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艺术·诗情 | 观朱欣根先生江南山水画有感

 艺趣看点 2023-11-07 发布于天津
朱欣根/ZHUXINGEN


朱欣根,又名朱欣,字海石。1932年生于江苏无锡。195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院)中国画系,同年进中国美术研究所,从事美术史论研究。在学时曾先后受教于中国画大师黄宾虹、潘天寿、邓白、王伯敏、方增先等名师。60年代任教于天津美术学院,执教中国人物画课。1970年后任职于百花文艺出版社,从事美术编辑及书籍装帧艺术。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装帧艺术研究会会员、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在中国画创作上,精于山水、兼工人物,作品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为艺术主旨,以江南山水为主要素材,注重探索诗画融合的意境。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获奖。作品《杨靖宇》入选五省市文史馆书画联展及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展,《巍巍太行》入选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20周年大型书画展。大量作品被艺术馆堂及海内外人士收藏。
出版有《朱欣根画集》《当代国画家系列——朱欣根》《朱欣根——江南山水诗画集》《青少年国画五十讲》等。



生活·艺术·诗情——观朱欣根江南山水画有感

苏 青

阴雨的江南,表现出朦胧的意境;阴湿的天空,灰蒙蒙的一片,淡淡的一抹远山;近岸有船桅耸立在苇丛间;傍晚时分的水面上飞掠着一行雁群。这是山水画家朱欣根先生的近作《夕泊》。画家用水墨渲淡之法,画出了雅淡、静谧、湿润的感觉。在自然中有无尽藏的“美”存在,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发现的,罗丹说:“对于这个世界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了,作为画家须有的“特异功能”,就是具有“发现美的眼睛”。记得文学家郁达夫曾写过一篇游记散文《感伤的行旅》,说的是他怀着极大的兴趣,专门从上海乘火车到无锡的太湖边上,去观赏湖上落日与芦花相映成趣的景色。这种景色往往是很短暂或瞬间的,但是其壮美而感人的那一刻,能永远留在你心里而难以忘怀!遗憾的是郁氏在那次旅行中,因遇到一些“煞风景”的事,终也未能看成落日芦花的美景。画家朱欣根先生,在他的江南山水画集中,巧妙地将这种景色传递给了观众。《渔归》,正是画家敏捷地抓住大自然中瞬间之美,结合构思,组织成一幅美妙的画面。

朱欣根先生作品:渔归

作为写生画家,朱先生并不局限在对自然的客观描摹,他更多的是触景生情,画心中的“感悟”。李可染先生把写生称作“对景创作”。顾名思义,写生不可自然主义地照抄照搬大自然中的景物,必要通过感受而提炼取舍,加强减弱来对待自然。生活是我们“充电”的地方,山水画家必须经常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撷取所需的原料。过去经历的生活,往往留存在记忆中不易忘却,童年、青少年时期生活和成长的地方:那人,那景,那事,那情,都会深深地吸附在画家的脑海里。朱先生自云所作江南山水画中的许多情景,来自于过去的记忆:《古运河遗韵》《雾之河》《摇到外婆桥》等皆是。深深打动着他自己,也感染了观众!

自然本身有春夏秋冬、雨雪风霜、日月晨昏等千变万化的现象,给画家提供了素材,要画家去观赏、体悟。我们虽然已经不是“新生代”的画家,但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表现大自然的欲望依然澎湃!从朱先生的江南山水画中能感受到饱满的生命力。朱先生画的江南小景,许多是太湖边上常见之景,或非景之景:几间瓦房,掩映在一片小树林里,有小小的村道铺陈;河边有渔船泊歇,远处小桥架两岸,渔罾正待鱼儿进网……从这些普通不过的江南小景中,流溢出无比深淳的乡情,也给观众带来共鸣。《江南秋韵》就是这一类的作品。

朱欣根先生作品:江南秋韵

上世纪五十年代,朱先生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得到中国画大师黄宾虹、潘天寿、邓白、王伯敏、方增先等名师的亲授,秉承师教,深研传统,打下良好基础。后则更重视生活和自然世界的感受,在创作中不断向传统和生活两方面去汲取养料。“气韵生动”是六法之首,自古中国画家以此为上。朱先生认为:我们是踩着古人的肩膀走过来的,对于传统,我们不能轻视。然而,时代在前进,我们也不能无休止地去“克隆”古董。创造,才是豪迈的事!吸收某些外来艺术的长处,充实中国画的不足,“洋为中用”是可取的。朱先生作画吸收西画中的某些特点,使所画物体增强体积感,画面更有空间感。亦从西画的构图法则吸取优长,以避免创作中“千篇一律”的章法模式。《晴雪》是其一例。


朱欣根先生作品:水乡小镇

苏轼评王维作品:“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画有机的结合,是中国画的优秀传统,在古代的绘画作品中,是不乏诗画结合的范例的。“画的诗化,诗化的画”,是朱先生不断探索的艺术之路。他作画往往将诗画结合一起构思,把画与诗相互融会贯通,在画中极力追求诗的意境:小镇上,熙熙攘攘,拥挤着人们的欢悦;运河边,青瓦白墙,宁静倒映在水中央;乡土情,以礼相让,和谐弥漫在街市上。啊!诱人的江南!这是画家为《水乡小镇》一画写的短诗,一幅多么诱人的江南水墨画!

江南的春天是最美丽的,新建的民宅,映衬着原来的老屋,新旧的对比,是今日江南突出的景观;新村,鳞次栉比的新宅,崭露出它的豪华与兴盛;被遗留的老屋,已是历史的陈迹,疲劳地陈述着它的过去!金色铺地,油菜花掬着笑脸,迎着和风向我招手,春意飘没在田野上!啊!迷人的江南!这是画家为《浓春》所配的诗,无论从诗情和画意,表达出画家无法掩饰的喜悦心情。“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并不是画的图解,它是情景交融的“浓缩”: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单纯中的丰富;其江南山水画作,则在朴素中寄托了深淳的感情。

朱先生所作诗情画意的江南山水:无论浩淼太湖的博大雄奇;湖边村舍渔舟的闲散自然;水乡村镇的风物新貌,抑或秋瑟田野、雪漫山林,均彰显出生机蓬勃的意韵。

辛勤作画、读书思考,仍是画家勤勉的生活志趣,祝愿画家朱欣根先生有更多的新作问世!

     朱欣根先生山水画作品选刊     

朱欣根先生作品:枕河人家

朱欣根先生作品:湖水

朱欣根先生作品:夕泊

朱欣根先生作品:初春

朱欣根先生作品:秋雨渔隐

朱欣根先生作品:湍流

朱欣根先生作品:雨中太湖

朱欣根先生作品:江平两岸阔

朱欣根先生作品:古运河遗韵

朱欣根先生作品:夏雨

朱欣根先生作品:太湖山居

朱欣根先生作品:浓春

朱欣根先生作品:湖边渔趣

朱欣根先生作品:波光行舟山含碧

朱欣根先生作品:江天一览

朱欣根先生作品:江亭帆影

朱欣根先生作品:春雨润江南

朱欣根先生作品:雾之河

朱欣根先生作品:春满湖山

朱欣根先生作品:雨巷

朱欣根先生作品:云瀑

朱欣根先生作品:骤雨

朱欣根先生作品:秋瑟江南草木深

朱欣根先生作品:白鹭洲夕泊

朱欣根先生作品:雨中渔舟

朱欣根先生作品:摇到外婆桥

朱欣根先生作品:一舟江月

朱欣根先生作品:龙潭一角

朱欣根先生作品:太行深处

朱欣根先生作品:密云山泉

朱欣根先生作品:银装

朱欣根先生作品:傲然风骨

朱欣根先生作品:黄山松云

朱欣根先生作品:暮霭秋林

朱欣根先生作品:千古苍松

朱欣根先生作品:清流

朱欣根先生作品:雁荡朝阳嶂

朱欣根先生作品:孔子故里古柏

朱欣根先生作品:桃园春瀑

朱欣根先生作品:春风

朱欣根先生作品:晴雪

朱欣根先生作品:秋云沉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