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榴弹,我不行

 大春观察 2023-11-08 发布于江苏

手榴弹,我不行


作者徐晓冰

中队长老耿,带六小队在文城山区打野猪。公社民兵手榴弹实弹演练,邀他去“指导”,老耿高兴地应邀而去。天天钻树林,窜山沟,十几天不见人影,去看看人也是好的,更何况还有女民兵,深山藏俊鸟。
老耿打电话邀我过去,被我婉言谢绝了。
手榴弹,我不行,是弱项。到老部队一年多,各项科目我都敢吹,敢拍胸膛,我说是第二——,老同志只能在一旁说:不跟他争!这家伙“老三老四的”。
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什么都敢和别人比,因为有副小队长张山撑着,包括比内务呀、公差呀这些乱七八糟的杂项,抢来就是,交给他,妥了。
唯有手榴弹。甩不远。
说出来,没人信。我自己也不信。论投掷,我练的是“童子功”:6岁,老舅教我练弹子打鸟,十米内能打死老鼠;8岁,陈增福老师教我打篮球,26米球场球可以掼对角。练习用弹1斤多点,没篮球大,轮圆了掼,60米不敢吹,是4、50米不成问题的吧。
手榴弹开训了。按队列顺序投掷。因是侦察队的副项科目,“新训队”作为考察课只安排了三天训练,已掌握要领,在结束时凡达到30米者均获得了三次投掷实弹的机会。
五步助跑,趁势用力,大臂带动小臂,甩出去。感觉好极了…队列里“哄”的一声笑起来。我定神一看,只有22米,离及格线差整8米。
“不可能!我滑了手。重投!”捡起一颗训练弹,回到起跑地:助跑,挥臂,扭腰,用力投出,手榴弹划了一个不大的弧线落在20米处,还不如第一投。我气得直跺脚,还要再投,现场教员命令我归队,认真思考自己的投弹细节,想清楚力量用到哪去了?
午饭后,我在餐厅门口堵着教员,把他拉到操场,请他讲一下我为什么投不远?
教员很高兴,边讲边示范,引弹、挥臂、扭腰、投出…没助跑,手榴弹划个美妙的半圆弧,落在45米目标旗小圈里。我看得发呆:这动作,这距离,这准头。
我体会了一下,投了两弹后,被教练叫停。
“我找到你投不远的问题所在了!。你的弹不是从头右上方投出的,而是从右肩侧上方20度抛出去的。力度有了。弧度高度不够,所以弹飞不远。你甩法不对嘛。”
有学员虚心求教,教员当然诲人不倦:投弹时挥臂手榴弹出手点,必须在头的右上方,呈45度。不能大也不小,更不能横撇。说着手把手拉着我找着力点,摆动作,感受、固定45度。
正午烈日下,找到感觉后,没必要让教员陪我晒太阳了。请他先回去休息。
“只准投30次!”教员关心切切地走了。
动作不对。是我有两个痼疾:弹子和篮球,都是横撇,从小养成的习惯。手榴弹横撇就行不通了,甩不远且没方向感。改,我改!
教员说30,我半个小时投了50。右手肘关节处疼痛难耐。回去冲个凉,到医务处要了一袋伤湿止痛膏,贴上。喝点水,起床号响了,午休结束。
下午训练,动作出来了,效果也出来了:28、9米。晚餐手肘痛得捉不住筷子,找炊事班要了勺子,才把饭扒完。
中队长老耿体谅人,知道手榴弹是我的弱项,怕出去丢人,作罢。在5、6小队各带一个投弹能手(能甩65米以上)去公社会合后,安排一个负责拧开手榴弹盖并牵出拉环,一个负责指导投弹防止意外发生;部长组织男民兵先行投弹,老耿则聚集女民兵左侧后观摩、讲解。一时间接连不断的爆炸声伴着欢笑声响满山头…突然,坐在草地上的老耿站起来,向前疾走两步,捡了个什么顺手扔下无人迹的山谷:随即谷底响一声轰。女民兵们顿时莫名其妙。老耿又回到原处坐下给女民兵故事(他一肚子精彩故事)…
三天投弹训练结束,我右手整成“残废状”:从肩到腕贴满了伤湿止痛膏,吃饭全靠匙子扒。我决定:得手为财,这匙子,不还了。
餐厅门口,我被朱教员堵住:走走,散散步去。
恩师加持,我趋之若鹜。侧后一步,跟着扒拉。
这三天,我对你作了认真地观察,特别是两个午休时加练50弹。我对你有四点评判:一,有恒心。很能吃苦;二,有力量,强改旧习;三,有局限,发展不大;四,落点准,打点为胜。朱教员说:由于弹子和篮球固化了投掷意识,所以甩东西时首先想到的是“砸中它”。所以他的建议有二:一,巩固距离,卧姿33米以内,立姿(含助跑)48米以内;二,巩固点位,专往标旗圈内投。30米是半经0.5米的半圆圈,45米是个直经1米的圈。如投实弹,那就专炸标志旗。朱教员強调:不和别人比远,你要比大家准。
一个月后,实弹考察,先卧姿投1枚教练弹练练手,找感觉,我投出一个直线,32米。实弹在手,掂掂:称手。比教练弹揑在手里舒服,无名指上套好拉环,4大指握紧弹柄,小指虚握,引臂一甩,手榴弹划一个半圈砸在小标旗上,“轰!”尘土飞扬中点缀红布条;立姿45米处也两次上演在布条伴硝烟尘土的景象。
朱教员高兴地拍拍我的后背——这是最好的奖励。
……
晚饭后,中队长老耿对我说:今天你要是在现场,说不定就能立个三等功。我说有这种好事,我肯定让给领导你,哪敢抢先呢。手榴弹,我不行的。
撤回后,“前指”通报:老耿获嘉奖一次。
那个民兵由于是第一次投实弹。太紧张,把本应套在无名指上的拉环套食指上了,投出时右手划一圈,手榴弹脱手向身后飞去…

副政委说:他真捡到了天上掉下的馅饼,福将也。

作者简介
徐晓冰:1952生,网名冰尕。下乡插过队,当兵打过仗,做过盐水鸭,当过工会干部, 南师大中文系毕业。最后公职是杂志编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