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贵如雄兵连的神圣凯莎一袭白衣犹如神王降临凡尘

 取经的兵 2023-11-07 发布于湖北

蒙元男性服饰特征

蒙古人进入中原后,衣着饰物日趋华丽。蒙古人纷纷学着穿汉族官员、贵族各种衣饰,甚至连宋朝严令禁止平民使用的龙凤图案也都胡乱使用。这样一来蒙古族的衣着和汉族服饰相互交融的过程中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元朝男性服饰种类繁多,包括长袍、马褂、襦裙等。据元明之际通俗读物《碎金》所载,元朝男子服饰有深衣、袄子、褡护、貂鼠皮裘、罗衫、布衫、汗衫、锦袄、披袄、团袄、夹袄、毡衫、油衣、遭褶、袴褶、板褶、腰线、辫线、出袖、曳撒、衲夹、合钵等名目。

长袍是元朝男性服饰中的主要款式,它们一般长至膝盖或者更长。其的样式分为左衽和右衽两种,左衽的长袍是以蒙古族为主的服饰风格,右衽的长袍则受到了汉族的影响。长袍的款式和颜色因身份和地位不同而有所区别。不同颜色的蒙古袍有不同的寓意,白色被视为圣洁,一般只有在良辰吉日时才会穿戴;蓝色则象征着永恒与真诚,男子一般喜欢穿蓝色;红色寓意着温暖,女子喜欢穿红、粉等颜色;黄色是至高无上的颜色,只有王公贵族可以穿戴。男子的袍子比较肥大,女子为了显示身材,袍子更加修身,这也充分显示了蒙古民族的豪放性格。

马褂是一种在元朝非常流行的上衣,与长袍不同,马褂通常是短袖或无袖的,长至腰部或者更短。马褂的款式和颜色各异,一些豪华的马褂还有金丝、银丝、宝石等装饰,通常是高阶官员或富人的专属服饰。襦裙是元朝男性的下装,与长袍和马褂搭配穿着,通常是直筒或略微收窄的样式,长至膝盖或者更长。

襦裙的材质多样,如棉布、丝绸等,会根据不同场合和季节选择不同的材质。此外,元朝男性服饰的特点还包括紧身、细节处理精细等方面。

除了长袍、马褂和襦裙外,元朝男性还穿着一些其他的服饰。挂甲是一种由铁片或铜片制成的胸甲,用绳索或铁链系在身上。挂甲在元朝时期主要用于战争和狩猎,是一种既实用又具有装饰性的服饰。

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述,元朝统治者每年要举行13次大朝会。每逢此时,帝王、大臣、亲信穿同一色的质孙衣在大殿前用金杯按爵位、亲疏、辈分频频祝酒,气氛热烈,场面壮观。忽必烈在万寿日穿上华丽的长袍,并赐给2000名贵族和武官同样颜色和款式的衣服。他还选出很多男爵,赏给每人13套衣服,每套一种颜色。考究者以织锦为之,上缀珍珠。《元史·舆服志》记载,天子的质孙服款式繁多,冬服有十一种,夏服有十五种。

同时,各种图案和纹样也被广泛的应用于服饰之中,如云纹、龙纹、鱼纹、花卉纹等,这些图案的灵感来自于自然界和传统文化,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和文化内涵。同样的,贵族和高阶官员的服饰通常使用高档的材质和豪华的装饰,颜色和图案也比较鲜艳和华丽,以显示其高贵和地位。相比之下,普通人的服饰则较为朴素简洁,颜色和图案较为素雅,以体现朴素和实用的生活方式。

服饰的材质主要包括棉布、麻布、丝绸、毛皮和皮革等。不同材质的服饰反映了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地域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