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学子高考后都去了哪些省份?80%留在省内!

 笪笪爱教育 2023-11-07 发布于山东

如果你随机问一个高中生高考后想去哪儿上学,大多数的孩子都会告诉你一个答案:出省!南方!大城市!不少有些学生的愿望还比较强烈。

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人想走出家乡,看看外面的世界,这样的想法完全可以理解,也应该被尊重,年轻的时候谁不是心比天高,谁不想看更大的世界。

上大学不出省,对很多人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最后真正能出省上大学的学生能有多少呢?从往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尽管省外在山东省招生的高校数量很多,但招生计划都比较小,因此最后能实在愿望的考生仅仅只有20%左右!

让我们来看看2022年全国各省市在山东的投档数情况吧:

上表并不是完全准确,统计的只是普通类考生的投档数。但即便算上艺术类、体育类等考生,整体趋势变化也不会很大,省内的录取人数还是在8成左右。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到,能去一线城市的学生占比很小。如能去北京、上海读本科的学生约有6000人,只占本科升学人数的2.6%,而能去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读本科的考生大约是本科人数的3%。

为什么大部分考生想出省,但最后还是留在了省内?

省内招生计划多肯定是根本原因,但考生如果非要出省其实也并不是难事,最后留在省内既有理性选择的因素,也有无奈的成分。

新高考改革,采取的平行志愿,每名学生最多可以填报96个志愿。因此不少孩子在填报志愿时,都将省外的高校放在了首选。即便可以在省内上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985高校,但依然选择了北京、上海等地的211高校。

这种现象,不可避免地推高了省外高校的录取线,特别是一些发达地区的大学的分数让很多考生“高不可攀”。

其实留在省内不仅选择机会多,而且分数相对更“亲民”,“性价比”相对来讲更高一些,对考生来说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那么,对于考生来讲,到底应当选省内高校,还是省外高校呢?这要因人而异地来看。

对于高分段的考生来说,特别是600分以上的考生来讲,在省内主要是山东大学、山东大学(威海)、中国海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这几个选择,尽管总体招生人数不少,但选择面还是少了些。对于620分以上或者说1万名之内的考生,可以更多地考虑一下省外的高校,出省的选择面会更多一些。

对中低分段的考生来说,山东省内的大学有很多,学校的整体实力也不输很多省外的大学,考生既可以选择出省,也可以选择留在省内,总体来说,出省可能面临着相对更高的分数,这是出省考生的“代价”。其中低分段的考生,可以毫不犹豫地选择省内的高校。

当然,并不存在绝对的出省好还是留在省内好,也并不能简单地理解成高分段考生出省,中低分段考生留在省内,留在省内还是出省,这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做出最优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