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坐纯电网约车晕车,坐油车却没事?这是为何?

 车匠坊 2023-11-07 发布于广东

在这个新能源车盛行的时代,乘坐新能源车晕车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许多人将晕车的责任归咎于动力回收这一配置,但是真的只有动力回收才是晕车的罪魁祸首吗?视觉、触觉、听觉三个方面谁才是乘坐新能源车晕车的原因?

视觉方面是导致乘客晕车的一个重要原因。新能源车的快速加速和响应速度超出了乘客的预期。相比传统燃油车,电动车的动力响应效率高出18到25倍,这使得乘客很难适应。乘客预期车辆起步时需要一两秒才缓缓挪动,然而电动车突然弹射起步,这种突变会引起乘客的晕车感。此外,乘客对车身动态变化没有心理预期,导致乘客像单车篮子里的蔬菜一样被动晃来晃去。电动车的快速动力响应更加放大了这种晃动,从而使乘客更容易晕车,尤其是在看手机等不稳定的情况下。

触觉方面也对乘客晕车产生影响。动能回收被认为是导致晕车的主要因素,它带来的拖拽感使乘客感到不适。然而,这种拖拽感可以通过油门控制来缓解。一些车企已经通过OTA放开了动能回收的设置,允许乘客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拖拽感。与此相对比,油车的拖拽感主要来自刹车片,这是一个比较线性的过程。而一些电动车在没有良好的动能回收平顺处理情况下会出现明显的顿挫感,尤其是坐在后座的乘客更容易感受到拖拽和转弯的力度。当乘客同时在看手机时,这种不受控的感觉会被无限放大,从而导致晕车。

在听觉方面也存在导致乘客晕车的因素。车厢内的安静也会引发晕车。在乘坐汽车的过程中,适量的噪音对于乘客的舒适感是很重要的。噪音可以在听觉上提供观感辅助,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追求汽车声浪的原因之一。然而,现在的大多数电动车太过安静,虽然在低速情况下会有提示音,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车内过于安静,这导致乘客的预期失落,增加了晕车的可能性。

那么,如何解决乘坐新能源车晕车的问题呢?除了乘客的开车技术之外,系统也可以提供解决方案。一种解决方案是通过RBS系统,在回馈效率和刹车脚感之间平衡,减轻拖拽感。然而,这样做不可避免地会牺牲一些动能回收效率,从而降低车辆的续航里程。另一种解决方案是采用协同式制动回馈系统CRBS,该系统可以解耦设计踏板深度、制动强度和踏板反作用力,既满足优秀的刹车脚感,又实现最大的动能回收效率。一些高端车型已经采用了博世的iBooster来实现解耦式的CRBS系统。

此外,车辆的驱动方式也对晕车产生影响。四驱和两驱对于晕车都有不同的影响。前驱车在转向时容易转向不足,而后驱车则容易转向过度。这两种感受都会带来非预期的突变,甚至可能导致乘客产生小小的“失重感”,从而增加晕车的可能性。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乘坐过于安静的车厢和长时间的低频率刺激也会导致晕车。在汽油车上,主要的震动来源是发动机,但与座舱之间通常存在隔离。大部分时间,这种震动频率与发动机的转速有关,因此不会长时间保持在一个固定频率下。然而,在电动车上,电动空调压缩机和冷却水泵的转速都是低频且固定频率的,而且在隔振不好的车辆上,这种低频率刺激更加明显,容易导致晕车。

乘坐新能源车晕车的原因可以从视觉、触觉、听觉三个方面分析。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我们找到解决方案。通过油门控制、RBS系统和协同式制动回馈系统可以减轻晕车的拖拽感。此外,选择合适的驱动方式以及在车内提供适量的噪音也有助于减少晕车的可能性。只有通过深入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才能更好地享受新能源车带来的便利与环保。

为了能够持续收到我们的文章,请您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车匠坊",然后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免费订阅我们的文章,并及时获取最新的内容。谢谢您的支持与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