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严安林:论中国周边安全形态及其主要特点

 djx0614 2023-11-07 发布于重庆

编者按

11月2日,上海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会与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共同举办“变化中的周边安全形态及其影响”研讨会。与会专家发言要点由本公众号整理、编辑并发布。

严安林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会会长
图片
论中国周边安全形态及其主要特点

      今年是2013年10月24-25日召开周边外交工作会议10周年,2023年10月24日,中国政府首次以发布文件的形式阐述周边外交政策的《新时代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展望》(以下简称“周边外交政策”)。

      一、高度重视中国周边安全形态的新变化。中国周边安全形态极其重要,“周边外交政策”文件称之为“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可从3个层面来看:一是,它是“百年大变局”重要内容。“百年大变局”中中国的发展是最大的一个变量,中国的发展崛起与周边局势演变,都是“百年大变局”重要内容。二在它是中国发展的不可回避的重要的周边外部环境。是中国发展的重要依托。中国的周边形势已由曾经提出的“建国以来最好时期”到“总体缓和、局部恶化”。三在它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点。“周边外交政策”文件讲中国“始终将周边置于外交全局首要位置”。

      二、影响中国周边安全形态新的主要因素。一是美国对华“遏压战略”与“打压政策”。美国外交战略与政策的重点是塑造中国周边的“不安全形态”,通过拉帮结派方式进行,包括美方频繁强化美台关系,加强对台湾进行军事上的支持与武装,共同制衡中国大陆。二是俄乌冲突的外溢影响。俄乌冲突对中美战略博弈及台海局势影响相当深远,提升了西方社会对中国周边局势、包括台湾问题的关注度,淡化“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的本质,涉台海国际舆论斗争形势愈加复杂。三是新冠疫情的影响。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关系,包括在产业链、价值链中地位。四是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的误解。

      三、中国周边安全形态的新特点。一是中美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周边安全形态的发展趋向,首先是取决于美国对中国的认知及其政策和美国可以投入和运筹的力量。其次也取决于中国的应对。中国在周边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但机遇与可以运筹的力量也是前所未有的。二是周边安全形态的复杂性前所未有。中国周边地区合作架构主要由美国主导与“中国参与”主导;既有多边,也有双边。特别是中国的一部分邻国同美国都有不同程度的安全协作关系、甚至就是盟国关系,美国为核心的“五眼联盟”、“四方机制”、“奥库斯”及多组如美日、美韩等双边同盟关系,成为中国周边最大的不安全、不安定因素。三是政治与军事安全重要性不断在上升,居于主要地位,甚至影响经济合作,经济因素成为次要因素,“经济安全化”、“经济政治化”、“集团阵营化”。四是域外因素在不断地扩大与提升影响。美国加速推进“北约亚太化”,东盟有被架空的危险。五在既是地缘政治的角力,也是海洋权益的争夺。怎么办?保持中国周边形态的战略稳定是塑造中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的前提。应坚持以地缘经济取胜,避免在地缘政治环境上摊牌,在国际体系与国际秩序方面推行合作化、多边化、规范化与透明化。

微信号|上海国际战略问题研究会SII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