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千万年后的世界4——正在干涸的地中海

 汉月银山 2023-11-07 发布于陕西

2000万年后,直布罗陀海峡已经封闭超过500万年,仅有一些河流沟通外面的大西洋,此时红海则在不断地扩大。地中海已经不再是海洋,只是一个巨大的咸水湖。欧洲已然和北非连在一起,欧洲南部盛行的地中海气候基本已经消亡,取而代之的是较为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基本仅由干涸中的地中海提供水汽,北非也比现在更为旱热。地中海水在不断地蒸发,蒸发的速度远远大于降雨补充,所以湖泊内部的咸度也在不断提升。地中海由南向北由东向西地缩小,只有西岸受到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影响,环境还较为适宜。
地中海的气候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夏天变得更加炎热干燥,而冬季的北岸地区会被封冻。直布罗陀海峡的封闭对地中海的水生生物造成了毁灭性打击,生物多样性大大衰退,残余的少数生物将与地中海共存亡。地中海更东侧的其他海域,波罗的海、黑海、亚速海也随着地中海的封闭趋于干涸了……
前口真银汉鱼是地中海表层残存的常见小鱼,体长只有15厘米的它们是群居的滤食动物,滤食海面浮游植物的它们,嘴是上翘的,这些数量众多的真银汉鱼几乎维系着整个地中海表层食物链的最后基础。

前口真银汉鱼

当前口真银汉鱼的尾部遭到细菌感染而衰弱,渐渐地它游不动了,沉入了水底。水底生长的尸葬侧花海葵对于恶劣环境的忍耐力非常强,这些海葵依赖从上层水域掉落的动物尸体或者生病的小动物,它们扮演了此处的清道夫的角色。等待这条前口真银汉鱼的,是尸葬侧花海葵的死亡拥抱……

尸葬侧花海葵

尸葬侧花海葵也并非是海底唯一的动物,虽然它腕上的刺细胞具有一定的麻痹效果,但由于常年以尸体为食,它的毒素不再致命,有些捕食者丝毫不畏惧它的毒液,厚厚的外壳足能抵御海葵的刺细胞,它锥子一样的双螯能将海葵掏空的同时,挖出海葵的消化物——掘指螯虾,胴长25cm的大型穴居海螯虾,常常袭扰进食中的侧花海葵,它一生都居住在幽暗的洞穴中,所以退化视力,用细长的触角感知附近的环境。

掘指螯虾

夜幕降临,一些灰巨口花鮨从礁石中钻出,它们会自下而上袭击海面上数量庞大的前口真银汉鱼。在夜幕的掩护下,尽管灰巨口花鮨的行动速度很慢,但银汉鱼在夜里是看不到环境的,暗色的灰巨口花鮨可以轻而易举的捕食它们。往日的地中海有种类繁多美丽的花鮨,但如今只有最顽强的掠食性花鮨幸存下来。

灰巨口花鮨

就在灰巨口花鮨大快朵颐之时,一条2米长的庞然大物从它们上方经过,这是一条粗棱运河鲨,它的侧线鳞熠熠生辉,非常明显,运河鲨属于角鲨目,其成体生活于北大西洋开阔的水域,但是雌鲨会通过河流进入地中海西侧生产,它们是卵胎生的,幼鲨刚出生没多久就会捕食银汉鱼,在这里它们能更加健康安全地成长。雌鲨产仔后就迅速离去,它们并不在含氧量越来越低的湖中逗留。

粗线运河鲨

此时除了粗线运河鲨,软骨鱼类中也只有一些残存的扁鲨和鳐还坚守在地中海,灵动的鲸豚更是早已在此处没了踪影。在这里处在食物链最顶端的,是身世飘零的湾圄海豹,它是较为落后的两栖海豹,也是这个咸水湖最后一种拥有稳定种群的海洋哺乳动物

湾圄海豹

清晨,几只湾圄海豹从岸边涌入湖中,将灰巨口花鮨吓得四散逃开,但它们的速度太慢,掉队的很快就成了海豹的大餐,逃掉的灰巨口花鮨则钻入礁石的缝隙中,惊恐的盯着外面。银汉鱼群则继续大口滤食浮游植物,完全无视自己的天敌,湾圄海豹轻易就能抓住,它们也正是海豹们最常吃也最容易吃到的食物。
捕食结束后,湾圄海豹便回到了岸边休息。作为斑海豹的后代,也是所属分支中2000万年后的基干成员,和过去大多数海豹一样还是半水生动物,会在海滩上晒太阳、休息和繁殖。这片海滩上挤满了一群湾圄海豹,无论是雌性还是雄性都挤在一起,雌性重150公斤左右,而雄性大约是雌性的两倍大。繁殖季节已经结束,因此雄性海豹之间可以和谐共处。
虽然岸边是湾圄海豹休息繁殖的场所,但这里也潜藏着危险,尽管湾圄海豹在水中没有任何天敌,但这并不代表岸上就没有。由于繁殖季刚过,这里有很多的刚刚离开母亲的小海豹,它们缺乏警惕性,它们也远离海边,更好捕捉。
捕食者躲在岩石后面,借着石头和草丛的掩护慢慢接近了海豹群,随后一个跳跃用前肢按住了一只小海豹,然后张开血盆大口,用锋利的剑齿割开了小海豹的皮肉,其余的海豹也被这个捕食者吓得逃回了水中,杀死猎物后,这个捕食者拖着猎物的尸体离开了现场。
攻击者是一只凶戾剑虎,属于剑齿特化的猫亚科剑虎类,它是当时欧洲和北非西部海岸常见的大型猫科动物,体型和老虎相当,眼下这只是更加偏好捕食鳍脚类的地中海亚种,其余的亚种则主要捕食猪科动物。凶戾剑虎和它的近亲相比,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无论雌雄,其下颌和喉咙处长有修长茂盛的鬃毛,外表看起来十分凶狠,雄性的鬃毛更加发达,用来吸引雌性。

凶戾剑虎

浅水中的银汉鱼群如同银灰色的毯子,是个十分明显的目标,空中的掠食者眼神敏锐,从来不会放过这种机会。直布罗陀哑声鸥成群在海上寻飞,祖先是欧洲曾经十分常见的银鸥,现在它们的体型比祖先更小,不善鸣叫和打斗,但更轻盈,更擅飞,能够高效的从水面捕鱼,鸥类中的燕鸥型曾经至少两次演化出来,在通行适应者和专业捕鱼者之间的转化对它们来说并不困难。发现目标的哑声鸥在鱼群上空盘旋,寻找机会使出自己拿手的扎入式潜水,在浅表面捕捉银汉鱼。这里水太浅太透明,鱼群拥挤,在群体上方的鱼无法快速下潜到安全的位置,突击的海鸟成功率极高,但即使是被分流的小群银汉鱼的数量也太多了,鸟类根本无法造成明显的危害,利用高效的呼吸能力和渗透压调节机制,至多大半天它们就能调整状态,离开这里追上鱼群。

直布罗陀哑声鸥

满载而归的鸥群开始返航,它们要回到岸边的巢区喂养自己的后代,这个季节靠近岸边的银汗鱼群能给快速发育的雏鸟带来足够的营养。哑声鸥飞越海岸,去自己岩山上的巢穴寻找孩子,而岸边的滩涂地是另外一些水鸟的觅食场,长嘴的大型秧鸡代替了鹮,在泥地中探试穴居动物,他们身边是一些小型的近亲以及鹬类,还有来自亚洲的幸存鹭鸟,颜色和形态上似乎都与曾经在这里广布的苍鹭相差不大,在滩涂池间或是等候,或是跑动,寻找鱼类,一些鸥,椋鸟和鸦同样希望从这里捞到小鱼或甲壳类。与潮水关系最密切的是较小的滩地鹬鸻形态鸟,比如这些真正的鸻,成群结队,追随着一波波的海浪,希望在浪退的时候从沙地表面找到些小动物,他们中间还夹杂着一些“假冒产品”,地中海沙鸫,这是开始开拓生态位的鸣禽,同样适应了海边疾走和沙滩觅食,他们聚集起自己的小群,在鹬鸻群外独立冲击。

地中海沙鸫,这是开始开拓生态位的鸣禽

这些鸟儿在滩涂地里埋头寻找着食物,没有注意到捕食者的靠近。猎手发动突袭,鸟群急忙飞上天空,但这只捕食者非常善于跳跃,它一下就能跳到2米高,它灵活的前肢方便抓住猎物,抓住了一只小型秧鸡后,这只捕食者一口叼住猎物就走了。袭击者是祖猎灵猫,虽然属于灵猫科,但头骨比较短宽,并退化了一对臼齿。这些特点都已经趋向于猫科的结构……

祖猎灵猫头骨

再将视线回到地中海,一只年迈的湾圄海豹渐渐停止了呼吸,它慢沉入海底。躲过了无数次凶戾剑虎追击的它,却也难逃生老病死,但对于它来说,能寿终正寝并留下很多后代无疑是幸运的。它沉入了海底,沦为了尸葬侧花海葵、螯虾和一些蠕虫的食物,它已经完成了自己繁殖的使命,留下了很多子孙,再无遗憾,但是它所不知道的是,地中海还会继续缩小,这里的气候会变得更加恶劣,水体含氧量将继续骤降,生物多样性也只会越来越低,湾圄海豹,这个被困在地中海囹圄之间的物种最终难逃灭绝的厄运。

感谢跑跑散人Dominnic兰、冈瓦纳舌羊齿和Palanderi对我的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