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千五百万年后的世界6——巨虎王朝

 汉月银山 2023-11-07 发布于陕西

时间:3500万年后,地点:澳大利亚中南部。

澳大利亚是一块与世隔绝的大陆,未来数千万年也一直是如此,尽管已经有一部分真兽类靠着人类和顺着海浪飘来的树木抵达澳洲,但此时的澳大利亚还生活着数百种有袋类哺乳动物。澳大利亚逐渐往北漂移,并在此过程中和新几内亚岛连成一块大陆,随后澳大利亚大陆会撞入旧大陆,形成一个崭新的超级大陆。

此时的澳大利亚依旧十分干旱,仅在北部、东部和西南部有大片的森林,其它地区均是干旱的沙漠草原环境。此处正是澳大利亚的中南部,这片土地每年都会经历旱季雨季的转变。短暂的雨季有充沛的降雨,但这里多数时候都处于旱季,很多时候几乎不会下一滴雨水。

在雨季时,此处会聚集大量的素食动物,但在旱季时,部分素食动物会离开此处,前往更加湿润的东部或者西南部。

迁徙的兽群重最庞大的是恐袋爪兽,这也是此时澳大利亚最大的动物之一,这种庞大的有袋类足足有2-3吨重,它们是袋貂的后代。尽管它们的速度并不快,但有些时候它们并不会抵达终点,而是顺着方向寻找一片片沙漠绿洲,从地下涌出的水滋养着附近的植被,因此部分恐袋爪兽寻找到绿洲后便不再前进,除非此处的食物无法维持它们坚持到雨季。恐袋爪兽的前肢非常发达,长有巨大的利爪并且能够抓握食物,它们既能吃地面上的草,也能用前肢抓取高处的树叶。巨大的爪子不仅可以用于取食,也是用于防御的武器,再加上它们巨大的身躯,它们成年后少有天敌。恐袋爪兽的幼崽刚出生会呆在母亲的育儿袋里,稍微长大点就趴在母亲背上。这些家伙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当一群恐袋爪兽寻找到沙漠绿洲后,它们便会守卫这片土地,驱赶其他的大型素食动物。

恐袋爪兽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类动物也会组成迁徙的队伍。这些外形趋近马的动物其实是兔子,兔子被人类带入澳洲后不久就开始辐射演化,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逐渐趋近于有蹄类的形态,它们就是蹄马兔类。这片沙漠中生活着好几种蹄马兔类,它们的体重大约在300kg——800kg不等,是澳洲非常主要的素食动物,它们的腿变得越来越长,善于快速奔跑,耳朵也变得较短,脚趾已经演化得接近蹄子了。由于体型变得十分巨大,并且活动量也不低,消化吸收能力相比祖先也没有多少改进,因此需要每天大量进食,不过它们可以凭借着强大的迁徙能力,轻松地就能完成迁徙抵达森林。

蹄马兔类

眼下这些是一群鬃马兔,顾名思义,它们的喉咙处长着一圈鬃毛,尤其是雄性更为发达。它们经过一片水草茂盛的绿洲后打算现在此处稍作休整。可是它们离恐袋爪兽太近了,恐袋爪兽显然不欢迎它们,便挥舞着前爪把它们赶走了。但鬃马兔的麻烦还不仅于此,一只捕食者正躲在树后面,被驱赶的鬃马兔无意中进入了捕食者的攻击范围,突然一个深黄色的身影从树后面窜出,冲进鬃马兔群中,随后扑到了其中一只,然后一口咬住猎物的喉咙,令其窒息而死。

袭击者是一只诡豹,这是一种和孟加拉虎差不多大的猫科动物,尽管为了提升捕食效率将犬齿演化得较为侧扁,并且犬齿带有一定的切割刃,但犬齿长度依旧较短,所以面对较大的猎物时,诡豹还是选择通过窒息的方式杀死猎物。诡豹的身体结构类似老虎,前肢比后肢略短,脊椎灵活,它们确实主要也生活于树林中,但有些诡豹也会在沙漠绿洲安家,捕食那些路过或者稍作休整的素食动物。

诡豹
诡豹

也不是所有的素食动物都会离开沙漠,有些不怎么大并且十分耐旱的素食动物选择继续在沙漠中寻找食物。羚哨袋鼠便是其中之一,它们和祖先一样后肢发达,善于跳跃前进,并且完美的适应了干燥的环境。一群羚哨袋鼠有多只雄性,它们并不照顾幼崽,但身躯更为高大的它们警惕性往往比雌性更强,它们通常会站在群体较外围的位置,并且几乎无时无刻都在观察四周的动静,一旦发现捕食者就会立刻发出警报声。羚哨袋鼠雄性大约120kg,雌性大约70kg。

羚哨袋鼠

这片沙漠中时常能看到一种外表类似鸸鹋但更大的大鸟,这是属于雁形目的似鸵灰雁,它们的群体由多对夫妇构成,并且它们也经常照顾同伴的卵。似鸵灰雁身高2米以上,体重可超过150公斤。似鸵灰雁的飞羽已经退化不见,它们的羽毛类似哺乳动物的毛发。只起到保暖和孵卵的作用。腿部修长有力,擅长在沙漠中不知疲倦的搜寻食物。由于不会飞行,前肢几乎退化的不可见。它们的祖先大型化后便开始尝试进入沙漠环境,凭借着主龙类祖传的强大保水能力,它们很快便在此处繁衍生息。

似鸵灰雁

尽管羚哨袋鼠有极强的警惕性,但这招只能对依赖爆发力的猫科动物起效,澳洲大陆有些捕食者有非常强大的耐力,它们四肢修长,前腿比后腿长,脊椎僵硬,还拥有一个较长的脑袋,这都是适应开阔环境的特征,它们的外表也与鬣狗高度相似,它们不是犬科动物,因为澳洲野犬和澳洲的家犬都因为数千万年前的灭绝事件而灭绝,旧大陆的犬科和碎骨灵猫都尚未进入澳洲,当地的一种袋鼬目则填补了这样的生态位,这便是袋饕鬣兽类,也是这个时代唯一大型化的掠食性有袋类。

这几只是强袋鬣兽,体重大约60-90kg,它们尽管过着群居生活,但它们的群体通常都是临时聚集起来的、彼此之间没有多少关系的个体。强袋鬣兽并不会悄无声息地靠近,而是直接冲向袋鼠群,雄性羚哨袋鼠发出一声警报后,整个袋鼠群迅速作出反应并开始逃离,强袋鬣兽则紧随其后。有一只亚成年袋鼠掉队了,很快其中一只强袋鬣兽一口拽住了它的尾巴,它跑不动了,其它强袋鬣兽纷纷赶来,将这只可怜的袋鼠撕成碎片。

雌性强袋鬣兽通常更大,因为它们需要养活自己的幼崽,因此总能抢到更多的食物。

强袋鬣兽

远处的干草丛中,一个大约4-5公斤的小动物也出来觅食,这也是一种袋鼬——狞袋鼬,但它是机会主义者,无论是小型动物、动物尸体、蛋、无脊椎动物甚至是部分植物都在它的食谱上。狞袋鼬是地栖动物,它们与此地的小型猫科动物——盗猫类有十分激烈的竞争关系,尤其是体型相仿并捕食相同猎物的迅盗猫,两者的冲突尤为明显。虽说繁殖、机动性和反应速度等不如小型猫科,但狞袋鼬更像是一个多面手,这是它的优势所在。

这只狞袋鼬在草地上搜寻着食物,可没想到猎人也成为了猎物。一个巨大的黑影掠过狞袋鼬的上空,那是一个如同金雕般可怕的空中掠食者——鵟钟鹊,这只重达7公斤的捕食者是澳洲空中的统治者,在诸如楔尾雕这样的猛禽灭绝后,钟鹊科便成了澳洲的空中顶级捕食者。这只鵟钟鹊伸出它那长达5厘米的利爪向狞袋鼬俯冲而去,锋利的弯钩喙仿佛能将狞袋鼬顷刻间撕碎。狞袋鼬被吓得仓皇逃窜,它急忙躲进了附近的巢穴中。

鵟钟鹊

鵟钟鹊并不想放过这顿美餐,它守在洞口,并时不时朝洞里抛石块。狞袋鼬刚钻进洞穴中,就发现了这个洞穴似乎和其他的不太一样,这个洞穴中似乎还有其他的生物。

这个洞穴中潜藏着一条2.5米长的巨蜥——夔巨蜥,上次进食完之后,为了躲避酷暑并保存能量,夔巨蜥短时间内就躲在洞穴中消化食物,此时它有些饿了,恰好狞袋鼬也是不错的猎物。这只夔巨蜥伸了伸它那叉状的舌头,它觉察到了猎物的存在,并很快开始了追捕。狞袋鼬立刻转过头往洞口跑去,可那只鵟钟鹊还没飞走,这下恐怕是插翅难飞了……

夔巨蜥是此时澳洲最大的巨蜥,最大身长可以达到3米以上,它们多数时候捕食中小型脊椎动物或者其他动物的卵,有时候也是一个清道夫。

恐袋爪兽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抵达了森林,但此时的它们不仅筋疲力尽,还饱受饥饿和口渴的折磨,相对于其它时候更容易得手,澳洲最为奇特的一种捕食者现身了。

众所周知,无论是无鬃狮还是各种剑齿虎亦或者是此时旧大陆的各种大型猫亚科,猫科动物的上限体重大概在半吨左右,但在澳大利亚这片与世隔绝的大陆,缺少竞争对手的猫科开始放飞自我,居然演化出了平均600kg,极限800-900kg的巨物,其中的代表正是澳坦巨虎,有史以来最为庞大的猫科动物。

澳坦巨虎的速度并不快,行动迟缓,因为它也完全不需要速度,它们的猎物是同样缓慢的巨型有袋类哺乳动物,由于体型过于庞大,完全失去了跳跃能力,为了支撑体重,行走方式也是完全掌行,四肢肥大壮硕,脊椎僵硬,身体宽大,强壮的身躯完爆毁灭刃齿虎!

澳坦巨虎的狩猎方式与其它猫科动物完全不同,由于它们的后肢非常粗壮,且为掌行,这就允许它们只用后肢站立,不仅前肢可以更好的控制住猎物,也能方便澳坦巨虎够着猎物的喉咙。这样的狩猎方式在猫科家族中还是头一回出现。

澳坦巨虎

澳洲大陆不仅演化出了史上最大、最奇特的猫科动物,这块神奇的大陆也是猫科和除负鼠以外的有袋类的避风港,它们将在这片大陆继续生存下去,直到和亚洲融为一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