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万年后的世界3——巨鲲再现!

 汉月银山 2023-11-07 发布于陕西

时间:未来1000万年后,地点:阿拉伯海。

大灭绝之后,海洋的生态位已经基本恢复,中大型捕食者再次活跃于海洋。而在那浅海,一个个背鳍划过水浪,它们如果放到新生代,是如此的与众不同。

大灭绝造成了严重的海洋缺氧,无论是自身还是食物都很依赖高氧的鲱形目鱼类开始衰落。正在这时,其中一支鲱形目才想起来,自己是开鳔管鱼类,鱼鳔有改成肺的潜力。全骨鱼有雀鳝和弓鳍鱼,骨舌鱼总目有巨骨舌鱼和一些长颌鱼,海鲢总目有大海鲢,骨鳔总目有红脂鲤,现在轮到鲱形总目了。在几百万年前,一支被称为原肺鲱的小型鲱形目异军突起,扛起了鲱形目即将倒塌的大旗。但是随着生态恢复,它们却发现自己因福得祸。因为必须定时浮上水面呼吸,它们很容易成为海鸟和海洋哺乳类的猎物,也让它们更难以在较深的水中和新兴的小型远洋鱼类竞争。难道进化出能呼吸空气的能力已经用光了它们的运气吗?

也许原肺鲱无法再进行一次突破了,但是呼吸空气也给了它们更多的可能性。高氧让它们的感官、体型和速度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更敏锐的感官让它们能逃离海洋哺乳类的围攻,更大的体型让海鸟无法将它们拽上天空,更快的速度让它们有了和大鱼一较高下的实力。渐渐的,来自近海和深海的小鱼虽然夺走了鲱形目的基本盘,但是却发现那些在过滤浮游生物的位置上被它们打败的鲱形目的后代,在用巨口过滤着它们。

从此,原肺鲱的后代走上了一场注定有去无回的旅程,用自己的血肉写下鲱形目的绝唱。终有一天,巨鲲将重回大洋之上。

始巨肺鲱,它们是原肺鲱的后代,体长3-5米,它们长着一张血盆大口,但是实际作用是用于滤食水中的小型浮游生物和小鱼,它们是较为温柔的滤食巨人。始巨肺鲱是群居滤食者,这一群就有接近20条,它们是这片海洋中主流的滤食者。这群肺鲱滤食的对象,是一种非常小的鲹科物种——银体竹荚鱼,它们会出现在阳光灿烂的浅海,那里的浮游动物数量巨大,它们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这些成群的小鱼在海浪中近乎隐形,但始巨肺鲱的大嘴总是可以捞到一些。

始巨肺鲱

这里还有其他的大型滤食者,真鲨目同样不会放弃这个唾手可得的生态位。这是一条细齿镰鳍真鲨,它的牙齿纤如针芒,也能起到滤食的作用,它以很小的鱼类为食,这条四米长的大鲨鱼是肺鲱的竞争者,然而这还只是一个普通个体,最大的细齿镰鳍真鲨有六米长。

在始巨肺鲱和细齿镰鳍真鲨滤食小鱼的时候,一群小家伙以惊人的速度游来,如果大家看到这群家伙,绝对会喊出这两个字:企鹅!然而遗憾的是,企鹅并没有挺过这场天灾。不仅是企鹅,绝大多数海鸟都没能挺过来,唯一幸存的是鸻形目的部分成员。在500万年前,鸻形目的鸥科已经演化出了类似鲣鸟的生态位,然而它们停滞不前,并没有继续向海中进发。其实在大灭绝刚结束,生物刚刚复苏的时候,鸻形目的海雀科也在改造自己的结构,在鸥科逐渐占据主流飞行海鸟之后,海雀科中唯一幸存的一种真海雀类则放弃了飞行,它们在制空领域比不过海鸥们。不过不会飞类似企鹅的生态位,它们在此之前就已经尝试过了,并且还算成功,可惜被人类赶尽杀绝……如今又想起了往日灭绝的近亲,它们决定放手一搏!它们虽然不会飞,但是依然保留了结实的翅膀,它们会在水中飞行。它们还有较为发达的后肢,主要用于行走,而不能参与游泳。

冠真海雀(参照了大海雀)

这些是冠真海雀,冠得名于头顶上那一撮红色的羽毛,背部黑色腹部白色,它们是印度洋最常见的真海雀,它们并不大,只有半米高。它们吃饱后就会返回巢穴,给嗷嗷待哺的幼鸟喂食。它们更喜欢将岛屿作为繁殖地,毕竟岛屿的天敌更少,然而岛屿面积有限,但是冠真海雀数量庞大,所以并不能满足所有真海雀,于是有些亚种或者种群会选择在大陆的海滩上繁殖,不过那就是真正的直面天敌。但是它们也有自己的御敌策略,例如聚集在一起繁殖,遇到捕食者会向它们吐出气味难闻有刺激性气味的呕吐物。

当然,即便有呕吐物这种武器,冠真海雀也并非高枕无忧,它们最害怕的天敌也并非在陆地,而是在海里,这是一种5米长的终极捕食者。大家可能以为这是鲸类或者鲨鱼,然而都错了,这是一种海豹——始掠海豹,体长5米,重800公斤,它和其它海豹不同,它的肌肉发达脂肪则很少,拥有发达肌肉的它们是海洋中可怕的捕食者。此时冠真海雀正处于繁殖期,双亲正忙于捕食,此时正是猎杀它们的大好时机,这头始掠海豹有时会光顾这些地方。然而,冠真海雀也只是这个大型捕食者的零食,这家伙主要吃各种大鱼,未成年的肺鲱是它最喜欢的猎物。

不过要说始掠海豹最有意思的地方,还不是这些,它完成了之前鳍脚类都没有想象到的挑战——纯海生。它们已经解决了繁殖问题和觅食问题,它们的幼崽会在珊瑚礁中出生,而不用返回陆生生崽了。它们的行动更为迅速,拥有高机动性、超强视力和胡须触觉的它们也是高效的掠食者。始掠海豹的前肢已经彻底改成了鳍状肢,退化了上面的爪子。它们的腿已经彻底变成了尾鳍,它们的两条腿已经愈合成了尾鳍,和鲸类不同,它们和辐鳍鱼类一样左右摆动身体前进。要不是还长着一张海豹脸,乍一看还以为是鱼龙!

始掠海豹

当然了,大部分的海豹还是选择半海生,毕竟海洋里还是有鲸类这个强大的竞争对手,鲸类会回声定位,这个可是海豹们目前还无法掌握的。这是鼠海豹,一种小型海豹,只有1.5米长,这是这片沙滩上唯一能见到的海豹,也是这片海中唯二的海豹。它们捕食各种辐鳍鱼类和头足类,鼠海豹是海豹家族中非常特殊的一员,它们是特化的珊瑚礁捕食者,为了适应珊瑚礁地区,它们体型缩的很小,并且还比较苗条灵活。

雌性海豹们也该回到海洋捕食了,它们有半个月没吃东西了,它们之前基本上都在喂养幼崽,此时可以离开幼崽去觅食了。鼠海豹和肺鲱并不存在竞争,它们吃较大一点的鱼,并且还是在拥挤的珊瑚礁里觅食,肺鲱并不光顾这里。

当然,没有肺鲱竞争并不代表没有竞争对手,海豚依然是鳍脚类的头号敌人。这是群长吻新海豚,这种有2.5米的中型海豚也时常来这里捕食鱼类,不过它们更多时候并不在珊瑚礁,而是在其它地方捕食。

这里的珊瑚礁和一千万年前看起来还很相似,顽强的雀鲷科依然是很常见的小型珊瑚鱼,霓虹光鳃鱼以浮游的小型甲壳类为食,它们在珊瑚丛间进进出出,会改变体色进行交流。

一些管口弱棘鱼在珊瑚礁底部的沙地寻找多毛类,这些鱼的祖先曾是高度的棘皮动物捕食者,它们在大灭绝后一度多样化,这一种进化出向下的吸尘器一样的口部,可以吹开沙子,精确的将其中的小动物吸入口中。管口弱棘鱼在认真的寻找猎物,却全然不知自己已经成为了别人的目标。

管口弱棘鱼

饥饿的雌性鼠海豹来了,它们纤细的身躯善于在珊瑚礁寻觅食物。一般情况下珊瑚礁的居民们都会敏捷的对海豹的入侵作出反应,但总是有一些马虎的小鱼落入海豹之口。即使霓虹光鳃鱼躲进珊瑚礁中,狭长的鼠海豹依然可以挤进珊瑚礁,把它们从石缝中赶出来吃掉。

而有一些鱼,它们大到让鼠海豹也不敢攻击。大灭绝破坏了珊瑚礁,曾经以珊瑚礁为食的隆头鱼目有所衰退。当珊瑚礁再次复苏的时候,刺尾鲷目趁机崛起,红海刺尾鲷的后代——长鳍硬齿刺尾鲷可以长到1.5——2米,这片富饶的珊瑚礁区是它们的自助餐厅,它们在这里大快朵颐珊瑚、水螅体和海绵,偶尔也吃甲壳类和软体动物,刺尾鲷曾经用来刮食藻类的牙齿这时候变得锋如犁刀,这些牙齿不仅可以咬碎珊瑚,还能威慑天敌。当然,这些大鱼成年后虽然不害怕鼠海豹,但是它们也是这里的霸主——始掠海豹常吃的食物。

一只没有成年的小鼠海豹被长鳍硬齿刺尾鲷赶到了一旁,它被咬伤了,血的味道引来了珊瑚礁中的流氓——月尾灰三齿鲨,这是一种群居的真鲨,趋近新月形的尾部让它们有更强大的爆发力,这些鲨鱼虽然只有一米长,但它们因血的腥味而变得癫狂,蜂拥而上将小鼠海豹分而食之。

月尾灰三齿鲨,群居的鲨鱼

不远处有一种不到半米的鱼,它们长得很像肺鲱,呃……其实它们就是幼年的始巨肺鲱,虽然体长已经有了半米,但实际上它们才两个月大,鲱形目的生长速度从来就没让我们失望!再过大约半年,它们就会完全成年。这群肺鲱即将离开珊瑚礁,它们的体型已经允许让它们加入成年始巨肺鲱的群体,因为刚出生的始巨肺鲱体型太小了,如果离成年个体太近很容易被误吞。

在它们身旁,一只一米长的海龟路过,长得十分漂亮……等等,这货是海龟?怎么长着裙边?呃,其实应该叫海鳖,这个是始翅海鳖。没错,这个家伙和新生代的海龟是两回事,它们是鳖的后裔,准确来说是野化的家养鳖,因为野生鳖状况也不是特别好,再经历一次大灭绝,基本上也消失了。这货游泳速度还很快,它们的壳比较软,比较轻便,巨大的前肢特化成了鳍状肢,并且如同翅膀一般用于快速推进,而后肢在游泳时会收进裙边底下保持流线型。它主要以小鱼为食,但是这些未成年的肺鲱对于它来说还是太大了。突然,这只始翅海鳖感知到了危险,迅速逃离,肺鲱也迅速作出反应,可惜还是慢了一步。一头始掠海豹突然冲了出来,它逮住了一条小肺鲱,并杀死了猎物。

始翅海鳖

其余的幼年肺鲱也不能因为同类的死亡而放弃自己的使命,它们即将远离珊瑚礁,加入成年肺鲱群,它们是这个物种将来的希望!

小彩蛋:

那只逮住肺鲱的始掠海豹正在大快朵颐,然而拥有敏锐视觉的它察觉到了远处有个大家伙正在靠近,那是一个长达8米的巨大黑影,把它吓得立刻叼着食物就离开了此地,它去了更加安全的地方进食。

幸好,这个庞大的黑影似乎不想在此地久留,它不是这里的动物,也许是前几天的风暴让它迷失了方向才让它误打误撞来到此地,不过风暴已经平息,它也该回家了。

感谢跑跑散人Dominnic兰、发癫Nemo、PAI派崔克对我的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