的独特生理特点

 信步于有涯之生 2023-11-07 发布于广西

在中医临床上,鼻窦炎应该叫做--鼻痈多年以来,我用这个名字代表的理论治法,给很多的病友彻底治愈。我是怎么样的心血来潮,想通这个治疗理论的呢?

在临床上,本病的治疗效果,是非常之不理想的,下面详细讲给你听,是不是这个理。     

图片

本病具体到一个病友身上,总是有第一次急性发病的时候,彼时表现为急性鼻炎,治疗不理想之后,就会发展成急性鼻窦炎,这时仍旧不能正确治疗,导致迁延日久,不能治愈,于是变成慢性鼻窦炎,经过多次的这种发病过程,就会鼻甲变形,鼻甲肥大,甚至鼻息肉。

于是有的病友,就会求助于西医的手术了。西医手术会切除部分鼻甲,这样会导致,鼻腔通气太快,因为鼻甲其实还是,肺与外界的屏障,屏障少了,因而让肺臓过多的,暴露在寒气中,就会让肺病更加容易加重。

如果临床一看患者流黄浓涕等,认为是热毒郁肺,用药时,就一派寒凉药物,这样不但病治不好,迁延时日,身体本身的活力、火力也受伤了,身体渐渐变成寒证。 

身体的热力,不能传递到鼻腔,也就是不能,把心的统治力,传达到鼻腔的这个,肺系统的边远地区。这样鼻腔,或者一直处在寒邪的影响之下,表现清涕滞留,鼻塞不通,很多的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对于局部的鼻腔粘膜,形成刺激,于是化脓性鼻窦炎、鼻腔变形、鼻甲肥大渐渐形成。

鼻炎病,久治不愈,可能会变成化脓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今天我就谈谈化脓性鼻窦炎--

先简略的介绍一下,化脓性鼻窦炎的一般情况。

化脓性鼻窦炎,就是指鼻窦黏膜,发生化脓性的炎症改变,的一种慢性鼻腔部疾病,当然慢性鼻腔部疾病,有时也会急性发作,它的病因,主要与感染、急性鼻窦炎治疗不彻底、或变态反应、气压变化性、外伤等有关。

临床表现主要是,鼻腔分泌多量的脓涕,伴头痛、鼻塞、嗅觉障碍、脓浊鼻涕从鼻孔排出,或向后流入鼻咽腔,再通过咯痰动作排出来,病情严重的,或者病程够长的,会发生鼻甲肥大、变形、鼻中隔歪曲,鼻息肉的情况。

头痛,多为闷痛或钝痛,额痛的多为前组鼻窦炎,枕部痛则后组鼻窦炎,以前者为多见。急性发作鼻窦炎,或者是初发急性鼻窦炎,疼痛不是一处,内眼角深处痛的多是腮窦炎,枕部痛的为蝶窦炎,伴牙齿胀痛的是上颌窦炎,定时痛-上午重,下午轻的多为额窦炎,满头痛的多为鼻旁窦炎。

发展到一定的时期,多半还伴有头晕昏、疲倦、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鼻腔粘膜会肿胀、肥厚、或者鼻甲肥大,鼻息肉的改变。

对于鼻窦炎,中医临床上资料繁多,从五花八门的命名上,就可见一斑--中医给本病的名号有--鼻渊、脑漏、脑崩、脑泻、控脑砂、脑砂、脑渗等等,非常的多样,现在中医的临床一般称其为鼻渊,认为是外邪侵袭和臓腑的蕴热,熏灼鼻窍,或因臓腑的虚损,邪滞鼻窦所致,以鼻腔分泌大量浊涕,鼻塞,嗅觉减退,头痛、头晕胀闷,鼻窦有脓为主要症状的鼻腔疾病。

 之所以治疗鼻腔疾病的效果不行,是因为临床工作者,把鼻窦炎的发病的病因、病理变化搞错了,那么,鼻渊这个名称,其实也不是真正的好名字。鼻痈更恰当。

之所以鼻痈的表现,与其它地方的痈不同,是因为肺系的构造,与众不同,粘膜下直接就是软骨,鼻子是这样,整个肺系,包括最小的肺泡,都是这样,最小的软骨,应该在肺泡里。注意,这是典型的曲氏中医理论,其它地方,没有类似理论。

 前面说过了,鼻腔疾病,经过不理想的治疗过程后,会向深处发展,有的病友,会发展成为慢性鼻炎,有的会发展成为,过敏性鼻炎,而有的则发展成今天的主角,化脓性鼻窦炎。

这几个不同的变化,不是随便的不同,而是有其道理的,大家知道了过敏性鼻炎,也叫鼻鼽,是快速的出现清水一样的鼻涕,是寒证。

而鼻窦炎-鼻痈,则是慢慢的出现脓浊涕,表面看是热症。如上面说的--臓腑的蕴热,熏灼鼻窍。按说热者寒之,(热者寒之也是《黄帝内经》的治疗原则)一般的中医治疗,使用银花、连翘、胆汁等寒凉药物应该对路呀?恰恰错了!

这就是好读书不求甚解、好发言不得要领的危害了。我仍然是结合《黄帝内经》的经文,给大家讲,先录经文如下--

《素问-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一文中讲---岁木不及,燥乃大行,生气失应……上应太白星……。复则炎暑流火、湿胜燥……病寒热疮疡,痱疹痈痤,上应荧惑、太白,其谷白坚。白露早降,收杀气行,寒雨害物,虫食甘黄,脾土受邪,赤气后化,心气晚治,上胜肺金,白气乃屈,其谷不成,咳而鼽,上应荧惑、大白星。

重点看看粗体文字,这里提示我们,本段经文中的,痱疹痈痤的“痈”字,可以发生在鼻腔,就是鼻痈了。当然更严重的,也可以直接肺痈。

《素问-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黄帝讲--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臓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论言,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夫变化之为用也、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 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什么意思呢?简单解释一下,就是说我们人,处在天地之间,生、长、壮、老、已各时期的生、长、化、收、藏的生理活动,都受到天地互动的〈五运相袭、周而复始〉自然环境的变化的影响。而再上面的经文中的炎暑流火、湿胜燥,所包含的热的病因,如何作用到病友的身体上?为什么会化脓成痈呢?再看下面这段经文--

《黄帝内经-刺节真邪篇第七十五》讲--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著,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

段文字,就是前文所说,蕴热熏灼导致的鼻窦炎-鼻痈的发病机理,热性的虚邪,侵入人体、侵入寒性身体,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而为脓。换个角度就是,这个因为热邪侵入,而烂肉腐肌成脓、发生化脓性鼻窦炎的病友,他的身体,是寒证的身体,如果本来这个身体是热的、有火力的健康人,热邪侵入,也不会发生鼻窦炎,而只是中暑之类。

我的很多文章中、包括本文上面,大段引用了《黄帝内经》的经文,一是讲给大家,我又开始下大气力,钻研中医的理论源头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嘛!每学习一次都有收获,大家有兴趣的可以一起学习。二是告诉大家,我的理论---病皆为外来入侵者的理论,事实上就是来源于,这些经文的指导与提示。

以上,可以让我们看看,老祖宗们对于鼻腔类疾病,认识是多么的细致入微。这样的祖先,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之自豪吧。

最后说说中医治疗,一般的中医,治疗一般的鼻炎,也是能够见效的,但是对于化脓性鼻窦炎,就都差得多了,“热者寒之”的经文治疗原则放了空炮,是治标不治本,早年的较轻的鼻窦炎,还有一点疗效,是因为患者自己,具有自愈能力,久一些的、鼻甲有变化的,可以说完全没有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同行,应该是意识到了,鼻窦炎病症中的寒证,但是具体到处方时,却仍然不敢,放胆攻击本病的寒证,只敢在以寒性药物为主的方子,中加入少许温热性中药,效果当然也是不行,可发一叹。

在此,我仍要大力推荐,我们的保心火、补肺气、排毒浊的特色治法,真是比较更好的办法,因为临床疗效,才是硬道理--这样开方子,就是很快见效,而且就是能治根儿。

另外,对于复杂程度更高的,鼻甲肥大、鼻息肉,我要使用,任脉督脉的医学理论,总之——我的临床上,办法还是比较多的,可能以前你在别处都没听说过。

曾经一病友让我给治病,我如此这般开出方子,只几天就先是头痛大减,再一天擤鼻涕时,喷出一个,如同枣子一般大小的,如同烂肉质地的,有些血丝的烂肉块,随后(病友原话)鼻子呼吸感到多少年没有过的畅通。所以我说--你给我一个信任,我还你自由自在的呼吸。   

图片

兄弟不才,生在耕读之家,虽不富裕,但我的父亲、母亲喜好藏书,早年诊务不忙,就在父亲的督促下把《黄帝内经》多读了几遍,于是有了上面这些道理---验之于临床实践,颇多收获,凡二十年,想要打出心医学理论的旗帜,让我与大家共同见证心为生之本具体到临床上的威力!心医学理论的回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