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岁前宝宝经常被抱着还是经常躺着,不用20年,差距越来越大

 新用户4007HIiG 2023-11-08 发布于广西

01

前段时间,闺蜜群里面的婷婷就说带着她的女儿去医院看心理医生,因为她的女儿今年刚上初一,但是总是说不愿意上学,要么就是说上学压力太大了,要么就是说老师太严格了,要么就是说同学跟他关系不好,所以不愿意上学了!

后来她只好带孩子去看了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就慢慢地找到这个孩子成长的轨迹,最终就确定孩子是没有安全感。

为什么孩子会没有安全感呢?主要是因为孩子在一岁之前父母没有给她足够的安全感。

原来婷婷在刚生下女儿的时候,自己是一个新手妈妈,婆婆就跟她说,孩子在小的时候就不能宠着他,不能老是抱着他,要让他多躺着,让他自己在玩,总是抱会宠坏孩子,婷婷就信以为真,所以他们家孩子除非是哭闹得很厉害才抱一下,否则平时都是放着躺在床上。

这个孩子在小的时候哭了好几个月觉得好像哭也没啥用,后来慢慢地就变得很乖巧,经常就自己在床上躺着或者说是在床上玩,变得相对比较独立一些。婷婷当时还很开心,觉得自己的女儿很好带。

02

而心理医生告诉婷婷,在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理念里面,孩子0~1岁是处于信任对怀疑的阶段,这个时候我们家长一定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多的照料,要充满爱意的照料,要满足孩子自身的需求,只要孩子是哭闹要及时回应孩子。

也就是一定要多抱抱孩子,孩子在一岁之前哭了要抱他,他饿了要及时的喂他,有时候也要多跟他互动多抱他,因为孩子的皮肤上有很多的感应细胞,多抱抱孩子,就能让孩子感受到妈妈对他的爱!

如果这个时候经常让孩子一个人呆着,一个人躺着,就导致孩子对这个世界是不信任的,觉得这个世界是很危险的,因为在我感觉到寂寞空虚冷的时候,我妈妈都没有抱我,所以这个孩子会有这样的心理。

长大之后,这个孩子就容易出现对周围的人不信任,跟人比较疏远,在关系中退缩,在碰到问题的时候没有自信。

所以孩子为什么不愿意上学?主要是因为孩子觉得上学的时候跟人相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别人的一句话他可能就有点不开心别人的一个眼神,他就以为别人是不喜欢自己,主要是对自己不自信导致的。

而婷婷的这件事情其实是告诉我们:孩子在小的时候,多抱还是让孩子躺着,其实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一岁前经常“被抱还是躺着”,长大之后,三个差距越来越大

差距一:孩子离开父母之后的情绪

比如说,在一岁之前经常得抱的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他一般都不会怎么哭,因为他知道父母会来找我的,他在陌生的环境下也能够比较自如的跟其他的小朋友玩。

但是如果在一岁之前得不到父母足够的照顾,经常是放自己躺着,就会导致孩子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是不信任的,所以他上幼儿园的时候也容易哭泣,或者是离开父母的时候,他也会不开心,也会焦虑。

差距二:学习成绩

一个孩子不自信,他其实就很难成为学霸,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其实是会高低起伏的,当他的成绩不好的时候,他就觉得我是不行的,我是个废物,从而他对学习没有信心,就很容易变成学渣。

而从小得到足够多抱抱的孩子,虽然这一次考试成绩不好,但是他还是相信自己有能力考取好成绩的,所以他会更加的努力。

差距三:人际交往

其实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没有办法做到让所有的人都喜欢自己,而那些在一岁之前经常得到抱抱的孩子,他能接受有人喜欢我有人不喜欢我,因为我的爸爸妈妈喜欢我,这就足够了,我的安全感是足够的,我能接受别人不喜欢我。

但是在一岁之前经常被放在床上躺的孩子,他会觉得父母都不爱我,别人怎么可能爱我呢?所以就有时候别人一句无心的话都让他觉得别人是针对自己,甚至只要是有人不喜欢他,他就觉得全世界人都不喜欢他,他的人际交往方面就不太好。

所以作为父母在孩子一岁之前一定要多抱抱孩子,一定要及时地回应孩子的需求,才能让孩子发展出信任感,才能让孩子对世界产生基本的信任,才要让才能让孩子自信勇敢的面对这个世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