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质性研究分析资料的12种策略

 若歌sweet 2023-11-08 发布于山东
{
 
}

质性研究分析资料的12种策略,以下内容是对《质性研究的基础:形成扎根理论的程序与方法》的P71-P96的总结归纳。之所以总结归纳以下内容,是为了方便自己接下来分析资料。

*

1.使用提问

使用提问,有助于站在被访者的立场上去理解问题。直觉上对资料进行提问,什么人?什么事情?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方式?什么结果?

问题从一开始的开放,可以逐渐的聚焦和提炼。

*

2.进行比较

进行比较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持继比较:将事件与事件进行比较,主要是为了寻找相似点和不同点。将相似点放在一个更大的概念下;将差异点采用不同的概念进行区分。

第二种,理论比较:当不知道如何归类、以及如何对属性进行界定,则可以转向理论比较进行解释。或者说,从属性和维度层面进行比较,为研究者提供一种认知或者理解周围世界的方法。使用明喻或者暗喻对方式加以澄清或者理解,利用知道的,去揭示尝试理解不知道的,找到事物的相似点和不同之处,并加以进一步的界定。理论比较可以将原始资料的思考提高到属性和维度的层面;也可以让研究者脱离具体描述的阶段,采用更抽象地思考其中的差异。

*

3.一个词语的多种含义

 有的时候,有些词语有多种意义。当我们回过头再看访谈,可能并没有理解真正的意义。因此,要选择性地挑选一些词语,找到更深层的意思。之后,可以转向文献,寻找指向意义的事件和词语。

读程猛的《读书的料》时,他对于“钱”“梦想”“懂事”等词语的意思,就进行了深度的理解和解释。

*

4.使用翻转的技术

翻转的技术,在于研究一个概念相反的或极端的情况,从而发现其重要的属性。因此,研究者可以访谈哪些与之相反的研究对象,对事件的概念、属性和维度进行比较。

这让我想到程猛在论述读书的料进行文化生产的过程时,无论是对钱的分析,还是对梦想的分析,都与中产阶层子弟在做对比。

*

5.利用个人经验

作为研究者,我们都可能与我们的访谈对象有类似的生活经历。这种类似的的生活经验,可以激发我们对概念、属性和维度的思考。

*

6.挥舞红旗

研究者、参与者都可能会将偏见、信念和假设带到研究中。这时,就需要我们时刻“识别”他们。在进入到访谈对象的内心世界时必须划定一个界限,分析其背后的感情。

在听到“有时候”“绝不”等词汇时,不要想当然,要多提问,找到为什么会这样,什么条件下这样,增加研究的深度,赋予概念更大的解释力量。

*

7.研究语言

这大抵就是发现“本土概念”(鲜活编码)。找到这个最好的描述性概念,为我们提供一种洞察。

*

8.研究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分析时不要错过被忽视的情感,因为这是情境的组成部分,并且经常包括行动。情感可以为理解事件对个人的意义,提供线索。

*

9.寻找指示时间的词

时间词语对我们组织事件、指明情况,寻找情境和过程的时候非常重要。

*

10.用隐喻和明喻进行思考

研究参与者通常使用隐喻和明喻来描述事件和表达情绪。一些词语可以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

*

11.寻找反面案例

寻找反面案例也为理解一个概念的维度提供了更全面的探究。

*

12.其他分析工具

还可以询问:“如果是这样,又会怎样”来理解意义。这有助于研究者放弃自己的假设并对参与者的假设进行质疑。

还有一种:查看叙述结构,看看在时间上时如何组织的,叙述时在生活的故事的点上开始的,如何发展的,结局如何。

转发,点赞,在看,安排一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